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元以上
  • 4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唐风拂槛:织物与时尚的审美游戏
    •   ( 17 条评论 )
    • [美]陈步云BuYun Ch /2023-0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唐代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朝代,首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多的城市,它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和中东的重要市场及繁荣的文化相连。 在本书中,作者陈步云揭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唐代时尚体系,他以考古资料 绘画、雕塑和丝绸制品,以及年鉴、诗歌、税务文件、经济论文和法律文书的记录为依据,审视唐朝的时尚风格。《唐风拂槛》为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SSRC)和富布赖特奖学金研究资助项目成果,李鸿宾、李志生、瓦莱丽 斯蒂尔、乔吉奥 列略等相关领域知名学者,《哈佛亚洲研究》《中国史学刊》等权威学术期刊推荐阅读。

    • ¥79 ¥158 折扣:5折
    • 中国古代服饰图典 赵连赏 云南人民出版社【可开电子发票】
    •   ( 2 条评论 )
    • 赵连赏 /2007-07-01/ 云南人民出版社
    • 人类不同于动物的文化现象是奇妙的,它在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衣、食、住、行既是人类社会的决定性物质基础,又是文化现象。人类经济发展经历了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从蒸汽机时代到电气时代以及到今天的信息时代,而与此相伴随的社会文化也推动着历史的车轮走过了这个漫长的岁月。今天,人类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时也向着更为光明的前途迈进。温故而知新,人类对自己过去文化的研究,是为了继承、开发与利用。当前,我们在研究与继承、发展文化事业方面虽然较之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距离“民族复兴”的目标相距还远。通过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发掘、研究、整理和总结,让世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不断加深认识,从而使其发扬光大,仍然任重而道远。 这里,我们奉上的这四本小书,远谈不上对衣、

    • ¥100 ¥210 折扣:4.8折
    • 中国染织服饰史文献导读
    •   ( 1 条评论 )
    • /2006-12-01/ 东华大学出版社
    • 近年艺术设计学的研究进展极快,难免有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之现象。染织服饰史是艺术设计学中发展较早且较为成熟之一支,沈从文、夏鼐和王予予诸前辈不但为我们留下丰富成果,且以自己做人和做学问的方法,为我们树立了楷模。此书的是为了帮助那些对染织服饰史领域感兴趣同时又对文献感到陌生的学生,特别是本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这是一本为研究者们服务的工具书。除了学生,任何非本专业的学者,当对本领域发生兴趣或研究课题涉及本领域时,也可用以作敲门之砖。

    • ¥232.68 ¥466.36 折扣:5折
    • 中国古代服饰史【正版书籍,满额减】
    •   ( 1 条评论 )
    • 周锡保 /2002-01-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著名服饰名学者、上海戏剧学院周锡保教授数十年来从事中国历代服饰的研究和教学的成果。著者在书中按照中国自古以来至明清的各个历史时期,系统地分章分期阐述中国服饰的形成,以及其后的服饰特色和制度的承前启后的演变发展。章皆以文献和图例分述男和女的官官定服饰和日常服饰,如冕、弁服、朝服、公服、常服、燕便服、军服等,并附述历代礼仪习俗。全书着重以历史文献来引证史料所载的图像和著者在各地描绘服饰实物所集的形象,又以形象来核实文献,从而形成本书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和较高的学术水平的特点,故可作艺术院校服饰史和历史专业的民俗学的,并供国内外艺术家从事戏剧、电影、电视、绘画、雕塑等的中国服饰设计和礼仪设计的重要参考。

    • ¥227.9 ¥537.4 折扣:4.2折
    • 中国文化新论丛书:服饰与中国文化
    •   ( 1 条评论 )
    • /2001-08-01/ 人民出版社
    • 在涉及“服饰与中国文化”这一命题时,首先应明确两点:一个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世界所瞩目;另一个,中国是衣冠在国,它在历史上曾经辉煌时,在不久的未来将会重放光彩。中国服饰风格统一在中国文化精神之中。它的俊逸飘洒正如写意的中国画;它随时代而变异风格又恰恰记录了中国文化走过的迅疾或迟缓的脚步。东方神韵,是中国文化的化身,而完整的有形的神韵离不开中国服饰的特点。服饰与中国文化诉说不尽也探索不尽的命题。让我们拉开中国文化舞台的大幕,看一看服饰在扮演什么角色?本书以丰富的史料、新颖的观点论述了中国服饰文化的历史、现状,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学术专著。

    • ¥90 ¥181 折扣:5折
    • 耳畔流光:中国历代耳饰
    •   ( 0 条评论 )
    • 李芽 著 /2015-01-01/ 中国纺织出版社
    • 耳饰是中国古代首饰中的一个门类,其主要包括:玦、耳珰、瑱(充耳)、耳环、耳坠、丁香、耳钳七大门类。耳饰作为首饰之一员,其位于人的头面两侧,这使得佩戴者会特别赋予耳饰设计以巧思和华贵的材质,使其极具审美价值,并直观地展示出佩戴者的身份和情趣。其体量小巧,但并不影响工匠们鬼斧神工之技艺的发挥。因此,耳饰的设计与制作,也代表了同时代最为精湛的金、玉、宝石加工及镶嵌工艺。同时,研究耳饰最迷人之处还在于探讨其与人之间,乃至和时代之间的关系。本书便是通过实物考证、文献整理、美学赏析和文化阐释等方法,对中国自新石器时代到当代这段历史时期中耳饰的缘起、定名、门类、材料、款式、制作工艺、佩戴方式、装饰纹样,每一时代的流行风尚,及其承载的文化信息等各个方面进行一个全面地梳理,整理其脉络,阐释其

    • ¥81.75 ¥193.52 折扣:4.2折
    • 耳畔流光:中国历代耳饰 李芽 中国纺织出版社【正版书籍】
    •   ( 1 条评论 )
    • 李芽 著 /2015-01-01/ 中国纺织出版社
    • 耳饰是中国古代首饰中的一个门类,其主要包括:玦、耳珰、瑱(充耳)、耳环、耳坠、丁香、耳钳七大门类。耳饰作为首饰之一员,其位于人的头面两侧,这使得佩戴者会特别赋予耳饰设计以巧思和华贵的材质,使其极具审美价值,并直观地展示出佩戴者的身份和情趣。其体量小巧,但并不影响工匠们鬼斧神工之技艺的发挥。因此,耳饰的设计与制作,也代表了同时代最为精湛的金、玉、宝石加工及镶嵌工艺。同时,研究耳饰最迷人之处还在于探讨其与人之间,乃至和时代之间的关系。

    • ¥70.18 ¥150.36 折扣:4.7折
    • 清代龙袍的时代特征和文化意蕴 李晓君 著 东华大学出版社【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李晓君 著 /2014-12-01/ 东华大学出版社
    • 龙袍是清代重要的礼仪服饰,它象征着穿着者的身份和地位。本书对清代龙袍的研究,以实物的观察测量和统计分析为主要方法,并综合了文献资料和图像佐证,归纳和总结了清代龙袍在纹样和款式方面的时代特征和文化意蕴。 本书不拘泥于典章制度,结合了大量龙袍实物,讨论制度未载或有悖于制度的情况。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那些曾经流传民间而无法判断其年代的龙袍,本研究可为其提供断代的依据。这不仅对还原龙袍本身之历史意义重大,引申开来,对于其他与龙袍相关或以龙纹为载体的实物之历史学研究亦有裨益。

    • ¥386.67 ¥783.34 折扣:4.9折
    •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沈从文 上海书店出版社【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沈从文 /2011-07-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为现代著作作家沈从文建国后弃文从事中国古代服饰史学研究的代表著作,历时十五年完成,全书共五十四万字、七百余幅图,以历史朝代为编排顺序,通过出土和传世文物的图像,并结合有机连续的一百七十九篇文章,对中国古代服饰制度的沿革及其与当时社会物质生活、意识形态的关系,作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反映了自殷商至清代三千多年间中华民族服饰的情况,在解释问题和提出问题方面均有独到见解。

    • ¥66.67 ¥143.34 折扣:4.7折
    • 中国古代服饰图典 赵连赏 云南人民出版社【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赵连赏 /2007-07-01/ 云南人民出版社
    • 人类不同于动物的文化现象是奇妙的,它在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衣、食、住、行既是人类社会的决定性物质基础,又是文化现象。人类经济发展经历了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从蒸汽机时代到电气时代以及到今天的信息时代,而与此相伴随的社会文化也推动着历史的车轮走过了这个漫长的岁月。今天,人类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时也向着更为光明的前途迈进。温故而知新,人类对自己过去文化的研究,是为了继承、开发与利用。当前,我们在研究与继承、发展文化事业方面虽然较之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距离“民族复兴”的目标相距还远。通过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发掘、研究、整理和总结,让世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不断加深认识,从而使其发扬光大,仍然任重而道远。 这里,我们奉上的这四本小书,远谈不上对衣、

    • ¥100 ¥210 折扣:4.8折
    • 中国文化新论丛书:服饰与中国文化 华梅 人民出版社【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华梅 著 /2001-08-01/ 人民出版社
    • 在涉及“服饰与中国文化”这一命题时,首先应明确两点:一个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世界所瞩目;另一个,中国是衣冠在国,它在历史上曾经辉煌时,在不久的未来将会重放光彩。 中国服饰风格统一在中国文化精神之中。它的俊逸飘洒正如写意的中国画;它随时代而变异风格又恰恰记录了中国文化走过的迅疾或迟缓的脚步。 东方神韵,是中国文化的化身,而完整的有形的神韵离不开中国服饰的特点。服饰与中国文化——诉说不尽也探索不尽的命题。让我们拉开中国文化舞台的大幕,看一看服饰在扮演什么角色?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新颖的观点论述了中国服饰文化的历史、现状,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学术专著。

    • ¥61.4 ¥132.8 折扣:4.6折
    • 中国传统服饰:云肩肚兜 王金华 中国纺织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王金华 /2017-02-01/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中国传统服饰多彩多姿、美不胜收,其中云肩、肚兜是独具特色的服饰品类,也是女性服饰的典型代表,无论款式、材料、色 彩、图案、工艺等都极其精致细腻,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女性的内敛、秀美的品质,同时也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服饰:云肩肚兜》一书精选了三百余件各式云肩、肚兜,作者凭借三十余年的收藏感悟和研究心得,精心撰写了本书。《中国传统服饰:云肩肚兜》图文并茂,呈现了大量珍贵的实物图片,重点作品都附加了说明文字,充分展示了女性服饰艺术的深厚和华美,具有较高的研究和鉴赏价值。既有利于读者学习,也利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 ¥398 ¥835 折扣:4.8折
    • 中国染织服饰史文献导读 包铭新 东华大学出版社【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包铭新 /2006-12-01/ 东华大学出版社
    • 近年艺术设计学的研究进展极快,难免有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之现象。染织服饰史是艺术设计学中发展较早且较为成熟之一支,沈从文、夏鼐和王予予诸前辈不但为我们留下丰富成果,且以自己做人和做学问的方法,为我们树立了楷模。 此书的是为了帮助那些对染织服饰史领域感兴趣同时又对文献感到陌生的学生,特别是本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这是一本为研究者们服务的工具书。除了学生,任何非本专业的学者,当对本领域发生兴趣或研究课题涉及本领域时,也可用以作敲门之砖。

    • ¥218.31 ¥446.62 折扣:4.9折
    • 服饰中华--中华服饰七千年 黄能福,陈娟娟 等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2 条评论 )
    • 黄能福,陈娟娟 等编著 /2013-07-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中华服饰源于旧石器时代,在7000年前,已经发明丝、麻等纺织物缝制的衣冠鞋靴等配套的服饰和用骨、角、贝、玉、陶等材料制造的美化生活的装饰品。中华祖先在新石器时代创造的丰盛华美的原始服饰文化,举世独步。夏商周时期,中华服饰进入以“礼”为规制的发展阶段,服饰意识与天地同构,内涵深邃。汉代以后,以儒学为理念的服饰制度,使服饰品类和材质工艺不断发展提高。数千年来,华夏服饰不断受到少数民族和域外异质服饰文化的滋养,使中华服饰不断创新和丰富,形成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华服饰传统,为世人所称羡。 本书根据以物证史的理念,按历史顺序,以最简明易懂的文字与服饰实际文物的图片相对照,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自原始社会至今的服饰发展,着重介绍服装形式、服饰制度、服装面料、服饰纹样、首饰配饰的具体面貌。特别

    • ¥294 ¥665 折扣:4.4折
    • 中国古代服饰史 周锡保 中国戏剧出版社【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周锡保 /2002-01-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著名服饰名学者、上海戏剧学院周锡保教授数十年来从事中国历代服饰的研究和教学的成果。 著者在书中按照中国自古以来至明清的各个历史时期,系统地分章分期阐述中国服饰的形成,以及其后的服饰特色和制度的承前启后的演变发展。章皆以文献和图例分述男和女的官官定服饰和日常服饰,如冕、弁服、朝服、公服、常服、燕便服、军服等,并附述历代礼仪习俗。全书着重以历史文献来引证史料所载的图像和著者在各地描绘服饰实物所集的形象,又以形象来核实文献,从而形成本书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和较高的学术水平的特点,故可作艺术院校服饰史和大学历史专业的民俗学的教材,并供国内外艺术家从事戏剧、电影、电视、绘画、雕塑等的中国服饰设计和礼仪设计的重要参考。

    • ¥343.33 ¥696.66 折扣:4.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