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恩溥著的《中国人的性格/亲历中国》讲述了中国人的性格,既隐含着一个文明古国的自尊,又隐含着近代积贫积弱的自卑;受到过太多的赞美,又受到过太多批评和嘲讽;是很多苦难的根源,又是很多问题的借口,客观理性地理解中国人作为一个整体的特性,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着自我了解与彼此了解的意义。 本书作者明恩溥,为美国来华传教士,在中国生活了五十余年,熟悉中国的国情,了解中国民众的生存状况,因而他通过自己的观察,生动地概括、描述了中国人的一些典型性格特点。虽然有一些误解和偏见,但大部分观点还是客观犀利的,可以让我们对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生活“真相”有深刻的了解,对如今的中国人也不乏警醒之处。
本书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本正式出版的具有中国围棋文化白皮书性质的作品。该书深入挖掘整理了中国围棋文化的精神内核,集中展现了中国围棋文化的当代价值和功能,系统阐明了中国围棋文化的根本性质和特征,对在围棋文化国际传播中坚定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认识和把握理论体系和知识要点,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参考作用。由于中国围棋文化走出去是一项长期的探索性工程,相关研究工作始终处在不断深化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完善、发展和形成共识。希望关心、支持中国围棋事业发展的各方面领导、业内人士和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本书是对中古时期杜氏家族各个郡望及其房支历史变迁的全面考察。内容包括杜氏家族的发源,汉代关中家族的形成,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杜氏家族,杜氏家族不同郡望的家学取向,家谱与家礼等。中国唐史学会会长张国刚先生称该书是将中古家族史研究推进到一个新水平的具有原创性价值的学术著作。 本书是作者在南开大学职攻读博士学位时完成的论文,文中对中古时期杜氏家庭各个郡望及其房支历史变迁的全面考察。着眼于杜氏一姓自秦汉以来特别是永嘉之乱后的文化、衍变和一些主干家庭的变迁,以及杜氏家庭史。立足于传统史学的实证研究,对与杜氏家庭有关的文献资料做全面的清理,力求探赜索隐,钩沉发微,在史料的辨伪和考证上倾注心力,厘清那些与杜氏家庭有关的基本。本书对中古时代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有积极的贡献。
会话 一词可以指两位友人安坐于咖啡馆里的漫谈,也可以如 会话分析 所指,包含各种形式的口头交流,而不拘泥其性质与形式。一般情况下,我们提到 电话会话 时,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口气就满不在乎,或会话的主题随意而多样; 电话会话 不过是指 电话交流 。因此, 会话 一词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为避免误会,我们在涉及的领域内,通常使用狭义的会话(即某种既定的非正式交流形式):如果涉及广义角度的会话,我们使用 互动 和由 互动 衍生出来的词汇如 互动者 (处于互动状态的个体)、 互动的 (属于互动范围内的)、 互动论 和 互动主义者 (特指这一领域的研究者)来进行表述。
《词曲概论》为《词学十讲》姐妹篇,亦为龙先生在大学授课时所撰教材,是一部少见的贯通词曲,由韵文本质出发探讨其发展规律,指示创作、欣赏方法的经典著作。此书上编论源流,首先概述词、曲特性及二者异同,随后依次介绍自唐至明清各时期的代表韵文体裁,从小令到慢曲,从诸宫调到散曲、杂剧、传奇,结合名家名作,使读者对词曲之关系和各种不同面目获得通盘的理解。下编论法式,分析平仄四声、韵位疏密等在词曲创作中的运用,是极细致而切实的教学。作者以自身深厚的学识功底为基础,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论崇高》是朗吉努斯生活的时代就文学和修辞学理论进行论战的产物,用书信体写成,对一篇同名文章进行评论,阐述自己对崇高的风格,即对伟大文学作品的认识。他对否定天赋的观点和否定技巧的观点持同样的批评态度。
《中国文化淘金书》对文化进行了解读和定义,对“文”和“化”单独做介绍,从历史上“文化”的概念的改变入手,分析了中国文化的演变与延伸,从六个维度来分析了将文化承载到各行业更领域经济实体之上,从8个行业领域中选取了数十种品牌、企业作为案例,一步一步分析如何将文化加载到项目之上,利用文化创造财富和收益。 《中国文化淘金书》是目前市场上第1本将文化产业真正讲清楚的图书,具有极高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