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三大单元。单元主要是粤语语音基础和一些短语,短句,第二单元主要是粤语方言句型和独特的动词使用方法及粤语口语小章,第三单元是根据社会不同行业编写的行业用语,内容有例句,歇后语,熟语等。 本书的粤语拼音法与普通话拼音法基本相同,对粤语拼音中普通话拼音无法表达的语音语调则采用作者新创的音标注音。本书循序渐进,语言生动,内容丰富,适合等语爱好者尤其是粤语初学者学习。
本书从苏州评弹的称谓、常用的名词和术语谈起,论及苏州评弹的由来和兴盛,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发展;展开说明了苏州评弹的艺术特征、叙事方式和演出本的文学特色,带领着读者从传统书目中看到评弹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从演出、演员和听众的结合中,体会到苏州评弹的深入人心。苏州评弹发源于苏州,至今仍用苏州话说唱。评弹历史上出现的响档、名家,也以苏州人为多。现在评弹的流行地区已经扩大到江苏南部、上海和浙江北部地区,听众很多,但它仍然是苏州土生土长的一门艺术,是苏州人应该关心的一门艺术。
本书详细描述了如皋盆景的人文历史与艺术特色。如派盆景凭借工艺成熟、章法严谨、程式规范、造型独特,在中国盆景艺苑中占有一席之地,蜚声中外。
中国的运河开凿已有2500多年历史,以其广阔的时空跨度、巨大的工程成就、深远的社会影响而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时至今日,京杭运河江苏段保存基本完好,全长683千米,是京杭运河航运价值高的水道。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首批遗产点段分布在8个省27个城市,其中江苏省以6个城市入选为多,江苏省的扬州市则以9个遗产点和6段河道成为大运河全线列入遗产多的遗产区。
位于镇江焦山的焦山碑林是江南*大碑林,藏于其中的《瘗鹤铭》被推为大字之祖,故而焦山也有 书法山 之美誉。焦山西麓沿江一带,全为陡岩峭壁,摩崖石刻便环集于此,存有六朝以来石刻百余方,分布在浮玉崖、栈道、巨公崖、雷公崖等地,绵延数百米,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明代工商业的大发展时期,市民阶层与有钱有闲阶层急剧增长,绘画的商品化成为大势所趋,于是苏州一带出现了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中坚力量,带动了很多文人画家包括职业画家的创作,并形成一个新的画派取代了浙派与宫廷画派的地位,成为当时的画坛主流,史称 吴门画派 。
扬州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营造技艺和鲜明的特点,在中国园林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扬州园林 兼具北方之雄与南方之秀 ,经历两千余年兴衰,至今遗存众多。如世界遗产点瘦西湖是中国湖上园林的代表,个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何园为晚清*园。本书从扬州园林架构及传奇演变入手,讲述精彩的中国园林故事。
施晓平著的《苏州城门城墙那些事》这是一本追寻苏州城市历史足迹的书。全书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切入点,对苏州城门城墙包括子城、外城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进行了认真的梳理、深情的讲述。以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记叙每座城门背后那段浓墨重彩的历史,依托大量的数据、史料为我们揭开苏州城市历史的神秘面纱,解读苏州绚丽多彩的文化特色。
鹤类在地球上出现比人类早6000万年。有着 世界上*有文化的鸟 之誉的*,素以美丽的形态和丰富内涵著称于世,无论以研究成果论,还是以出土文物考,或者以文字记载计,它一直以 健康长寿、忠贞爱情、团队合作、吉祥高雅 的形象长留人间。在这里我们将用通俗的描述为您破译世界珍禽*的自然遗传基因,并为您解读其历史文化密码,揭示*及其湿地生境的神奇与瑰丽。
常州乱针绣为江苏常州杨守玉女士创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第五大名绣。其创新精神是对汉族几千年传统刺绣的平面绣法的重大突破,将西洋绘画与中国刺绣融为一体。乱针绣风格独特、色彩丰富、层次感强,擅长绣制油画、摄影和素描等稿本的作品,制作复杂,成品精致,体现大国工匠精神。
本书分 山寺沧桑 山前胜概 山巅丽瞩 山后风光 山麓景物 山塘岁华 六章,分别介绍虎丘独绝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遗迹还有重要的地理位置,来阐明虎丘为天下名胜所在。
本丛书共分为8卷,本卷为乡愁徽州系列之祁门卷《茶色*是祁门红》,字数15万字,图片200幅左右。全书以徽州祁门地区为叙事对象,以电视散文笔调、图文并茂的轻松阅读方式,以历史追忆或回忆的视角,重现祁门地区自然风貌与历史特点、地方物产、居民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等,展现其厚重博大的徽州历史文化。
中国的宗教文化是一座丰富多彩、瑰丽神奇的宝库,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的观点看,不了解中国的宗教文化,也就很难全面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尊重宗教信仰自由,近年来修复了不少寺院和教堂,除了让信仰者有活动场所以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开始认识到宗教文化的珍贵价值。杭州有不少寺院教堂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正是这些宝贵的宗教遗产,丰富了杭州历史文化内涵
为什么讲话叫“讲张”?为什么北寺塔“不是塔”?“四摆渡”到底是个什么地方?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看到旧物事中藏着老人言,数字里也有酸甜苦辣;你会发现苏州人的小寓言连嘲讽都那么,苏州话中的历史印记是那么鲜明;你会被鱼米之乡才有的口头禅深深吸引,你会为被遗忘的生活百态无限感慨。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使用,而本书能给关注、使用和保护苏州话,乐意融入和乐意研究苏州社会、苏州风俗、苏州情调、苏州生活方式的朋友们,带来兴趣、方便和快乐。
本书系统介绍了溱潼会船及其祭祀、庙会、竞技等活动,追寻这一 湖上奥林匹克运动会 的溯源、组成及其程序大全,展现了溱潼会船这一江苏特有的民俗活化石的魅力,体现了江苏水乡风情,鲜活地呈现了大美江苏。
《扬州名园记》为扬州地方文化学者顾一平先生历时数年,多方搜讨抄录而成。共收录宋代以迄清代著名学者文人叙写扬州园林的散文115篇,分园记(43篇)、堂记(35篇)、楼记(8篇)、亭记(15篇)、馆记(3篇,附跋文3篇)、阁记(3篇)、台记(3篇)、庄记(4篇)、圃记(1篇),凡扬州著名园林及亭台楼阁之属,如影园、休园、九峰园、个园、纵棹园、平山堂、深柳堂、珠湖草堂、真赏楼、文选楼、竹西亭、小玲珑山馆、文游台等,均有涉及。文章来源,多数抄录自地方志书,如《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平山揽胜志》;部分抄自石刻及拓本;部分抄自原作者专著;还有部分抄自个人藏品,如《小玲珑山馆图跋》三篇,较为珍贵。
有“江南音,一唱值千金”盛誉的吴歌,在旧时,却一度引起统治阶级恐慌,被视为洪水猛兽而禁止演唱。 南朝齐国侍中因为“民间竞造新声杂曲”而忧心忡忡,给朝廷上表,说“人尚谣俗,不顾音纪,流宕无崖,排斥正曲,崇长烦淫”。 冯梦龙的《山歌》为历代所禁。 清代江苏巡抚丁日昌提出查禁“小本淫词唱片目”111种,其中不少就是山歌、小调。 五四时期北大搜集民间歌谣的举动,也使当时的一些人痛心疾首他们疾呼:“《日刊》是庄严公报,哪能让这种不入流品的东西来玷污它!”还说什么蔡元培在“领着一班年青人胡闹”! 那么到底什么是吴歌,吴歌所唱的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被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广泛传唱,而被统治阶级禁止呢?沈石、周晨著的《吴歌(听声耳畔苏州)》将一一为您答疑解惑。
我国有许多丰富的口头传统表演,它们孕育在地域文化中,承载着当地的语言和文化特色。在苏州,评话好人弹词被合称为 苏州评弹 ,或简称 评弹 。书中描绘了苏州评弹作为传统民间口头艺术,是如何在当代这个都市社会保持其活力的,它是本地文化特性的集中体现。
位于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自然风光旖旎,环境幽雅,人文积淀厚重。由北宋名儒杨时初创,是理学 南渡 的重要桥梁,至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到了明代后期,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复兴东林书院,聚众讲学,同时讽议朝政,裁量人物,主张革除积弊,振兴吏治,产生了持久而又深远的影响。本书从发展沿革、教学管理、历代先贤、书院建筑等方面对东林书院进行了通俗而又全面的介绍,以便读者从中清晰地了解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