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黄水谣:沿黄纪行 读懂黄河 读懂中华文明的根与魂 冯并著
    •   ( 235 条评论 )
    • 冯并 /2022-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精神特质。沿黄河而行,从上游直至下游,一场黄河探寻之旅,是寻找黄河历史记忆之旅,是感受黄河流域风土人貌、时代变迁之旅,更是真实体会黄河文化生生不息的酣畅过程。 《黄水谣:沿黄纪行》按照黄河上、中、下游分为三辑,对黄河全流域重要城市、关键节点进行了扫描,多点和多侧面展现了黄河流域的历史性变化,文章旁征博引,有历史性的探讨,也有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方面的思考。通过近距离观察,带领读者更加真切地了解我们的母亲河黄河。

    • ¥65.6 ¥69 折扣:9.5折
    • 康养蓝皮书(全套6册)(函套版) 何莽,彭菲,杜洁,沈山,崔永伟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何莽 /2023-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康养蓝皮书系列,旨在为政府推动康养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参考,为企业投资康养产业提供咨询信息,同时为业界和大众提供康养产业的学术解读,助力我国康养产业发展,促进国民生活健康和全民休闲质量的提升。 全套共六册,分别为: 《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17)》 《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18)》 《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19)》 《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20)》 《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21)》 《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22~2023)》

    • ¥447.2 ¥688 折扣:6.5折
    • 华夏耕耘图卷
    •   ( 5 条评论 )
    • 都贻杰 /2024-06-01/ 安徽教育出版社
    •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描述了华夏耕耘文化的发展状况,分整地系列、播种系列、中耕除草系列、灌溉系列、收割及脱粒系列、加工系列和农村交通运输系列七大类等,将华夏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分门别类纳入完整的科学体系中,以手绘图片形象直观地展现了华夏各民族各地区在旧石器、新石器、铜器、铁器四个时期的农耕器具的发展与演变。

    • ¥45.8 ¥58 折扣:7.9折
    • 嵩山文化遗存
    •   ( 3 条评论 )
    • 郑兢业 著 /2008-05-01/ 工人出版社
    • 本书由悠远的梵音、历史的足音、华夏文明的坐标、嵩岳诗魂四个板块构成。 中岳嵩山寺院林立,本书选取了负盛名的少林寺、永泰寺、法王寺三颗灿烂的明珠展示给大家。禅宗祖庭少林寺以少林功夫独步天下,被誉为“天下名刹”。永泰寺是嵩山地区一座皇家尼寺。北魏时期的转运公主、明练公主、永泰公主相继在这里出家为尼,演绎出千古浩叹的人生故事。法王寺有“嵩山胜地”之美誉,是中国早的寺院之一。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曾在这里讲佛译经。

    • ¥25.9 ¥36 折扣:7.2折
    • 中原文化与中华民族
    •   ( 31 条评论 )
    • 刘成纪杨云香 主编 /2012-03-01/ 河南人民出版社
    • 本书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出的扩张性,决定了它既被其产生的地域限定,又具有超地域的特征。或者说,这是一种立于中原又从中原出发的文化。按照司马迁及历代史家的一般看法,它的起点在河洛。如《史记·封禅书》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这也是当代研究者试图以河洛指代中原的原因。但从后来《中原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扩张态势看,河洛所涵盖的地理区域明显过于狭窄。北魏时期,孝文帝拓跋宏计划从代郡迁都洛阳时曾言:“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按照这句话提供的序列,“帝宅”被崤山和函谷关限定,“王里”被河洛限定,“中原”则明显是以前两者为中心形成的地理区域的进一步展开。

    • ¥90 ¥120 折扣:7.5折
    • 河之南
    •   ( 59 条评论 )
    • 杨晓民 总撰稿,郑泰森 摄影 /2010-04-0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具有浓烈人文历史色彩的图书;以同名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为蓝本,用绚丽多彩的图文形式,生动直观地再现以河南为主体的华夏中原地区的辉煌灿烂的古老文明。 从夏至清的漫长历史中的三千多年,河南一直居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心脏地带,二十多个朝代、二百多位帝王建都或迂都于此。洛阳、开封等古都见证了传统中古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安阳殷墟等历史遗迹,记录着华夏先民筚路蓝缕的文明创造及其薪火相传。儒、道、佛三家的会聚,影响并建构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老子、庄子等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令后人追怀瞻仰的足迹。 阅读此书,不仅是一次寻索华夏文明的朝圣之旅,还将获得历史反思之理性的珍贵启迪。

    • ¥26 ¥33 折扣:7.9折
    • 华夏边缘(增订版)--16年后全新修订,新增5万余字,重新诠释“华夏理论”
    •   ( 1037 条评论 )
    • 王明珂 /2013-11-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身为“中华民族”的我们,是否曾想过,何以我们称为“中国人”?“华夏民族”之形成所由何来?究竟什么是中国人?——这问题不仅困扰许多研究中国的学者,也困扰许多居于中国认同边缘的人,《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即尝试解答此一问题。作者认为,由线性的历史溯源,以及对所谓“典型中国人”的研究,都难以解答这个问题。因此作者从一个新的角度——中国人族群边缘的形成、维持与变迁——来了解中国人的本质。《华夏边缘》(增订本)说明,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中,华夏(中国人)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华夏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凝聚、扩张,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或非华夏。 以中国人为例,作者借着历史、考古与人类学资料,探讨与人类族群认同相关的资源竞争与分配关系

    • ¥32.4 ¥45 折扣:7.2折
    • 嵩山佛道儒
    •   ( 0 条评论 )
    • 刘恪苗梅玲 著 /2008-05-01/ 工人出版社
    • 嵩山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又各有三十六峰,峰峰有典。夏日泉水晶莹,翠柏参天,冬日白雪皑皑,尘埃尽绝,七十二峰中数不尽的碧潭、银瀑、幽谷、奇洞、古柏与悦耳的鸟鸣,丝丝缕缕的雾霭萦绕天际,一派人间仙境的景象。 自古灵山多奇异,往事悠悠越千年。也许是这里历来地处天中,又有绝致美景,在遥远的古代,便成了中国佛、道、儒三大宗教的圣地。 从古到今,嵩山吸引着无数的人们前来追寻,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他们到底在寻找什么呢?有人说,嵩山是中国宗教文化的首都。这里有着太多的美丽传说和历史故事,有着太多的佛、道、儒的圣迹,有着太多的仙、圣、高人的踪影。佛、道、儒三教均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居着重要地位。 本书共六部分,佛、道、儒各占两部分,尽管有些内容不够完善,但真心希望本书能给读者在这喧

    • ¥26.2 ¥38 折扣:6.9折
    • 黄河/河流文明丛书
    •   ( 64 条评论 )
    • 葛剑雄左鹏 著 /2006-06-01/ 江苏教育出版社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曾以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黄河又是中华大地的“害河”,以善淤、善决、善徙闻名于世,滚滚洪流不知淹没了多少鲜活的生命和宝贵的财物。何以善良的母亲会变得如此暴虐?何以溅溅清流会化成滔滔浊浪?是母亲的本性使然还是子孙的作孽过多?为了治理黄河,历代人士做过怎样的努力?为了黄河安澜,沿岸民众有过什幺样的举动? 本书以黄河沧海桑田的变化为线索,围绕上列种种问题展开叙述,从人文的视角阐释黄河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贡献以及她对沿岸地域社会所产生的影响。读者由此可以了解:文明的辉光不仅仅需要河流的灌溉,更需要沐浴在这种辉光中的人们善加呵护。

    • ¥11.1 ¥14.8 折扣:7.5折
    • 华夏文明之源历史文化丛书--高原泾水间的先周文化
    •   ( 11 条评论 )
    • 彭金山 著 /2014-12-01/ 甘肃教育出版社
    • 《高原泾水间的先周文化》依据历史典籍、考古发现和民间文化资源,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从弃的诞生到武王灭商这段重要历史。周先祖在泾水上游生活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本书重点描述了从夏朝末年不窋失去后稷之官、逃往 戎狄之间 ,到古公亶父南下周原,周人十二代先祖在泾水上游的庆阳等地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开启周代基业的感人事迹。全书以时间为脉络,以重要历史事件为对象,在叙述周族发展史的同时,对当代相近的有关书籍或文章的一些观点也进行了简要的评介。

    • ¥22.5 ¥30 折扣:7.5折
    • 少林历史与文化
    •   ( 65 条评论 )
    • 徐长青 著 /2008-12-01/ 河南人民出版社
    • 少林寺是一个文化的箭垛。中外文化的交流,在这里激起浪花,中国佛教在这里结为丛林,中国禅宗以此为祖庭,三教合一的协奏在这里传出妙音,中国武术以此为圣地。尤其是在当代,少林寺又以中国文化的鲜明符号传向世界,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先锋。《少林历史与文化》以翔实的史料,科学而细致的考证和生动的描述,展示了少林寺1500多年以来发展的历程,对少林文化的许多方面进行了新的探讨,并提出了作者独到的见解。对历代文人吟咏少林寺的部分诗词,进行了简明而富有禅味的解释,通读全书,如漫步禅林,禅韵隽永。

    • ¥26.2 ¥35 折扣:7.5折
    • 汉水/河流文明丛书
    •   ( 10 条评论 )
    • 左鹏 著 /2006-06-01/ 江苏教育出版社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诗人曾如此形容汉江包举四荒、恢宏阔大的气象。虽然历史并没有特别垂青于这条长江*的支流,她却以位于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地理优势,包容了来自这两大河流的文明因子,形成融汇四方的文化特色。这里有金声玉振的音乐,一鸣惊人的英雄,兵戈交争的撕杀,顾盼含情的笑靥;这里有南来北往的道路,安宁和平的桃源,稻穗飘香的田野,商贾辐辏的都市……汉水就是这样一条居于边缘又不甘平庸的河流,以自己淌过高山平原的经历昭示人们:因时应势,厚生利用,就可以成就辉煌的事业。

    • ¥9.4 ¥12.6 折扣:7.5折
    • 黄河文化
    •   ( 0 条评论 )
    • 侯仁之 等编著 /1994-10-01/ 华艺出版社
    • 《黄河文化》一书是一部大型的高级科普读物。 黄河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穿过蕴藏深厚的黄土高原,以其本身的活力,创造了一望无际的掼北大平原。这条川流不息的大河两岸,孕育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原始文化,进而迸发出灿烂多采的人类文明。尔今回想,当初正是这样一种心灵上的感受,促使我虽然身陷敌人的囚牢,却含有然向往着那黄土高原上正在兴起的民族希望。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总是和它产生的地域相结合的。黄河流域的文化与其地质、地貌以及自然地理的特点密切相关。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像大地母亲般地孕育了黄河文化。

    • ¥65.6 ¥95 折扣:6.9折
    • 郑州商都文化
    •   ( 33 条评论 )
    • 张国硕 著 /2008-09-01/ 河南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以历史文化的角度和视野,利用大量的考古学材料和文献材料,参考生态学、建筑学、古文字学、古都学、民族学、社会学以及科技考古等研究成果,在论述商王朝历史和都城、确定郑州商都文化之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郑州商都的确定、郑州商都的建造、郑州商都文化的源流、郑州商都的文化面貌与文化特性、郑州商都与商业文化、郑州商都文化的地位与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有关商族的起源地、迁徙路线及商族的得名,如何确定商代有何都城和商代都城的始建年代,郑州商城的都城性质与延续年代,郑州商都与其他商都的关系,郑州商都的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郑州商都文化的来源、形成及其文化特性,郑州商都商业的形成,郑州为中国大古都的必然性、郑州商都文化之世界文化遗产属性等焦点课题,作者都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 本书对史

    • ¥20 ¥30 折扣:6.7折
    • 中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形成(文史哲研究丛刊)
    •   ( 25 条评论 )
    • 王保国 著 /2008-07-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从盘古开天地直至清代,中原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圈中先进文化的象征,并且也逐渐成为正统文化的代表。本书以翔实的资料,论述与分析了中原文化的形成、发展、成熟的过程,以及在不同时代政治、哲学、文学、艺术诸方面的突出成就。同时也探索总结了中原文化向中国其他地区传播的特性、方式、路径;它与整个华夏文化逐步交融的特点,及在各类文化的发展态势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从中可窥中国文化是怎样在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对于当前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热潮,具有不可或缺的参考价值。

    • ¥32.3 ¥38 折扣:8.5折
    • 河南蓝皮书: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2)
    •   ( 29 条评论 )
    • 谷建全卫绍生 主编 /2012-0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1年10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将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河南借势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借助独有的历史文化优势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河南正在强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并以此助推和引领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 2012年,河南的文化建设要取得更大成就,必须紧紧围绕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一主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强力推进“六大工程”,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 ¥54.5 ¥69 折扣:7.9折
    • 敦煌学术史:事件、人物与著述
    •   ( 250 条评论 )
    • 刘进宝 著 /2011-02-01/ 中华书局
    • 《敦煌学术史丛稿》一书收录了刘进宝教授从1988年到2009年间在各类学术期刊、杂志(如《历史研究》、《敦煌研究》、《南京博物院集刊》等)上发表的关于敦煌学的文章共计27篇,包括像《敦煌学术史研究有待加强》、《从“唱衣”研究看学术研究的困难》、《王永兴先生学术研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傅斯年为伯希和的辩解》、《童丕 敦煌的借贷 评介》等文,较清晰地梳理了敦煌学术史的发展脉络。

    • ¥22 ¥26 折扣:8.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