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读本?微言大义》,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2个方面,从文字学的角度论述其内涵以及24字的现实意义。12个篇章分为解字、解词、成语、名言、历史故事五部分。解字包括说文解字、形体演变、名家解字、文化解读等内容,按年代顺序列出汉字古文形体;解词部分围绕核心价值观核心词展开,对词义进行解释,标明出处,列出原文;选取与核心词义有关的成语,进行注释、译文。本书从上古甲骨文、金文以及字形的历史演变出发,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以及中国人格养成的重要影响,性强,通俗易懂,是市场上不可多得的结合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读本。
跨文化交际对于一些读者来说是一个新词,实际上,我们经常在从事跨文化交际,只是我们不自觉而已。我国 长与外国 谈判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进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与外国商人谈生意也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我们和外国旅游者、外国留学生、外国教师交往同样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本书包含了,绪论: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基本概念:文化与交际、跨文化交际的过程、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提高跨文化意识等五部分。
以儒学与基督教相结合为特征的在华会传教策略,或称文化适应政策是由利玛窦开创,并由随后几代传教士继承和发展的。这本由张西平主编的《国际汉学(第21辑)》以17世纪欧洲思想文化史为背景,以会的文化适应传教策略及其发展变化为线索,重点分析了会士依此策略撰写的有关中国语言、历史、文化的几部代表性著作,以及欧洲学者以自己的视角解读会士著作后写出的一些早期汉学论著,为读者还原和描绘了欧洲汉学早期产生、发展的图景。《国际汉学(第21辑)》是一部视野宏大的通史性研究专著,但对具体作者和著作的研究也相当细致深入,书中所涉的参考文献更是详实丰富,值得从事汉学研究的学者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