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0-1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人间词话(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诗词文论本)
    •   ( 6822 条评论 )
    • 王国维 著,梁莹 译 /2015-07-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晚清一代大家王国维先生以 境界说 为骨,著述了《人间词话》一书。他提倡: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因此,以这一条标准,他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晚唐至近代著名词人的好恶之情,同时,此书破除了清朝词坛浙派和常州派的流弊,发出词学新声,重新确立北宋词人的主流地位,因此,《人间词话》可以说是文学史上一次正常的自我纠偏,从后来的效果看来,现在的读者大都更崇尚苏轼、辛弃疾等词人,应该多少也受到过这次纠偏的影响。

    • ¥4.2 ¥12 折扣:3.5折
    • 新版家庭藏书-综合选集卷-宋词三百首
    •   ( 149 条评论 )
    • ?? ?? /2010-09-01/ 山西古籍出版社
    • 本书旨在以通俗、简洁、精要的方式介绍作者精选的三百首宋词作品,注释力求简明,疏通词义;白话译解,力求以直译者方式准确传达原词意蕴,力求译者文化优美畅达,尽量体现原词的艺术风味;品析则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阐释词作的意象、情蕴和表现技法,为宋词爱好者领会、品鉴宋词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 ¥9 ¥20 折扣:4.5折
    • 国学经典丛书:人间词话
    •   ( 1844 条评论 )
    • 王国维 著,李维新 注译 /2010-09-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自《人间词话》1908年首次公开发表至今,已恰好是100周年。一个世纪以来有关《人间词话》的研究专著与论文,在文字数量上已远远超出只有了了数千字的《人间词话》本身。如果有好事者对此作一统计对比,想来一定会给人以震撼、惊愕的戏剧效果,这倒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人间词话》的精深与影响。可以肯定的是,有关《人间词话》的研究仍然会继续下去,仍然会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在这样的进程中,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要具备陈寅恪先生所说的 了解之同情 。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一文中,陈寅恪曾这样写道: 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了解,则其学说不易评论 所谓真了解者,必须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

    • ¥7.5 ¥15 折扣:5折
    • 人间词话(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诗词文论本)
    •   ( 536 条评论 )
    • 王国维 著,梁莹 译 /2015-07-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晚清一代大家王国维先生以 境界说 为骨,著述了《人间词话》一书。他提倡: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因此,以这一条标准,他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晚唐至近代著名词人的好恶之情,同时,此书破除了清朝词坛浙派和常州派的流弊,发出词学新声,重新确立北宋词人的主流地位,因此,《人间词话》可以说是文学史上一次正常的自我纠偏,从后来的效果看来,现在的读者大都更崇尚苏轼、辛弃疾等词人,应该多少也受到过这次纠偏的影响。

    • ¥0.89 ¥12 折扣:0.7折
    • 人间词话/国学经典靠前辑 王国维 著,李维新 注译
    •   ( 20 条评论 )
    • 王国维 著,李维新 注译 著 /2010-09-03/ 中州古籍出版社
    • 自《人间词话》1908年首次公开发表至今,已恰好是100周年。一个世纪以来有关《人间词话》的研究专著与论文,在文字数量上已远远超出只有了了数千字的《人间词话》本身。如果有好事者对此作一统计对比,想来一定会给人以震撼、惊愕的戏剧效果,这倒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人间词话》的精深与影响。可以肯定的是,有关《人间词话》的研究仍然会继续下去,仍然会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在这样的进程中,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要具备陈寅恪先生所说的“了解之同情”。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一文中,陈寅恪曾这样写道:“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接近了解,则其学说不易评论……所谓真了解者,必须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

    • ¥7.5 ¥15 折扣:5折
    • 周邦彦词选——古典诗词名家
    •   ( 440 条评论 )
    • 孙虹任翌 选注 /2005-01-01/ 中华书局
    • 周邦彦的词浑厚和雅,富艳精工,被公认为两宋婉约、格律派大家。本书编撰者于周邦彦其人其作多年研究有得,早撰成《清真集校注》一书,复经参酌俞平伯、蒋哲伦等先贤时彦的相关讨论,故能阐幽发微,后出转精,成此优秀的周词读本。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词人。少年落魄不羁,后在太学读书,宋神宗时因献《汴京赋》为太学正。哲宗时任庐州教授、知溧水县、国子主簿、秘书省正字。徽宗时仕途较坦荡,先后为校书郎、议礼避榆讨、大晟府提举,为朝廷制礼作乐。晚年知顺昌府和处州、南京鸿庆宫提举。卒,赠宣奉大夫。他精通音律,创制不少新词调,如《拜新月慢》、《荔支香近》、《玲珑四犯》等。现存词二百余篇,多写男女之情和离愁别恨,内容较为单薄,调子很低沉。其词承柳永而多有

    • ¥9.7 ¥13 折扣:7.5折
    • 楚辞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   ( 1416 条评论 )
    • 徐建华金舒年 译注 /2011-05-01/ 凤凰出版社
    • 在中国文学史上,《楚辞》是继《诗经》而起的诗歌发展中的又一个高潮。楚辞这种诗体在楚国民间早已形成并广泛流行,屈原接受并发展了这一新的诗体,写出了一些列光辉的辞作。之后,又有宋玉等人承其流、扬其波。本书共注译《楚辞》16篇,底本为明汲古阁本《楚辞补注》,校改了其中的个别字句,均在注中作了说明。考虑到读者的顺利阅读,每篇均酌情增加注释,以助于理解;翻译则严格运用直译法。

    • ¥9.7 ¥15 折扣:6.5折
    • 中国古代常用文体规范读本--词
    •   ( 1 条评论 )
    • 田子馥黎娜 著 /2004-01-01/ 吉林人民出版社
    • 词,作为中国古代常用文体它与诗体一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自豪、值得珍爱的宝贵遗产。 但由于词与音乐有关,人们对于词的特殊的复杂的声韵格律,总不像诗那样易学好懂,因而产生一点隔膜,对于词的学习与欣赏发生某种障碍。为了拆除隔膜,搬开障碍,我们特编撰这本关于词的规范读本。所谓“规范读本”就是在众说纷纭之中,我们采用早有定评的说法,从而引导读者把握的基本的常识、基本的格律,理解词的发生发展历程。 在这本书中,除了比较详尽地叙述词的源流、特点和规律,更多地着重叙述词是怎样伴随着社会变革,经历了词的自身发展与演变的历史流程;词人的自身命运与社会命运又实行怎样的历史融合。所以,我们可以从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作品,所构成一幅绚丽多姿人文精神与人格形象的历史画卷中,去品味人生

    • ¥5.5 ¥11 折扣:5折
    • 婉约词
    •   ( 1 条评论 )
    • 谷闻 编 /1994-12-01/ 西北大学出版社
    • 编者根据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原则来评选从唐代到近代的婉约词与豪放词。婉约词有众多的选本可供参考,而豪放词的选定,则颇费周折。考虑到词来自民间的创造,然后才有文人填词,因此两种词都从敦煌曲子词选先。编者从词史的角度选词,从词的产生、发展、衰落与复兴的时间顺序来编排。作品原文,各版本间有出入。本书择善非凡从,所录不主一家。重要的异文则的酌加说明,不作烦琐考证。注释以引证典实、疏通文意,力求简要,与题意有关的则适当放宽。词前附有作者小传,取材除块外,兼及史乘笔记,既介绍生活时代和个人主要经历,更重视对作者的作品评论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7.6 ¥16.8 折扣:4.5折
    • 词林万选 词选
    •   ( 12 条评论 )
    • (明)杨慎 辑,(清)张惠 言录刘崇德徐文武 点校 /2010-02-01/ 河北大学出版社
    • 这里为喜欢读词的朋友选刊了几种在古代比较有影响,今天又比较稀见的词选读本。其中有明万历间刊刻的汤显祖评本《花间集》,明洪武本《草堂诗馀》、嘉靖本《精选名贤词话草堂馀》,这两个本子虽皆为《草堂诗馀》,一是翻刻宋代何士信原书之本,一是据何士信原书改编之本。再有为杨慎之《词林万选》,清人查士标、厉鹗据宋人周密《绝妙好词》所作《绝妙好词笺》,清人张惠言之《词选》(附《续词选》)、先著之《词洁》。另外,又将明人陈耀文所编《花草粹编》一种附入。 以上词选读本既大体反映了唐宋以来词之流传情况,也大体反映了明清两代人对词之价值观念。例如明代万历间无瑕道人为汤显祖评《花间集》所作跋曰:“余自幼读经,读史,至仁人、 孝子有被谗谤者,为之扼腕,辄欲手刃之而后称快焉。乃戊申梁谿肆毒,爰及于余。余

    • ¥10 ¥20 折扣:5折
    • 宋词精粹——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第2辑
    •   ( 1 条评论 )
    • 张楠陈彩虹 译注 /2004-05-01/ 广州出版社
    • 宋词初继承晚唐五代绮靡婉约的文风,在男女的离愁别绪间倘恍徘徊。初期的词人如晏殊、欧阳修等,还是沿着南唐词人的道路发展,创新意识不强。柳永的出现,才使宋词的题材得到扩大、内容得到充实、词牌得到丰富,宋词从此才显示出自己的风格,从晚唐五代艳情的樊笼里挣脱出来,焕发出无穷的活力和光彩。到苏轼更引吭高歌、壮思飞逸、激昂慷慨,在婉约之外另树豪放一帜,增添了宋词的魅力,使宋词的风格更加丰满。

    • ¥8 ¥16 折扣:5折
    • 国文珍品文库——人间词话/双色版国文珍品文库
    •   ( 296 条评论 )
    • [清]王国维 著,滕咸惠 译评 /2004-02-01/ 吉林文史出版社
    • 本书共分三部分:(一)人间词话;(二)人单词话删稿;(三)人间词话附录;“人间词话”是经王国维手定发表于《国粹学报》的《人间词话》64条。原文据王幼安校订本(《蕙风词话·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出版)。每条原文后均有译文和评点。译文将原文译为现代语体文。评点对原文进行适当注解,阐释主要理论观点并加以引申发挥。“人间词话删稿”是王国维《人间词话》手稿中除去发表于《国粹学报》者的全部剩余部分,共62条。原文据滕咸惠校注本(《人间词话新注(修订本)》,齐鲁书社1986年出版)。其中除考证性的11条外,每条均附译文。因为各条所涉及的理论观点在“人间词话”的评点中大体上已经进行了阐释,所以没有再加评点。“人间词话附录”是与《人间词话》有关的王国维的零散论述,可供理解和研究《人间词话》参考。

    • ¥7.9 ¥10.5 折扣:7.5折
    • 国文珍品文库——小窗幽记
    •   ( 1117 条评论 )
    • (明)陈继儒 著,黄浩 译评 /2007-04-01/ 吉林文史出版社
    •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明代后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擅长诗文,又精于丹青书法。他二十一岁时曾补个了诸生,后来便不再追求功名。初时隐居于小昆山,双亲亡故后,他又山居于东佘山上。每日专心于经史子弟,对稗官野史、佛禅道说以至方术技艺的考校无不严谨。因其名重,明政府曾多次征召,陈继儒均托词坚辞,以布衣而终老。其一生著述颇多,有《眉公全集》编成。 《小窗幽记》是陈继儒读史论经之余,摘句节段编成的一本关于修身、处世、养生的格言小品集。书中文字多出于古代的经史杂著,以及民间的俗谚。语者则或自儒、释、道之教,或为达贵官贾、寒清隐上下九流。陈继儒按“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字结卷原则,将所收集的各家妙言巧句分编成十二卷,藉

    • ¥7.8 ¥12 折扣:6.5折
    • 春在堂随笔
    •   ( 10 条评论 )
    • (清)俞樾 著,方霏 点校 /2000-01-01/ 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
    • 本书作者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晚年讲学杭州诂经精舍。治经、子、小学,宗法王念孙父子,读书研究,主张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并分析特殊的语文现象。所著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等。能诗词,重视小说戏曲。所作笔记,搜集丰富,为学术史、文学史提供不少参考资料。所撰各书,总称《春在堂全书》,共二百五十卷。 《春在堂随笔》是作者根据平日所作笔记整理而成,共十卷,大体按年代排序。由于他学识渊博、根柢较深、因而笔记取材广博,文字简约。内容或为以经学、小学、诗文、石刻之考释和评定,或为师友间之酬和文字,或为游历览胜之实录实感,或为朝野之轶闻掌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 ¥6.7 ¥8 折扣:8.4折
    • 李清照集
    •   ( 2 条评论 )
    • (宋)李清照 著,李杜 解评 /2007-06-01/ 山西古籍出版社
    •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代山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48),死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以后,究竟得年多少,还没有能够考证明白,但可以说,至少活了七十多岁。她父亲李格非,与廖正一、李禧、董荣,人称后四学士。她母亲王氏,也善于写文章。在家庭影响之下,李清照很早就有诗名,为晁补之所赏识。她在十八岁时,与赵明诚结婚。赵明诚青年时候就对金石研究有兴趣,后来成为有名的金石学家,对金石有深刻研究、渊博知识。他除了收藏金石以外,还喜欢收藏书籍、法书、名画。李清照与他志同道合,节衣缩食,帮助他从事收藏和研究。应该说赵明诚的成就得力于清照者不少。张端义就说:《金石录》一书,清照亦曾笔削其间。李清照四十六岁的时候,赵明诚死了。接着金兵侵入浙东、浙西,清照避难奔走,所有收藏

    • ¥6.4 ¥8 折扣:8折
    • 枊宗元集
    •   ( 1 条评论 )
    • 景宏业 解评 /2006-01-01/ 山西古籍出版社
    •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市)。其祖先河东柳氏在南北朝时期为北方著名士族,与薛、裴二姓并称为“河东三著姓”(元稹《赠左散骑常侍薛公神道碑》)。柳宗元也曾自豪地说:“柳族之分,在北为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柳宗元《故大理评事柳君墓志》) 柳宗元的高祖柳子夏,唐初任徐州长史。柳子夏的叔伯兄弟柳爽,贞观时为中书舍人,高宗李治朝做过宰相。他的外甥女王氏,就是李治的皇后。仅高宗一朝,柳氏家族同时居官尚书省的就达二十多人。王皇后被疏忌至废,柳奭与诸位元老重臣均遭武则天贬黜,柳氏一族损失惨重。“遭诸武,以故衰耗。武氏败,犹不能兴。”(柳宗元《送獬序》)。自此之后,柳氏一族从皇亲国戚的特权地位降到普通土族官僚阶层。 柳宗元祖父柳察躬,曾任湖州德清(今浙江德清县

    • ¥7.9 ¥10 折扣:7.9折
    • 千字文残石
    •   ( 2 条评论 )
    • (唐)张旭 书 /2000-05-01/ 华夏出版社
    • 张旭,生卒年不详。唐代书法家。字伯高。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官金吾长史。楷法精深,尤擅狂草书,逆笔涩势,连绵回绕,体态奇峭狂施,是王羲之后草书又一新风格。宋朱长文《续书断》将其草书列为“神品”。有“草圣”之誉。南宋陈思《书小史》载:“自言我见公主、担夫争道而得其意,又观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张旭生性嗜酒,与李白、贺知章等被称为:“饮中八仙”。往往大醉后呼叫狂走,然后挥笔写狂草,故人称“张颠”。《唐书》本传称:“后人论书,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皆有异论,至旭无非短者。”张旭草书取法张芝和二王,以草书抒发胸怀,寄托情思,“雄逸气象,是为天纵”,成为威名当世的狂草。文宗时诏以李白歌诗、斐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韩愈《送高闲上人序》称“旭善草书,不治他伎

    • ¥4.8 ¥6.2 折扣:7.7折
    • 诗词格律教程
    •   ( 104 条评论 )
    • 谢桃坊 著 /2006-09-01/ 巴蜀书社
    • 自1987年以来,作者曾为几届研究生讲授诗词格律,教学效果很好,凡认真学习的学生是可以掌握诗词创作的基本技巧的。作者深知学习诗词格律的难点所在,将要领概括为: 一 辨识字声平仄和区分韵部必须以《广韵》音系的《礼部韵律》(平水韵)为准。 二 学习诗词格律先从五言律诗入手。 三 五言律诗的关键是辨别仄起和平起两式。 关于以上三点,作者以较科学的方法总结了经验,使它们浅易简明,只要做完规定的练习题既可掌握。凡是治学,入门难,而途径与方法至关重要。作者讲诗词格律,旨在引导入门即止,若要深研诗词创作艺术,则非此教程的任务了。

    • ¥7.5 ¥15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