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旅日学者、作家李长声先生的*随笔结集。本书延续作者一贯的文字风格,收入作者近年来关于文学、出版与中日文化交往方面的随笔四十篇,作者考证严谨,信息量丰富,笔锋却举重若轻,下笔处似不动声色却生趣盎然。对日本文学名家夏目漱石、太宰治、松本清张、池波正太郎的书写都勾勒出文学作品以外的作家风貌,其他文章如介绍日本的美术馆、图书馆、武士道精神等文章,亦从不同的切点进入,巧妙勾连出整个日本文学及历史文化生态的各种特质。 村上春树尝言,“地理层面上的国界有时会引发政治问题,但文化国界只要有心就很容易被跨越”。本书正是这样一本“有心”之书。
《古代文化常识(平装)》是王力先生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一部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简明读本,是系统认识古代文化非常重要、非常全面的基础读物。出版半个多世纪以来,广受欢迎,屡次重印。此次整理重印,除校正了原书中一些引用文献的误字外,为帮助读者更便捷地利用《古代文化常识(平装)》,又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节分,并命以新的节题。整理后的全书依然分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官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等十四个部分,涉及内容既包括平民百姓的生活,也包括上层社会的奢华,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更具趣味性、更准确的古代文化生活图景。 为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相关知识,《古代文化常识(平装)》中特配有265幅相关的精美图片。
《东鳞西爪集》集结了余斌在《南方都市报》的名为“东鳞西爪”的专栏。专栏为文史性质,文章多集中于民国年间人与事。比如《燕卜荪是谁?》《钱穆酷评》等。另有十来篇偏于“时评”,由今事引发的议论,如《色情与情色》等。专栏文章篇幅不长,短小精悍,带着作者的文人趣味,同时让人眼界大开。
李钊平主编的的《走到哪儿,哪儿就是你的路》系“青年文摘彩虹书系”之人生卷,近百篇美文,依幸福、生活、社会、心理、职场、美文等关键词,分11部分,每部分篇幅精巧,渗透生命意义、人生哲理,温暖和煦的警策、平和恬淡的人生见地,展现幽谧的人生线索。它所提供的看世界的多元视点,一如暗夜中的明灯,助你接纳并欣赏属于自己的绚烂人生。
作为出生在中国的日本人,茂吕美耶对中日两国语言中汉字的差异尤为敏感,她先是创作了《物语日本》等一系列历史随笔,现又重开“字解日本”系列。本书即为“字解日本”系列之一,在书中,作者用38个关键词,以字为经、故事为纬,从食、衣、住、游四个方面分别介绍现代日本人的生活,其中不乏有趣的小知识和游日攻略,如浊酒如何变成清酒,和服腰带怎么越来越宽,主人在榻榻米房见客人为何不必起身迎接,等等,可谓是日本生活文化的普及书。
19世纪70年代,因为种种机缘,或出使或游历,或或考察,中国有了靠前批出国留洋的读书人。在西洋,他们遭遇了进化论挑战西方信仰的疯狂,观看了奇妙变幻的化学实验,听说了不知所谓的元素周期律……面对这些与传统文化格格不入的现代科学,这些身份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的留洋之人是怎样一种心境呢?打开吴以义著的《海客述奇(中国人眼中的维多利亚科学)》,寻找答案吧。
《读者经典卷首合集》是以散文和诗歌为主,本套书的汇编,也记录了中国近三十年的语境变迁。既有中外有名作家和诗人的作品,也有平民作家的作品。何风主编的《你激起的水花可以掀动世界》是其中一本,收录了2009-2015年6年的读者卷首文章,大部分都是冯骥才等现代很好作家的作品,这些文章简短而精致,或励志、或抒情、或感悟,让读者体会到文字的美丽,本书的文章,体现出当下的现实社会,人们对极高的道德水平和精神世界的需要,文章无不引领者读者追求一种平和而又积极的处事态度,充满了正能量。
西洋的爱书人以打猎或钓鱼比喻买书的境界,称之“猎书”或“渔书”,有猎艳的意境;而国人则称淘书、买书和读书的行为为“猎书”。 觅书和读书,无异于我们精神上的狩猎;淘书和读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都会成为作者诉之笔端的有趣文字,成为一段有欢笑,有哀伤,有轻松抑或沉重的思索,亦有自在抑或拘谨的心灵放飞的猎书手记。
朱德早年的经历是一个十分励志的成长故事。少年朱德家境贫苦,但聪敏好学。他的祖先是广东客家人,清初迁居四川仪陇。客家人敬宗睦族、艰苦创业、重教兴文的家族文化对少时朱德的熏陶,特别是慈母钟太夫人的精心呵护、养父朱世连的理解支持、具有先进思想的名塾席聘三的悉心培育,使这个佃农的儿子幸免于辍学,坚持完学业,受到了极好的启蒙教育。有远大抱负的朱德走出川北山沟到昆明投笔从戎,自此投入中国澎湃的革命潮流中,救国救民,成为了一代伟人。本书内容从朱德的出生写起,直至参加县试府试,最后离开家乡去昆明云南陆军讲武堂前的那一段经历,同时也写出了朱德与母亲之间那深厚的感情。
我们虽然无法打败岁月,却可以用爱与陪伴,扶持亲人走到岁月的终点。 石勐尧,一个由爷爷、奶奶带大的90后。从2010年开始到爷爷去世,大约七年时间,用镜头留下了爷爷和她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点滴,一共拍了1000多幅照片,记录了爷爷最后七年的衰老、病痛和孤单,也记录了亲人间相互陪伴的爱与温暖。照片中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让作者走上2017年中国当代摄影新锐TOP20领奖台,并参加了德国科隆影展。本书选取其中精华的100幅作品,讲述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一本令无数送别了父母、又已经为人父母者感动落泪的影像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