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清初文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选编,吴兴祚审定,中国历代散文精华选集,重要文言启蒙读物,与《唐诗三百首》并称为中国古诗文选本的 双壁 ,鲁迅赞其与《昭明文选》并美。 古文观止 取意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辑文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凡十二卷,二百二十二篇,兼收各类文体,择选贤哲名篇,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代表先秦至明末散文的高水平,极具思想性与艺术性。 清初问世以来,盛行不衰,备受推崇。我国现当代文学大家,如鲁迅、巴金、朱光潜、余光中、王蒙、贾平凹等,皆深受其影响,对其盛赞有加。
《宋词三百首》 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又称“诗馀”、“长短句”等,有固定的词牌,以形式自由,善于抒情为特点。它大约起源于中唐。传说大诗人李白写了著名的《忆秦娥》、《菩萨蛮》,人们称为词之祖。但中晚唐的白居易、王建、张志和、温庭筠,确实写出了相当成熟的词。比如白居易的《忆江南》、张志和的《渔歌子》就很有名。五代至宋初,李后主以词表情,缠绵悲切,可称为词史上座高峰。当我们读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相见欢》)等一大批名句时,不禁要悲从中来;同时感到,词的自由的表现形式必将使词本身成为大有前途的文学体裁。 果然,词在宋代二百馀年间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成为宋代有成就的文学形式,从而
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楚辞》和唐诗、宋词一样,具有高度的文学性,能使当代读者滋生永恒不变的审美愉悦。 吴楚材、吴调侯选的《古文观止》,与蘅塘退士(孙洙)的《唐诗三百首》一样,流播广泛,历久不衰,可谓诗文选集中的双壁,发蒙养正,初学写作,尤为实用。为配合新时代的阅读需求,本书从原书中精选名作中的名作,重新加以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散文创作上,他的散文以“古雅”、“平正”见称,讲究章法的严谨和布局的分明,叙事、议论委曲周详,节奏舒缓平和,用词朴素有分量,思致清晰,独具风格。 本书精选了曾巩的诸篇精彩文章,加以题解、注释及白话翻译。从中可以体会曾巩的文字风格和文章魅力。
陶渊明的作品不但继承了汉、魏、正始之传统,而且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内容充实,情感真挚,风格冲淡,韵致悠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
一部家喻户晓的古诗启蒙读本和李煜、李璟词的最全辑本,尽在本书! 《南唐二主词》系南唐李璟,李煜两位词坛大家的精彩作品集,他们的词作形象鲜明,语言明净,感情真真挚。这两部著作,现在共同辑录于本书,让你可以尽情欣赏古典诗词带来的美感。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本书为苏洵的散文集,主要收录了《易论》、《明论》、《用间》、《六国》、《彭州圆觉禅院记》、《名二子说》等古典作品,以供广大读者借鉴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