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nbsp;%26nbsp;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鲁人(另说宋人或楚人),生于公元前468年左右,卒于公元前376年左右。墨家与儒家曾并称显学,与儒家相似的是,墨家一派的起源与仪礼文化也
《洗冤集录》是中国古代法医学著作,5卷53目,约7万字。南宋宋慈著,刊于宋淳祐七年(1247),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它比国外早由意大利人菲德利斯写的法医著作要早350多年。《洗冤集录》内容非常丰富,记述了人体解剖、检验尸体、勘察现场、鉴定死伤原因、自杀或谋杀的各种现象、各种毒物和急救、解毒方法等十分广泛的内容;它区别溺死、自缢与假自缢、自刑与杀伤、火死与假火死的方法,至今还在应用;它记载的洗尸法、人工呼吸法,迎日隔伞验伤以及银针验毒、明矾蛋白解砒霜中毒等都很合乎科学道理。
暂无内容简介。。。。。。
《说苑》又名《新苑》,是古代杂史小说集,原20卷。西汉刘向编,成书于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 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
《孙子兵法》大约成书于2500年前的春秋末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论著,也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讲透了军事学著作需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战争观念、战略思想、战术思想和治军思想。它所揭示的战争规律及谋略精华,时至今日仍然适用。 《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被认为是《孙子兵法》之后 孙子学派 的又一力作,内容涵盖了战争策略、战术运用、军队管理等多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的宝贵组成部分。 《三十六计》包含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军事策略,语出南北朝。 本书对这三部典籍原文进行注释和翻译,使原本艰涩的古文变得通俗易懂,不仅可以帮助读者领悟中华古代兵法精髓,更有益于古为今用,令传统智慧真实助力今人的日常工作、生活。
《群书治要》是唐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敕命魏徵、褚亮、虞世南、萧德言等,从先秦到魏晋的经、史、子典籍中,以 务乎政术,存乎劝戒 为宗旨,选取经典66种,撷取精华,于贞观五年编撰而成的一部资政巨著,该书奠定了 贞观之治 的理论基础,对唐朝的兴盛有深远的影响,并在今天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然《群书治要》成书于唐代,所选典籍仅止于晋朝。补充晋朝以后历代治国理政的经验智慧,续写《群书治要》的绝学华章,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盛事。 《群书治要续编》编撰工作于2015年启动,历时五年,呕心沥血,终于在2020年得以完成,于2021年正式出版发行。 《群书治要续编》依《群书治要》旧例,从《宋书》至《清史稿》等正史和《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典籍中采撷精华编撰而成。全书共五十卷,选录经典66种,总
荀子是战国末叶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与孔子、孟子一起,被称为是先秦儒学*重要的三个人物。荀子思想综合了战国道家、墨家、名家、法家诸家的成分,而对儒学做了创造性的发展;其中
《古文观止》共选录自先秦到明朝末年的二百二十二篇古文,是一本流传甚广、影响甚大且传世不衰的文章选本,原为为当时的学童和其他读书人编纂的一本古文启蒙读物,旨在初步了解古文的内容、文体、风格,增长历史、文学知识,认识古代社会以及提高古文阅读能力。这本译注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师生共同执笔,对每篇古文都进行了题解、注释和白话文翻译的工作。底本采用中华的排印本,同时参照清乾隆年间映雪堂刻本加以比勘。题解部分交代选文背景、中心内容,并对选文作简单评价;注释部分言简意赅;译文文笔优美,便于 的读者学习、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