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壮族 山歌 作品集 中国 壮语
主题词:壮族 山歌 作品集 中国 壮语
《微读节气》是《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先生近两年来、在微博中随节气变化而发表的生活随笔。随笔谈天说地,既是对东方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的新解读,又是在现代生活中返朴归真的新经历。 为了完整地把古人随季而变的生活方式展现给读者,朱伟先生不但系统地阐释了一年中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的内涵和风俗习惯,而且还把我们中华老祖宗们留下的随春夏秋冬、农耕节令有感而发的诗词歌赋进行了重新的梳理。每两个节气历时一个农历月,每个农历月更是千姿百态,既有吃喝玩乐的各种活法,又有很多中国人的文史知识。这些内容,以每段不超过140字的微博体来描述,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和共鸣,上千次的转发和评论的背后,渐渐兴起了随着朱伟过节气的新时尚。 《微读节气》一书配以“网络最美节气图片”摄影师青简的作品,用现代的镜
中华民族凭借着它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威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传统的节日庆典和民俗礼仪就是它的代表之一。本书就中国的传统的节日庆典和民俗礼仪作了详细描述,引导广大读者,尤其是未经世事的青少年朋友们走进民间节日的长廊,感染民族的文化气息,继承并发扬祖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本书汲取民间艺术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分别从节日和民俗两大方面详细描述了中国节日的概况、起源、活动以及各式各样的民俗内容。并插入了大量精关的彩色图片,形象地将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阐释出来。
中国的传统节日沉淀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从远古走来。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厚广泛的民众基础。传统节日习俗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憧憬,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本书选取中国传统节日数个,以汉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主;同时融入了作者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与体会。
袁学骏编著的《岁时节日》是《中国民俗风情》丛书中的一本,它作为“农家书屋”的品种,全面介绍了中国岁时节日的基本知识,旨在通过岁时节日专题介绍,让广大农村读者了解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唤起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树立起民族文化的自觉,以加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对于每一个农村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岁时节日》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大自然日月流转,春秋交替,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在时空上需要有所依凭,人们的精神生活也要向时空中寻求寄托。节日便如同一个个竹节,它象征着时空段落之间有意味的交接点,自然也成了生活中的亮点和高潮部分。 节日是不可缺少的,世界上凡有人群居主的地方就有节日。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民族的情感和愿望。一个个传统的节日实际上是民族的一个个精神图腾。
本书如同在我们的其它著作中一样,大胆地坚持了某些观点,它们以不同的看法或以新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在几章中都会碰到默冬太阴周这个问题。同样,谈到儒略改革时人们还将碰到的罗马历,而且还在“历史上的历法”一章中另外详述。 第六章专谈了万年历,其中提供了一些表,我们从中可以查千对应于某个日期那天是星期几,而且所考虑的那天所在全年日历都一目了然。人们可能提出的有关历法的所有难题都很容易解决。同时,人们还会碰到太阴月的月龄,复活节的日期等问题。本书还举出历史上和文学上的一些例子,以表明人们是可以从这些简单的研究中得到一些好处的。
这是一本彩色连环画册。有画100幅。 画册介绍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祭灶等中国十个传统节日在民间的传说故事,生动有越。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故事了解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
节日沉浮:一方面,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日益“过气一之势;另一方面,旅游文化节、美食节等所谓的“节日”愈演愈烈。本书在梳理中外有代表性节日的文化背景基础上,用田野考察记述和分析:代表节日原生态的云南自水台纳西族的“2、8”节之“沉”及商品化异态的云南丽江纳西族的“2、8”节之。浮”。继而,归纳节日的定义、要素、结构及其功能。在教育和教育研究被局限于学校樊篱内的今天,重新关注一直伴人类演化和发展的生活中的教育,如节日的教育功能,是对鲜活的教育的回归。本书企望以此唤起对鲜活教育的重视。
节日在我们的生活中绝不仅仅是点缀装饰,它从种种方面实实在在地调节着我们的生活,维系着社会关系,凝聚着也体现着民族精神。就“调世”而言,节日可以让我们的身心得以小憩,使生活丰富多彩,我们几乎不能想象没有节日的生活。就“维系”而言,四时八节的亲友问候、馈赠,春节时的拜年,冬至节的向长辈献袜、请老师宴飨,都是其体现。而节俗活动中体现的重视天人和谐、关心亲情戚谊、追求红火圆满等等,均反映了我们民族的好尚和追求,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我们今天生活中的节日,可谓应有尽有,如果细加推寻,也许一年中的每一天几乎都要成了节日。对节日加以分类,首先可以分出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在传统节日中,也还可以从功能、主体等方面进行分类。比如从主体来分,就可以分出官方节日和民间节日、宗教节日,我们的这
都市场景文化,是又一场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展开的战斗。这也是没有战线、持续不断和花样翻新的战斗,永无休止的生活消费带来了永无休止的紧张。美容院、健身房、桑拿浴、按摩室等是身体的战场,然后是瘦身、文身、文眉、文眼线、人造乳房,整容直至变性。然后是一条直线的“猫步”、三千宠爱的“选美”、旋转木马般的偶像、源源不断的绯闻、街头摇滚、街头舞蹈……都市场景文化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所有角落。 这套“都市场景文化书系”,在呈现都市时尚的场景文化的同时,重要的还是怀着警惕、怀疑和批判的视角,揭示这些都市场景文化背后隐含的文化政治的掌控和支配,揭示其“日常生活审美化”背后的商业主义的利益诉求和种种意想不到的“美丽陷阱”。这是现代性的矛盾,也是当代人难以超越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