《战国策》是有关战国纷争、军政大事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它并非成于于一时一人之手,其初的集录者是战国未乃至秦汉间的游说之士。西汉末年,刘向在校录群书时,将《国策》、基础,删繁就简,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编排,上继春秋,下迄秦并六国,共二百四十多年,三十三篇,定名为《战国策》。 与先秦其他历史散文多反映儒家思想不同的是,《战国策》主要记载了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的是纵横家的思想言行。如在政治上,他们崇尚谋略,强调审时度势,追求功名显达、富贵利禄;在行动上,他们游说奔走,功助秦兼并,或合纵抗秦,决定成败。 《战国策》是一部史书,折射着战国盛世的翻云覆雨、波谲云诡,是了解、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文
《左传》是鲁国的春秋,历此它的记事年号按鲁国十二个国君顺序记事,但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鲁国,还涉及到春秋列国。 《左传》编写的目的,是用历史事实来解说孔子纂修的史收《春秋》记述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多年间各国的内政外交,盛衰兴废的一些历史事实,这就为我们解读当时的社会状况提供了帮助。 《左传》以记事为主,特别是重大历史事件,不仅写得层次清晰,不知不紊,详细适宜,而且叙事中用一些想象和议论,塑适了一些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国语》是记载春秋战国历史的一部著作,但客观存在记载的年代更长,从周穆五征戒(约胶967)至智伯灭亡(前453年),记载了五百三十多年的春秋史, 《战国策》是一部记录了战国时代纵横家言论和事迹的收,它所反映的内容,概括了战国时代将近两百年的史实。
《周书》,唐令狐德棻主编,共50卷,本书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的纪传体史书。译者黄永年先生是著名文史大家,翻译准确,注释精当,是文史爱好者了解这段历史的好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