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节日之书(限量刷边珍藏版。知名学者余世存说中国传统节日,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在15个传统节日里,活出中国人的浪漫
    •   ( 174 条评论 )
    • 余世存果麦文化 出品 /2025-01-01/ 海南出版社
    • 《节日之书》是一本解读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知识读本和经典佳作,是知名学者余世存书写的属于中国人的 生活简史 。 本书解读了春节、元宵、上巳、社日、寒食、清明、端午、夏至、七夕、中元、中秋、重阳、腊八、年关、过年15个传统节日,从历史故事、思想传承、风俗礼节、文学作品、生活方式等方面,全方位讲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 传统节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中国人的情感纽带。爱情和亲情,生离和死别,不同的节日中包含着不同的生活情绪。节日来源于时间,只有理解这些时间,才能理解我们那些源远流长、世代流传的庆典、仪式、信仰、禁忌。更重要的,只有理解这些时间,才能理解我们跟这个世界深刻的联系。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幸好有节日,让我们找到根系。用心温习每一个节日,从行动到仪式,从仪

    • ¥49 ¥88 折扣:5.6折
    • 花开未觉岁月深: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花信风
    •   ( 14223 条评论 )
    • 丁鹏勃 任彤 /2018-08-01/ 中国画报出版社
    • 本书内容主要由五部分组成:一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丁鹏勃和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任彤对二十四节气民俗的阐释;二是 19世纪日本画家巨势小石《七十二候名花画帖》的手绘原稿;三是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教授义鸣放对七十二候植物的鉴赏;四是每候植物配以两首古典诗词;五是附有二十四张可涂色黑白线稿。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室主任、二〇一五至二〇一七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审查机构评审专家安德明作文推荐 。装帧设计方面延续《美了千年,却被淡忘:诗经名物图解》 书中书 的形式,裸脊锁线装订,三面朱红色刷边。图美、文美、设计美,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心之作。

    • ¥37.7 ¥68 折扣:5.5折
    • 于丹趣品汉字:节气节日篇
    •   ( 5026 条评论 )
    • 于丹 /2018-05-01/ 九州出版社
    • 从2016年11月30日开始,我们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实从小时候起,许多中国孩子都熟悉且背诵过《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四句里,藏着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这是古人长期对自然界的物象进行观察的经验总结,里面充满了生活的智慧。 春种夏耕,秋收冬藏,节气与节日里藏着大自然的语言和代代沿袭的民族基因。 于丹老师从文字学角度,讲中国历史悠久的节日与节气。从节气故事、历史由来到古诗谚语、天文气候,应有尽有,字里行间传递着传统文化与自然之美。

    • ¥34.8 ¥58 折扣:6折
    • 国礼背后的中国技艺
    •   ( 7 条评论 )
    • 董彬 主编 /2024-11-01/ 北京工艺美术
    • 本书为献礼建国75周年重要节点策划的聚焦工艺美术题材的口述作品,通过在京工艺美术大师口述,阐述国礼制作工艺、设计思路及制作过程中经历的难事趣事和工艺师心态、状态转变。通过这些故事叙述,读者能 深入了解国礼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展现工美大师在中华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历程与成果。

    • ¥49 ¥98 折扣:5折
    • 端午(清华大学教授刘晓峰代表作品,写给每一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入门读本)
    •   ( 232 条评论 )
    • 刘晓峰 /2022-06-30/ 天津人民出版社
    • 端午历史悠久,节俗丰富,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关于端午的起源,有屈原传说、伍子胥传说、曹娥传说、马援传说等众说纷纭;关于节俗,有常见的吃粽子、赛龙舟、悬艾人,也有不太常见的炼剑、铸镜、采药、射柳、送瘟、赠衣、赠扇 在本书中,作者以史料为依据,从时间和地域两个维度,对端午的起源、节俗、文化、流变、现状等进行了细致地讲述,精心挑选与端午相关的高清古图近70幅,全彩再现悠久而活泼的端午。

    • ¥36.2 ¥68 折扣:5.3折
    • 端午节 : 汉英对照
    •   ( 1 条评论 )
    • 编者:魏向清//恽如强|总主编:魏向清//刘润泽 /2024-08-01/ 南京大学
    • 中国非遗文化是中国本土 传统文化知识的集成体现,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活化石”,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库”,而中国的 非物质文化 是中国非遗文化的 代表。中国非遗文化特别是中国的 非遗文化对外传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本读本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端午节,选取端午、屈原、划龙舟、吃粽子、避五毒、插菖蒲、挂艾蒿、沐兰汤、五色丝、打午时水、贴午时符、喝雄黄酒、食五黄、佩香囊、放纸鸢、舞狮、斗草、射柳、打马球等核心术语为知识节点,以趣味故事脚本形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中国非遗核心术语所承载的重要知识及文化观念。 读本为汉英对照形式,以汉语核心术语为线索,加以文字解说,并配有趣味插图及互动问答等内容。 适合作为 教育学院来华留学生、对外汉语学生,以及孔子学院等及海外其他汉语培训机构的中国文

    • ¥39.3 ¥69 折扣:5.7折
    • 端午 五州传播出版社
    •   ( 2 条评论 )
    • 苏槿,萧三闲 /2021-02-01/ 五州传播出版社
    • 新年祈福,上巳祭黄帝,清明祭祖,七夕乞巧,中秋团圆,重阳敬老,那么,端午呢?是防疫。以禳灾为主题的端午节,作为中国特色的卫生防疫日,完美地体现了传统中国社会的天人和谐观念,既具有民族性,更具有世界性。 端午节到底是该祝端午快乐?还是祝端午安康?其实,快乐很重要,安康更重要。 本书不仅介绍端午节的风俗、美食、传说、历史、传承,更通过精美插画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端午节的魅力。让读者不仅了解端午节的历史渊源、传承发展,还能了解一些跟端午节有关的诗词经典、传统习俗。

    • ¥30 ¥49.8 折扣:6折
    • 中国文学在法国(18世纪至20世纪80年代)/列国汉学史丛书/汉学研究大系
    •   ( 0 条评论 )
    • 钱林森|责编:杨雷//张敏娜|总主编:阎纯德 /2019-08-01/ 学苑
    • 本书从东西方文明交流碰撞、共生互补的大背景出发,立足于中法文化文学交流史翔实可靠的历史史料,共设上、下两编,九个章节,简明清晰地钩沉、梳理自18世纪以降至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文学在法国的传布与接受,试对渊源流长的中法文学交融碰撞的悠久传统、互补共生的历史进程,做纲举目张的总体描述和双向考察。 作者借助当时现场见习者初涉法国汉学、比较文学学术征程的陶冶与历练,以及多年精心采集、积累的 手丰富资料和启蒙初获的西方汉学、比较文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本书作者不畏浅陋,现趸现卖,努力以译介学、媒介学、接受与影响的视角,一方面,致力于18世纪前贤伏尔泰所开创的中法文学相遇交流的文化对话与文化透视,着重探究在这漫长而曲折的跨文化跨世纪的交流对话中,法国文化人对中国形象、中国精神的追求

    • ¥38.78 ¥65 折扣:6折
    • 中国文学在法国(18世纪至20世纪80年代)/列国汉学史丛书/汉学研究大系
    •   ( 0 条评论 )
    • 钱林森|责编:杨雷//张敏娜|总主编:阎纯德... /2019-08-01/ 学苑
    • 本书从东西方文明交流碰撞、共生互补的大背景出发,立足于中法文化文学交流史翔实可靠的历史史料,共设上、下两编,九个章节,简明清晰地钩沉、梳理自18世纪以降至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文学在法国的传布与接受,试对渊源流长的中法文学交融碰撞的悠久传统、互补共生的历史进程,做纲举目张的总体描述和双向考察。 作者借助当时现场见习者初涉法国汉学、比较文学学术征程的陶冶与历练,以及多年精心采集、积累的 手丰富资料和启蒙初获的西方汉学、比较文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本书作者不畏浅陋,现趸现卖,努力以译介学、媒介学、接受与影响的视角,一方面,致力于18世纪前贤伏尔泰所开创的中法文学相遇交流的文化对话与文化透视,着重探究在这漫长而曲折的跨文化跨世纪的交流对话中,法国文化人对中国形象、中国精神的追

    • ¥38.7 ¥65 折扣:6折
    • 中国文学在法国(18世纪至20世纪80年代)/列国汉学史丛书/汉学研究大系
    •   ( 2 条评论 )
    • 钱林森|责编:杨雷//张敏娜|总主编:阎纯德... /2019-08-01/ 学苑
    • 本书从东西方文明交流碰撞、共生互补的大背景出发,立足于中法文化文学交流史翔实可靠的历史史料,共设上、下两编,九个章节,简明清晰地钩沉、梳理自18世纪以降至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文学在法国的传布与接受,试对渊源流长的中法文学交融碰撞的悠久传统、互补共生的历史进程,做纲举目张的总体描述和双向考察。 作者借助当时现场见习者初涉法国汉学、比较文学学术征程的陶冶与历练,以及多年精心采集、积累的 手丰富资料和启蒙初获的西方汉学、比较文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本书作者不畏浅陋,现趸现卖,努力以译介学、媒介学、接受与影响的视角,一方面,致力于18世纪前贤伏尔泰所开创的中法文学相遇交流的文化对话与文化透视,着重探究在这漫长而曲折的跨文化跨世纪的交流对话中,法国文化人对中国形象、中国精神的追

    • ¥38.35 ¥65 折扣:5.9折
    • 时间之书 全新珍藏版 知名学者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 你做三四月的事 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   ( 0 条评论 )
    • 余世存 /2024-12-01/ 天津古籍出版社
    • 《时间之书》是了解中国二十四节气和传统文化的入门书和经典佳作,是知名学者余世存书写的属于中国人的“时间简史”。 节气是中国人生存的背景和时间,也是生产和生活的指南。本书以宏大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介绍了节气在天文、气候、农业、养生、历史、美学、哲学观念等方面的常识。 节气也跟我们对生命、自然、人生宇宙的感受和认知有关,蕴藏着中国人洞察天地的智慧和生存哲学,是先民立身处世的生活和安身立命的参照。重温节气不仅仅是追忆逝去的田园牧歌,更是温故知新的寻根感悟之旅。 了解节气的诸多含义,重获时间的节律和精气神儿,才能建立起独属于自己的生活秩序,在时间中获得安顿。

    • ¥49 ¥88 折扣:5.6折
    • 人间时节:跟着镜头走进中国二十四节气 北京大学旗舰店正版
    •   ( 2 条评论 )
    • 陈帆 /2018-10-10/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人间时节 : 跟着镜头走进中国二十四节气》以二十四节气为顺序,用散文随笔的形式抒写了对时节更迭的细腻感受,并结合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同时,作者亦用精致且温暖的摄影作品感知、诠释自然风物季节变换的魅力,重温人与天地万物感应共鸣的静谧时光。 本书集文化随笔、摄影作品于一体。文化随笔清新隽永,婉约缱绻,摄影作品兼具诗情画意与人文关怀,是一部值得珍藏的作品。

    • ¥44 ¥88 折扣:5折
    • 唐代节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   ( 2 条评论 )
    • 张勃|主编:朝戈金 /2013-03-01/ 中国社科
    • 唐代是中国节日文化发展 的重要环节,不仅对汉魏以来传统节日体系进行了完善,而且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本书是对唐代节日的专题研究。 《唐代节日研究》(作者张勃)重视利用多种历史文献,从 节日制度安排、宫廷与民间社会的节日生活等社会整体的角度,把握唐代节日。 重点关注唐代新兴节日的兴起发展和传统节日在唐代的新变,以 限度地还原与呈现唐代节日文化的光辉。《唐代节日研究》还创新性地引入节日生活微观研究方法,选取几位唐人为个案,对他们在节日生活中的行动及其影响进行深入考察。 由于唐代行动者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又具有纳异的广博胸襟,他们对节日活动的选择和实践丰富多彩。节日决定着唐人的生活节奏,丰富着唐人的日常生活,生产和维护着个体的社会关系,激发着个体的生活热情和生命意识,也培养着他们的认

    • ¥31.86 ¥59 折扣:5.4折
    • 中国节 春节(英)
    •   ( 0 条评论 )
    • 苏槿//萧三闲|责编:梁媛|译者:司徒爱勤 /2022-02-01/ 五洲传播
    • 春节,是中国人心目中 重要的节日,春节凝聚着中国人 浓厚的情感、 质朴的愿望,让中国人不惜艰难险阻、不惜跋山涉水也要在春节前夕赶回来,合家团聚。对于现代很多人来说,也许春节已经简化成一段假期、几顿家宴,然而,春节的意思不仅在如此。从腊八的腊八粥开始,年味儿就已经徐徐展开,到腊月二十三起始,过年的准备工作就该正式启动了,一直到正月初七,每天都有安排,每天都有讲究,这才是中国人真正的、醇正的春节。

    • ¥34.34 ¥68 折扣:5.1折
    • 清明(节日里的中国)
    •   ( 0 条评论 )
    • 张勃 /2023-04-01/ 天津人民
    • 《清明》是一部为国人量身打造的传统节日知识读本。清明既是节日也是节气,历史悠久,节俗丰富。在本书中,作者追溯清明的历史源头,讲述其作为节日和节气的的起源,探究近三千年的流变;而后详细介绍了扫墓、祭祖、踏青、秋千、蹴鞠等10种清明相关的节俗的相关传说、具体玩法、古今现状,带读者沉浸式体验属于国人的节俗活动; ,以学者的专业素养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从文化和哲学的角度探讨国人蕴藏在清明节俗中的冬与春、死与生、过去与未来的辩证思维。全书精选近60幅高清古画,全彩再现悠远而明媚的清明,在盎然春意中,勘破记忆与现实的界限,体悟中国人生生之韵的传统时间美学。

    • ¥38.7 ¥65 折扣:6折
    • 传统节日传承机制与当代实践研究
    •   ( 1 条评论 )
    • 编者:季中扬//梁建恕|责编:黄继东 /2022-01-01/ 南京大学
    • 本书旨在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研究传统节日当代传承与振兴问题。具体而言,将在理论层面探讨传统节日体系及其历史发展,提出传统节日的“结构性传承”理论,并探讨传统节日与城市生活的关系,论证传统节日在“后乡土社会”得以传承、振兴的历史依据,从乡村治理角度阐述传统节日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此外,本书将以“我们的节日”南京实践为个案,研究传统节日当代传承与振兴的经验与路径。

    • ¥33 ¥58 折扣:5.7折
    • 四时之歌(节气里的风物生活)
    •   ( 0 条评论 )
    • 苏槿//萧三闲 /2019-06-01/ 五洲传播
    • 二十四节气,不只是生活在古籍经典里,也不会止步于传统文化里,它也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是岁时律动,四季 替,也是日常居家。 《四时之歌》以二十四节气为线,每个节气的时令转化为内容,讲述中国人 智慧的居家生活,根据不同的时令,制定出不同播种方式,制作出各种应时应景的饮食文化,调整出四季各异的生活方式,创造出各种适应时节的民俗活动。

    • ¥33.79 ¥68 折扣:5折
    • 宋代岁时民俗文献研究
    •   ( 1 条评论 )
    • 李文宁|责编:耿晓明 /2021-12-01/ 中国社科
    • 本书主要使用文献学及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对宋代岁时民俗文献的形式和内容展开全面研究,一方面将其置于中国古代岁时民俗文献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试图总结中国古代岁时民俗文献书写的三种模式:月令模式(自上而下的视角),个人回忆模式(平等视角,老百姓节日活动)、节日阐释模式。另一方面将宋代岁时民俗文献置于宋代特有的政治经济及思想文化环境中,探讨宋代岁时民俗中渗透的儒家意识形态以及娱乐化因素,并梳理中国古代节日阐释体系从注重天人关系转向注重人人关系的发展脉络。

    • ¥37.53 ¥68 折扣:5.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