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为蘅塘退士定本,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惜笺注太疏,读者病之。上元陈伯英女史,手辑补注八卷,字梳句栉,考核精严,能令读者不假祭獭而坐获食,津逮初学,功f浅鲜。第其书版藏李氏餐花阁中,坊间罕有其本,所以沾丐士林者恐未能遍也。爰取其书,重加厘订,付之手民,以广其传。书中体例,悉仍其旧。惟少陵《咏怀古迹》诗本五首,蘅塘止录其二,不免漏。今刻仍为补入,俾读者得窥全豹。注则悉依《杜诗镜诠》,未敢窜易一字焉。
《小窗幽记》,明陈继儒纂辑,是明代清言小品集的代表作之一。共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从感情、个性、处世、境界、品味、法度等话题入手,立体地涉及了人如何塑造自身、增加涵养、立身处事、怡情养性;且关涉世情、历史、山水自然、艺术诸方面的内容。文字整饬优美,言简旨远,深具哲人式的冷隽智慧。
《汉魏六朝小赋骈文选》。为了帮助读者理解该书的编写缘由,笔者想说点儿文学史知识。骈文的“骈”是“成双成对”的意思,此指语言中的俪词,假如一篇文章全部由(或基本上由)这种俪词组成,它就是骈文了。可见,骈文不是一种文学体裁,它是从语言的或整或散与或双或单的角度观照文章特点的一个词语。由于古代骈文是在东汉时成型的,而赋体文学作品的语言又多俪词,尤其是东汉中期以后出现的抒情小赋中俪词更多,所以就叫了这么一个书名。实际上,骈赋是包含在骈文中的一种文体。古代骈文虽在东汉时才成立,但在其前的先秦经籍、诸子著述和楚辞汉赋中已经有不少俪句了,这正显示了骈文的发展。两汉是辞赋体文章的黄金时代,为了凸显骈文与辞赋的这种联系,同时也为了编写文章的方便,本书就叫做《汉魏六朝小赋骈文选》了。 以上讲了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于小官僚家庭。九岁丧父后,奉母归郑州。不久,义山随从叔习古文和书法,希望能振兴家道。十六岁时著《才论》、《圣论》,以古文为士大夫所知。十七岁时被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辟为巡官,从此,开始了断梗飘蓬般的“薄宦”生涯。牛党令狐楚爱其才,教授骈文,并令义山与其子令狐绚等同游。此后八年,除有短暂时间的宦游外,义山一直在令狐楚的幕中。大和九年(835)前后,义山赴玉阳山、王屋山一带隐居学道。开成二年(837)应举,经令狐绚引荐登进士第。次年,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中,茂元爱其才,以女相嫁。是时,朝廷牛李党争激烈,王茂元属李党,义山婚娶茂元之女,因之,牛党以“背恩”诟病。 李商隐是唐代重要作家,按理说,解析其诗的时候,应冉
《古诗十九首》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五言诗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 五言之冠冕 ,钟嵘的《诗品》赞颂它 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玉台新咏》是继《昭明文选》之后,于公元六世纪编成的一部上继《诗经》、《楚辞》下至南朝梁代的诗歌总集,历来认为是南朝徐陵在梁中叶时所编。收诗769篇﹐共为10卷。除第 9卷中的《越人歌》相传作于春秋战国之间外﹐其余都是自汉迄梁的作品。内容中多收录男女感情的记述表达,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刻画出古代女子丰富的感情世界,也展示出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汉族文化内涵。本次精选各
《唐诗三百首》以诗人活动时间的先后为顺序,集合了唐代诗歌的精华。所选诗作,都 是唐诗中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其中包括唐诗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作。其体裁和题 材非常广泛,包括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社会生活等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诗 了全貌,能够帮助读者体会唐诗的深层内涵。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系统化的文学理论批评专注。 《文心雕龙》还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 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 美学规律。 原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本书进行了内容精选,将纲领性的文字提取出来。
宋代以后,李贺诗名鹊起,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三李”。北宋初传的《李贺集》为四卷,诗为219首,卷数与自编卷数相同,但篇目、篇数、编次略有不同。后又有五卷本,在四卷本的基础上加《外集》一卷,收诗22首,与四卷本合计,共241首。五卷本今有汲古阁校刻的北宋鲍钦止本、董氏诵芬室及蒋氏密韵楼两家影刻的北宋宣城本,集名为《李贺歌诗编》。又有《续古逸丛书》影印的南宋本,名为《李长吉文集》。又有铁琴铜剑楼、《四部丛刊》影印的蒙古刊本,集名《李贺歌诗编》。 贺诗早的注本为南宋吴正子的笺注本。以后,不同的注本相继问世,相比较而言,以清人王琦注本较为完备。王琦视野开阔,其《李长吉歌诗汇解》选录了吴正子、刘辰翁、徐渭、董懋策、曾益、余光、姚俭、姚文燮、钱饮光、吴炎牧等诸家的评注。王琦本*的优点有三:一
本书是中等以上文化程度读者适合的唐诗读本,是每个家庭都应该拥有一册的普及读物。为了方便读者,我们对《唐诗三百首》进行了逐篇的注解。在正文后面有作者介绍、题解、注释三个部分。后附有“《唐诗三百首》名言警句”。
本书是清代来极为流行的韵书,系作者采择以前各韵书之长编辑而成。收词极丰富,排列甚精当。书中还辑入《诗腋》、《词林典腋》二书,收大量诗词典和旧诗常用语词。据广益书局1922年版影印。 诗赋有取分裁兹将词林典腋统列中幅使吟咏家得所採擇然必乐取精堂並无滥收之弊。各本诗料虽多往往呆收典實雅诗腋一编对仗霁便门类后增史诗腋又復徵引番當之上幅以補类书所不及。
《围炉夜话》,儒家通俗读物,是明清时期 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使本书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并由于其独到见解在中国文学 占有重要地位。
《忆长安(诗译唐诗集)》是梁晓明先生自八十年代起开始进行的以新诗的形式译写唐诗的创作集,每一首包括新诗译诗、原诗和创作手记三部分。目前共创作了三十首左右,不同于一般的白话译诗。梁先生是先锋派代表诗人,新诗的造诣很高,其对唐诗的译写,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再创作,跨越时代勾连起两种诗歌艺术,是新诗与古诗在意象与精神上的琴瑟和鸣, 具有艺术性和创造性。
《小窗幽记》,明陈继儒纂辑,是明代清言小品集的代表作之一。共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从感情、个性、处世、境界、品味、法度等各方面入手,立体地涉及了人如何塑造自身、增加涵养、立身处事、怡情养性;而且关涉到世情、历史、山水自然、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文字优美典雅,处处浸透着古人的生活智慧。本书节选《小窗幽记》的精华部分,以 版本核校,出注并翻译, 读者品味它无穷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