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君信孚供职于南京图书馆,1962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同书异名通检》。该书将历代同书异的图书,分别著录其著者、籍贯、卷数、版本共计四千余条,汇成一编,使读者在查阅古书时节省翻检之劳,深得各界的赞赏。 古人著书时题名为什么经常出现相同?这很难怪。古人读书著书,对流略之学较少注意。寒士接触书林的机会不多,古书流传不广,见闻有限。因此他为自己著作题名时,就各行其是。例如,后人为了说明《易》,在做《易说》时,未必知道前人已有《易说》一书。
《古文献研究丛书》是国家*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这个项目旨在反映我国当代部分学者研究我国重要古籍所取得的新成就。 我国的古文献浩如烟海,其整理研究工作也源远流长,历代都有贡献。尤其是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古籍,由于在各个时代反复进行整理和研究,所以巳积累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但由于这些古籍在我国传统文化的构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良个时代的学者叉各自立足于他们的时代,带着各典特征的学术视野、观点与方法来进行再认识;所以,整理和研究的课题虽然一再重复,但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重复的工作在整体上却具有推陈出新、步步深入的特点,是传统文化和传统学术得到创造性传承的一个富有生机活力的进程。这样的进程显然在将来也要继续下去。 前些时候,围绕着如何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曾有
本书分为五个专题,以生动的笔触介绍了上自我国古的历史文献《尚书》,下迄清代官修的我国古代卷帙*的丛书《四库全书》,中间包括《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永乐大典》等,为读者了解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开启了一扇明窗。 《中国历史小丛书》初是由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同志创议、主编的我国套大型普及性历史知识读物。自一九五八年至今,四十寒暑,经过几代文史研究专家的不懈努力,累计出版近三百种,印数逾,劳绩斐然可观。它以灵活多样的体载,包罗宏富的内容,短小精致的篇什,通俗洗练的文字,比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于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和陶冶审美情趣都是很有益处的,因而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青睐。 这套集知识性、权威性、趣味性、大众性于一体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