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京剧百部经典外译系列》工程中的一部。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京剧艺术的发展历史、艺术特点、行当与流派、音乐和声腔、声韵和念白、服装、化妆、道具舞台、表演技巧等方面的基本常识。全面、系统、立体的延续记录戏曲艺术的意义和价值,吸收近年来京剧艺术研究和跨文化交流沟通中的*成果。同时书中辅以大量精美剧照、舞台穿戴道具图例、曲谱,充分做到文字与视觉形象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翻译方面,本项目全部内容均采取双语(中、外文)对照的形式,便于希望了解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外国读者在得到生动细致的解读说明同时,又可以有直观地领略与把握。
《芥子园画谱》,又称《画传》。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曾在南京营造别墅 芥子园 ,并支持其婿沈心友及王氏三兄弟(王概、王蓍、王臬)编绘画谱,故成书出版之时,即以此园名之。此画谱堪称中国画的教科书。本辑精选通行底本,延请专家校注,配以双色版画诠释文章内容,延展文章意境;从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延续古圣先贤智慧,使传世典藏存世弥久。
《唐诗画谱》乃明代万历年间徽派版刻的代表作。该书由集雅斋刻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编者为集雅斋主人黄凤池。选取了五言唐诗50首,七言唐诗50首,六言唐诗60馀首。每首唐诗一画一字。其版画刻线稳健,刃峰不露。尤其对配景山水的皴法,大胆地变阳刻为阴刻,颇饶趣味,在明版中不多见。其字书写者多为苏州、杭州、松江、歙县地区的书法家,其中不乏名家,如董其昌、陈继儒、俞文龙、朱杰等。书体则篆、隶、楷、行、草兼备,风格则既有二王之馀韵,也有颜、柳、苏、黄、赵之风格。校注者将原刻本中书法作品中的词作与通行本进行校对,对词作中的疑难字词及典故作了简明的注释,使得广大读者在欣赏了徽派版画的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方便地阅读和欣赏宋词的婉美。
《四书手读》又名《郑板桥四子书真迹》,为郑燮手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全文的书法真迹,不仅向人们展示了郑氏精湛的书法、篆刻艺术,而且《四书》本身就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经典书,对激励后人成才有较强的启迪作用。
弘一大师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人物。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李叔同出家后除了书法以外其他诸艺皆广。其实不然,从大师弟子留存下来及近年一些收藏家拿出来的部分绘书作品来看,李叔同出家后的绘画艺术依然笔墨精深,造庇护极高,是一座艺术高峰,只是不像书法那样较多流传于民间,藏在深山无人识罢了。 据专家考试,其绘画创作的时间大体在1929年至1933年间,时大师常在上虞白马湖或法界寺及慈溪居住。目前健在的弘一弟子张人希在鉴定了该作品后表示,弘一大师那坚实的西洋画基础,和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在此画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在中国佛教题材美术史上也堪称精品。
《程氏墨苑》为中国明代墨模雕刻图谱集。由明万历年间安徽歙县制墨大师程大约辑刻,著名画家丁云鹏、吴廷羽绘图,徽州黄氏木刻名工黄应泰、黄一彬等镌刻。《程氏墨苑》收录程大约所造名墨图案五百二十式,其中图版五十幅。分玄工、舆图、人官、物华、儒藏、缁黄六类,另有附录“人文爵里”。《程氏墨苑》是中国古代艺术水准很高的墨谱图集,程大约在墨的造型设计和图式安排上新意迭出,丁云鹏的图稿精丽绝伦,黄氏三匠的刻工勾凝断顿,线条细若胎毛、柔如绢丝,曲尽其妙。为明代四大墨谱中精者,堪称“国宝”。本次选定的是首都图书馆所藏明万历程氏滋兰堂刊本,该版本共二十三卷,保存完整,史学价值、艺术价值兼具,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全书分为四册。正文用纸为山东玉龙全木浆双胶纸,由安徽省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清人题画诗选》乃颂尧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学生讲授诗词所编。全书共选清人二十六家,诗一千二百余首,诸家各有小传。对於研究清代题画诗以及清代绘画史,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同时,在编选过程中,摒弃了用事僻奥、牵率应酬的诗作,故而颇便於初学者研习,对当前书画爱好者也有的参考价值。本次点校以一九三五年大华书店排印本为底本,校以各家别集,并将参校书目於书後,以便读者。
《碑帖珍品临摹本》收集了王羲之,赵孟頫,智永,米芾,颜真卿,孙过庭等名家的多件作品,并经编者对这些墨迹成倍放大,深受众多书法爱好者喜欢。此外,本套图书还附有赵孟頫书“陋室铭”和文征明小楷“醉翁亭记”两个单页,供广大读者欣赏。
《宋词画谱(套装上下册)》原名《诗余画谱》初名《草堂诗画意》,为明代万历年间安徽宛陵汪氏所辑印。这是一部以版画为主的宋名家词作的选本,也是明代徽派版刻的作品之一 《宋词画谱(套装上下册)》所选名家词作皆出于南宋无名氏所编《草堂诗余》,选录词作亦应在南宋庆元以前,除托名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箫声咽》外,为宋词,且以秦觐、苏轼、黄庭坚、柳永等家为多,均为宋词的代表作品,广为后世所传诵。 本书的选词基本上体现了以名家名作为主的思想,也基本上反映了南宋前期以前的宋词概貌。
由于《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和杰出的故事感染力,让人们情不自禁的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表现载体来传播、描述着林妹妹、宝哥哥的爱情故事,以《红楼梦》题材为主体的绘画作品应运而生。其中,人们所选择的最为常见的,就是《红楼梦》人物画。在历,最早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并以此来展示《红楼梦》的丰富内涵,当属清中后期活跃于画坛的改琦。 以往人们言及改琦的《红楼梦》人物画,多以嘉庆甲戌(1814年)版刻《红楼梦图咏》为代表,而对其他流传于世的改琦《红楼梦》人物画往往持怀疑的态度,甚至有的以刻版《红楼梦图咏》作为研判的依据。这无形中让改琦传世于今的设色《红楼梦》人物画受到颇为不公的对待,也成为近些年《红楼梦》人物画问题上颇具争议的问题。 本书据中国书店藏《改七芗红楼仕女》影印出
《碑帖珍品临摹本》收集了王羲之,赵孟頫,智永,米芾,颜真卿,孙过庭等名家的多件作品,并经编者对这些墨迹成倍放大,深受众多书法爱好者喜欢。此外,本套图书还附有赵孟頫书“陋室铭”和文征明小楷“醉翁亭记”两个单页,供广大读者欣赏。
《芥子园画谱全集》为我社“古刻新韵”系列丛书中的一种,本书系中国画学入门精典。该书自问世以来,便备受赞赏。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技法,浅显明了,宜于初学者学习。其包举山水、花鸟、梅兰竹菊、人物的结构也非常便于初学者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