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致同治1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尽管曾氏著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 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的称誉。
《菜根谭》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
《王阳明全集》是研究王阳明心学思想及王阳明一生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的代表作。 阳明先生的门人徐爱、薛侃、南大吉刻印了《传习录》。其后钱德洪、邹守益、欧阳德、王畿等人在明嘉靖年间又陆续刻印了阳明先生的《文录》《文录续编》《年谱》等。隆庆六年(1572),御史谢廷杰巡按浙江时,汇集了《传习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世德纪》,以及《年谱》《奏疏》《祭文》等,整理而成《王文成公全书》,刊行于世。全书共三十八卷,分为《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附录》,附录又包含《年谱》《年谱附录》《世德纪》《世德纪附录》。这是王阳明先生的全集,以后刊行的各种全集,基本都是依据此刻本翻刻或排印。 本套《王阳明全集》的简体版,是以民国二十三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王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弟子规》这四本书,涵盖了我国古代蒙学读 物的精华要义。它们用简明的语言,将中国历史、文化、社会、人生、地理以及天文等 内容都涵盖进去,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启蒙学中的固定读物。它们以其浅显易懂、朗 朗上口的特点,为大家所喜闻乐见,人人***,繁衍着持久的生命力。
《围炉夜话》是处世哲学的集大成者,言简意赅,但又字字发人深省,同时又具备情真意切的特点,犹如一位长者和后辈围着冬日之炉火,娓娓而谈人生。书中的哲理,无一不体现王永彬身 上深刻的儒家思想的烙印。 本书以注释与评析相结合的方式,将这本著作诠释得全面而生动,通俗而严谨。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蒙学中经典的经典。 《幼学琼林》,*初叫《幼学须知》,一般认为是由明末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编著的,也有人说编著者是明代景泰年间的进士邱濬。到了清朝嘉靖年间,邹圣脉又对其做了一些补充,并更改书名为《幼学故事琼林》,简称《幼学琼林》,后来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对其进行了增补。 全书共分为四卷,包括天文地理、文臣武职、器用制作、释道鬼神、鸟兽花木、文事科第等33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典章制度、风俗礼仪,还有许多名言警句,一直传诵不绝。其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人称 读过《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总之,这是一部蒙学百科全书。现在的孩子对其进行熟读、记诵、揣摩之后,可以掌握宇宙万象与古往今来。正是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小窗幽记》共十二卷,是明代陈继儒所编撰的一本随文集锦。整本书看似是一种对所见所闻、所听所想的记录,而实则是对内心感悟的梳理,悟的是一种人生百态,悟的是一种世间真情, 悟的也是一种人生真谛。 《小窗幽记》并不是陈继儒个人所著述,而是他摘取各个文章中的经典言语,再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所编纂的一本格言形式的随文集,成书之后不但收到当时文人的青睐,在之后的历代 时光里都得到了较高的赞誉。清代陈文敬赞扬这本书说道: 端庄杂流漓,尔雅兼温文,有美斯臻,无奇不备。 而现今的文学研究者更是将这本书与王永彬的《围炉夜话》、洪应明的《菜 根谭》并成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大经典。 本书是精选版本,鉴于文字阅读难度并不大,所以尽量多地集结经典篇幅,而不拘泥于传统的原文、注释、译文三个板块,形式相对灵活。
《格言联璧》是清代学者金璎先生收集编写的一本浅近格言集,以修身、齐家、治国为目 录,包含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内容,分为存养、齐 家等十一篇。本书故事丰富,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并且与当下生活紧密练习,融知识性 、趣味性于一体,让经典更加平易近人。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颜之推为了用儒家思想教育子孙,确保家庭的传统与地位,而作的一部家庭教育教科书。全书一共分成二十篇,涵盖了他一生关于士大夫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颜之推的家教理念,在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X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的生产力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