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本《中国家谱总目》未见着录。见于《总目》之《南外天源赵氏宗谱》(475-0318福建泉州,后文称"泉州本"。)与此同族异支。此本则详于大观公一支,闽南天源赵氏,为两宋帝室之后,按其谱,有太祖御制玉牒序,历代御容,诸王分派图,本支大观公以下,详载族人之生卒、德行、出处,源流灿然,几可于此一家之谱,征数世之污隆,诚可宝也。 今存记载皇室谱系之"玉牒",以一家处世变之中心,其所记多非凡民之谱牒可比,叙事可与史传相参外,其体式亦具典型。其中"南外宗孙由馥府君遗嘱"一篇,见神器荡覆之际,宗室子孙际遇之惨刻远过于平民,千载之后,犹令读史者为之一叹。史家考证蒲寿庚屠戮泉州南宋宗室者,亦多取证此篇。尤可贵者,其记大观公以下之世系,由洪武以迄道光,几五百年间,未尝中绝,于人物代谢之际,多附传、赞、墓志,其文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晚清民国间新教传教士中文译著目录提要》为《哈佛燕京图书馆书目丛刊》之第十六种,著录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晚清民国间新教传教士中文译著786种,并附HoughtonLibrary、WidenerLibrary等藏同类译著58种,包括著作、刊物、报纸、教科书、宣传单等各类出版物,内容除宣教外,还包括科学、经济、文化等方面,能反映此期新教传教士在华译经传教及文化活动的主要面貌。 本《目录提要》注重介绍文献的版本信息、存藏情况及内容特点,著录信息包括索书号、题名、出版地、出版社、刊印时间、版次、内容、版式、著译者等,且在提要后适当给出作者简介和按语。有的提要还照录原书序跋,以方便读者了解原书内容。 本《目录提要》力求给出更多更全面的信息,条目按索书号顺序排列,便于查检,是研究清末至民国初期新教传教
顾颉刚先生一生研究领域广泛,学术交往频繁,门生弟子众多,且好藏书,除线装书之外,留下有万馀册洋装书。这些图书,内容包罗万象,约而言之, 如早年之教材课外书、国学、史学、民俗学、边疆史地之研究著作颇具特色,余如历史地图、古典文学、语言学、美术史、书目、通俗读物、十七年史学著作并朝鲜、日本、欧洲汉学家之著作等,亦多品种。这些书中,有的是作者签名赠送的,有的是师友购买后赠送的,还有一些则保留了顾先生的批校题跋文字,虽则短短数句甚或寥寥数字,然与考察顾先生之治学思路、历程及学术胸怀,具有参考价值。《顾颉刚旧藏签名本图录》收入作者(译者)签名本图书一百九十六种、论文抽印本一百四十五篇,均按作者姓氏笔画编排;师友赠送之图书三十三种;顾先生所校读、题跋诸书四十二种。卷优选取顾先生用印三十二
顾颉刚先生一生研究领域广泛,学术交往频繁,门生弟子众多,且好藏书,除线装书之外,留下有万馀册洋装书。这些图书,内容包罗万象,约而言之, 如早年之教材课外书、国学、史学、民俗学、边疆史地之研究著作颇具特色,余如历史地图、古典文学、语言学、美术史、书目、通俗读物、十七年史学著作并朝鲜、日本、欧洲汉学家之著作等,亦多品种。这些书中,有的是作者签名赠送的,有的是师友购买后赠送的,还有一些则保留了顾先生的批校题跋文字,虽则短短数句甚或寥寥数字,然与考察顾先生之治学思路、历程及学术胸怀,具有参考价值。《顾颉刚旧藏签名本图录》收入作者(译者)签名本图书一百九十六种、论文抽印本一百四十五篇,均按作者姓氏笔画编排;师友赠送之图书三十三种;顾先生所校读、题跋诸书四十二种。卷优选取顾先生用印三十二
顾先生旧藏洋装书内容包罗万象,约而言之,殆有以下数类,颇具特色。兹稍作罗列,介绍如左。 一日早年之教材、课外书。如《支那文明史》、《西洋文明史要》、《尧舜时代之制度》、《教育新理问答下编》、《政治学教科书》、《政治讲义》、《伦理学原理》、《伦理学》、《心理学概论》、《心理易解》、《名学浅说》、《穆勒名学》、《国民浅训》、《社会学》、《订正群学肄言》、《近世中国秘史》、《十五小豪杰》、《当代名人小传》等,将其与古籍著录之「新学部」并早年读书笔记所载相比勘,可见当时顾先生所读之书、兴趣之所在及为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