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是由南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而成。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是我国*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明胡应麟说: 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 该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诗三百首》为蘅塘退士定本,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惜笺注太疏,读者病之。上元陈伯英女史,手辑补注八卷,字梳句栉,考核精严,能令读者不假祭獭而坐获食,津逮初学,功f浅鲜。第其书版藏李氏餐花阁中,坊间罕有其本,所以沾丐士林者恐未能遍也。爰取其书,重加厘订,付之手民,以广其传。书中体例,悉仍其旧。惟少陵《咏怀古迹》诗本五首,蘅塘止录其二,不免漏。今刻仍为补入,俾读者得窥全豹。注则悉依《杜诗镜诠》,未敢窜易一字焉。
本书六卷,拾遗一卷, 拾遗 卷后附有陈秋帆据《函海》本所补四则。本书内容丰富庞杂,涉及面广。书中尽可能搜罗考证历代词人词作本事以及前人品评之语。六卷基本按照时代顺序布局:卷一多记六朝乐府曲词,考证词调来源,论述词调与内容的关系,六朝乐府与词体的用韵等,甚至认为填词用语 非自选诗乐府来,亦不能入妙 ,试图从各方面论述六朝乐府与词的同源关系。杨慎认为词体起源于六朝乐府,因此他的记述从六朝乐府歌词始。卷二以记述唐五代词人词作和闺阁、方外之作及故实为主,并解释考证词体中的生僻字词。卷三至卷六记述两宋、元代及本朝词人词作及故实。拾遗一卷多记歌妓、侍妾等女性之词作及故实。本书除了摘录、引述他人的词话外,共评论唐五代、宋、元词人八十余人,涉及到词体的特性、风格、用韵、创作等诸多方面,在词
柳词中*富于反封建传统思想的是那些后人所谓的 淫冶讴歌之曲 ,它们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争取恋爱自由和个性自由的要求。宋初词人们同五代花间词人一样有许多描写男欢女爱的作品,未曾受到统治者的指责。柳永的这类作品一再受到指责的原因,便在于表现了反传统的倾向。柳词中所描绘的不少市民妇女形象都是不受封建道德规范限制和妇德约束的。《锦堂春》(坠髻慵梳)是代言体作品,描述一位妇女曲折复杂的心理。她不拘封建礼法,不甘示弱,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这个形象不同于传统诗词中温柔贤惠、逆来顺党、听天由命的妇女,它本身即具有反封建意义,故能深深感动市民群众。柳永的《定风波》(自春来)描写了一位市民妇女的精神生活,词以少妇的语气,叙述其丈夫离家后的苦闷情绪,表现对爱情幸福的向往和大胆的追求。闲拈针线,伴着
北宋是一个文化相当成熟的时代,作为这个时代的上层土大夫阶层, 为了得到政治权力、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上的领导权,还必须熟练地掌握文化传统,并能参与和分享时代思潮及其格调 。而 宋代理想的上层阶级的妻子不仅简单地献身于丈夫的家庭,她还要有管理方面的能力及文学天才和人际关系中高超的技巧,使她可以保持家庭的繁荣昌盛 ([美]伊沛霞《内闱 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
秦淮河畔,长板桥边,歌女名妓情思万种,志士才子风度翩翩。随着朝代的更迭,一切归于破灭,志士隐迹沉沦,歌女流落星散。本书真实记述了明末清初南京歌女名妓的群体形象和悲剧命运,叙述了一个个生离死别的动人故事。
《唐摭言》,五代王定保撰,阳羡生校点。全书十五卷,详细记载了唐代科举制度及与此相关的遗闻琐事、文士风气,并保存了许多诗人别集中失载的断章零句,是后人研究唐代科举与文学的重要参考书,极有资料价值。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以《雅雨堂丛书》本为底本,对照《学津讨原》本补正文字出版,1960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重版。此次以此本为底本,据《太平广记》、周勋初《唐语林校证》有关条目改正讹误。
《玉台新咏》是一部汉代至南梁的诗歌总集,由徐陵于公元6世纪辑成,共收汉至梁代共690首诗,以绮艳的宫体诗为主。明赵氏小宛堂覆宋刻本《玉台新咏》,向为书林名物。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曾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修补本影印。明赵氏小宛堂刻《玉台新咏》初印本曾经涵芬楼旧藏,今藏国家图书馆。此次影印,即据该本原书扫描,又取国家图书馆另一藏本(索书号A01795,有佚名临清钱谦益跋)所存赵均跋文补于卷末,以飨广大读者。
本书是清代著名画家改琦所绘《红楼梦》人物肖像以及清代著名学者文人为《红楼梦》所作的题咏合璧而成。图文并茂、各领风骚,是有关《红楼梦》的图画、诗咏中*经典的一种,自光绪初年问世以来,被人们无数次地翻印,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原书四册,共绘制了五十幅,五十余人。为之题咏的共有张问陶、徐渭仁、吴荣光等名流。所题或诗或词,或一题或二题或三题不等。题词年代*早的是嘉庆二十一年( 1816)张问陶题的史湘云、碧痕、秦锺三幅,*晚的是王希廉及其妻周绮,时间在道光十九年(1839)。我社此次选用国图所藏原郑振铎藏光绪五年(1879)刻本为底本印成普及本,虽小却精,形神俱佳。
本书十二章,分别为惊艳、酬韵、目成、解围、赖婚、琴挑、传书、约会、拷红、送别、惊梦、团圆。每章为原作的一个核心关目,即情节转折之高潮。对《西厢记》 花间美人 般的优美清新的曲文,大率保留,同时加以解说注释,同时突出主要人物张生、莺莺、红娘、老夫人的人物形象和内心情感,帮助观众理解、感受古典戏曲的独特艺术魅力。
《唐诗三百首》为苏塘退士定本,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惜笺注太疏,读者病之。上元陈伯英女史,手辑补注八卷,字梳句栉,考核精严,能令读者不假祭獭而坐获食,津逮初学,功匪浅鲜。第其书版藏李氏餐花阁中,坊间罕有其本,所以沾丐士林者恐未能遍也。爰取其书,重加厘订,付之手民,以广其传。书中体例,悉仍其旧。惟少陵《咏怀古迹》诗本五首,苏塘止录其二,不免漏。今刻仍为补入,俾读者得窥全豹。注则悉依《杜诗镜诠》,未敢窜易一字焉。
为了方便读者,每一作者次出现时,本书都撰写一个作者小传,以便于知人论世,分析作品。次出现的曲牌,也根据曲谱加以介绍,并将其定格句式列出,这对于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总体韵味的把握,似不可或缺。 书中每首曲子,我们都与《全无散曲》以及元人所编散曲集互校,重要的置于注文中说明。 关于本书注释,以力求简法、方便读者为务。曲故一般概括其大意,拈出出处;重复出现时或采取互见形式说明,或高概括其用意。对于宋元俗语谣谚等,径直说明其意,不溯源逐流考其原委,亦不引例句。
《墨子》一书不仅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同时在自然科学、逻辑学与军事学等诸多方面都有较高的建树。和大多先秦诸子著作一样,《墨子》也非一人一时所成。《汉书·艺文志》记载《墨子》共有七十一篇。由于不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墨子》一书中的一些篇目逐渐亡佚。到了宋代,《墨子》已遗失十篇。而现今所能看到的《墨子》只有五十三篇。
《楚辞》是西汉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而成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作为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我们以《楚辞》注本的集大成之作宋代洪兴祖的《楚辞补注》为底本
《墨子》一书不仅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同时在自然科学、逻辑学与军事学等诸多方面都有较高的建树。和大多先秦诸子著作一样,《墨子》也非一人一时所成。《汉书·艺文志》记载《墨子》共有七十一篇。由于不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墨子》一书中的一些篇目逐渐亡佚。到了宋代,《墨子》已遗失十篇。而现今所能看到的《墨子》只有五十三篇。
《牡丹亭》是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的优秀代表剧作。本书选译的十出均是最为脍炙人口的重要折子,主要参考了徐朔方、杨笑梅校注本(1979年修订本)。
《中华经典诵读:千家诗》是我国明清时期带有启蒙性质的格律诗选本。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期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极其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