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我们花园里的鸟》畅销英国之后,艺术家马特??休厄尔推出了《我们唱歌的鸟》。他以水彩画和清奇幽默的文字描绘了52种唱歌的鸟。在这里,凤头麦鸡歌声忧郁,蛎鹬是天生的浪漫主义者,河乌的歌声水晶般透明。 《我们唱歌的鸟》读来令人赏心悦目,是一本的精美礼物书。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将被这本书深深吸引。
曹伯韩著的《中国国学常识(精)/常识圆桌派》中曹伯韩先生以浅显通畅的文字,对中国的语言文字、金石考证、四书五经、史学地理、先秦诸子、佛学思想、理学流派、诗词文章、自然科学及艺术门类,作了全面的介绍。《中国国学常识》搭建了一个国学知识体系的框架,是国学爱好者的 读物。
《考槃馀事》为明代屠隆编纂的一部反映明代士大夫雅居生活的笔记,主要内容涉及文房清玩之事。卷一言书版碑帖,卷二评书画琴纸,卷三、卷四则论笔砚炉瓶。此书版本较多,情况较为复杂,此次整理以《尚白斋镌陈眉公订正秘笈》本为底本,参校《宝颜堂秘笈》本、《龙威秘书》本、《忏华庵丛书》本及相关史料,详加校勘。
本书分为总论、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其他晶体性关节病三部分。其中痛风是中心内容,详细介绍了痛风病的历史、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综合治疗等。本书适于风湿科医师、内分泌科医师、内科医师阅读。
《从电子到宇宙》为“民国时期中学生读本”之一,主要涉及物理和化学方面的知识,兼及气象学和天文学。全书从民国时期各类期刊和书籍上,精选了36篇关于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经典科普小品文,读来朗朗上口、妙趣横生。这些文章语言平实而清新,讲述的道理生动而灵活,在尽量保持原作风格的前提下,采用了现代的排版方式,让现在的中学生在读到优美科普文章的同时,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中华经典随身诵读本包括《论语》《孟子》《》《中庸》《颜氏家训》《老子》《庄子》《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等众多中华传统名篇。本丛书由学者陈明主编,并请中青年学者校勘注释。《幼学琼林》是我国古代蒙学中影响较大的幼学读本。是一部介绍中国文化常识的百科常识书籍,全书以是骈体文写成,以对偶句子为主,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将《增广贤文》与之合为一书,组成了一部老幼皆宜的著作,其中的许多格言至今仍在广为流传。
王国维著,周锡山评校的《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文学美学方面的著作汇编,收录了《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等著作在内的论文、序跋、杂著、专著、诗词等20余万字,另有周锡山专业的注释和评校数万字,有助于读者 好地理解王国维的思想。
马茂元《唐诗选》选录诗人一百二十余家、诗作近六百首,繁简适中,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唐诗的艺术特征和发展脉络;选目曾经马茂元反复思索,具有内在系统性,体现了他对唐诗的基本认识。体例上分为诗人小传、题解、注释、总评四部分。马茂元唐诗研究的个性特征,是在他对唐诗大量记诵的基础上感发而来的。正因如此,《唐诗选》之点评尤能指示诗作的艺术性;又因马茂元对古典文学的独特认知,故能从艺术性中归结出唐诗发展的脉络。《唐诗选》注释除通常的释义外,还对全诗关节与疑难处作提挈点拨,点明诗艺上的继承关系。通过注释,读者不仅能正确地理解作品的内容,还能以此为阶梯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作品。
我社推出的这套《国学经典典藏版》,是继我社国学经典百部丛书后的又一力作,所选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例上以原文、注释、白话解读的形式对经典著作进行明白晓畅的注解,以全本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跨越文言文的隔阂,真正亲近经典、领悟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在愉快的阅读之旅中获得通透畅达的,对于做人做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套书采用国际流行的16开异形本,版式疏朗大方,装帧印刷精美,便于携带和阅读。 “郁离子”是刘伯温的托称,刘基写作《郁离子》的时候,是在他47~50岁,经历了元朝官场上的四起四落,正值其人生的低谷,使得他郁郁不得志,不能施展抱负,后来被夺去兵权,遂弃官归隐家乡青田山中,发愤而著《郁离子》。原书共18章,188则短文。
《东京梦华录》是北宋孟元老创作的追述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11□5)年间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风貌的笔记体著作。 全书共十卷,作者描写了东京上至贵族、下及百姓的生活全景和都市风貌,涵盖城市布□、河道街巷、店铺摊肆、饮食起居、岁时物货、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等,对后世研究宋代城市布□、建筑、交通、百业、民俗、货物、饮食、岁时、地理都有很高的价值。
元王结撰。结字仪伯,定兴人。仁宗在港邸时,以荐充宿卫。及即位,迁集贤直学士。元统中,官至中书左丞。文忠其谧也。史称结有集十五卷。王圻《绩文献通考》所载亦同。今久散佚。惟散见《永乐大典》者,采掇排比,尚得诗一百三十四首、诗余十三首,编为三卷。又杂文九首为一卷。《问答》五首为一卷。《善俗要义》三十三条为一卷。共成六卷。今观是集,殆非虑语。诗多古体,大抵舂容和平,无鈎棘之态。文亦明白畅达,不涉雕华。
本书以张纯一先生《晏子春秋校注》(上海书店影印世界书局版《诸子集成》)为底本,对《晏子春秋》译注。内篇分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六篇,外篇分上、下二篇。
本书以上海涵芬楼影印的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邝廷瑞、冯弋刻本(简称四部丛刊本)为底本,对《吴越春秋》中的六篇进行译注。
本书是明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描述了商朝末年纣王暴政、宠信妲己、残害忠良, 武王兴仁义之师讨伐无道昏君的故事, 并以此为背景, 充分展现了上古诸侯呼风唤雨、动摇乾坤的通天法术。其中姜子牙、哪吒、李靖等人物的神话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深爱人们的喜爱。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著名谏官魏征及虞世南、褚遂良等受命辑录前人著述而成的谏书。取材于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从大约一万四千多部古籍中摘取出有助“修齐治平”的内容。本书依“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选取相应内容译注成书。本书选取其中360条语句,辅以注释和译文,帮助读者理解。本书为第二册。
宋黄大舆编。所绿皆咏梅之词,起于唐代,止于南、北宋间。自序称:“己酉之冬,抱疾山阳,三径扫迹。所居斋前更植梅一株,晦朔未逾,略已粲然。于是绿唐以来才士之作,以为斋窬居之玩,命之日《梅苑》。”大舆此集,亦是志也。虽一题裒至数百阕,或不免窠臼相因,而刻画形容,亦往往各出新意,固倚声者之所采择也。
明董其昌撰。其昌有《学科考略》,已着录。是编第一卷论书,第二卷论画,中多微理,由其昌于斯事积毕生之力为之,所解悟深也。第三卷分纪游、记事、评诗、评文四子部。四卷亦分子部四,一日杂言上,一日杂言下,皆小品闲文,然多可采;一日楚中随笔,其册封楚王时所作;一日禅悦大旨,乃以李赞为宗。明季士大夫所见,往往如是,不足深诘,视为蜩螗之过耳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