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20元
  • 4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中国民俗剪纸技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推广工程书系
    •   ( 3 条评论 )
    • 陈竟| /2011-04-01/ 江苏美术
    • 《中国民俗剪纸技法》为民俗学家陈竟先生所著,他从工具材料、制作步骤、创作方法、剪镂技法、折减技法、冒铰技法等方面对中国民俗剪纸技法进行全面的总结,讲解细致、图文并茂,既有翔实的基础性剪纸技法,又对剪纸的民俗题材进行分类概括,尤其对民俗剪纸中的冒铰技法重点讲解。全书由浅入深展开,初学者也可以快速掌握中国民俗剪纸技法。

    • ¥17.5 ¥40 折扣:4.4折
    •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 4 条评论 )
    • 于海广 主编 /2011-08-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内容推荐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财富,是民族文脉延续和文化多样性的反映,对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重要意义。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而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者,都是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能给所在国家、地区和民族带来很强的自豪感。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每一项遗产,均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传承演变,是同类遗产中的卓越代表。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入的是2001_2009年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29项世界遗产项目,都具有文化多样性、厚重历史积淀和重要保护传承价值,含有很高的“技术”、“技能”和“艺术”成分。比如传统的龙泉青瓷制作工艺,不管是大的工艺流程,还是

    • ¥16.5 ¥35 折扣:4.7折
    • 本草(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画书大系
    •   ( 46 条评论 )
    • 保冬妮|责编:凌艳明|绘画:刘江萍... /2020-12-01/ 明天
    • 《本草》讲述了热爱植物的一家人,在花园里种植草药的故事。一年四季,随着季节的变化,草药成熟了,它们各有不同的功效。在观察草药成长的时光里,一家人相亲相爱的日常跃然纸上,而小读者亦能通过故事了解草药的特性,了解中药的妙处,进而热爱传统的中国医学。书页巧妙地将《诗经》中关于植物的描写和故事结合,让孩子进一步感受中国 传统文化之美。

    • ¥19.9 ¥40 折扣:5折
    • 有戏(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画书大系
    •   ( 59 条评论 )
    • 保冬妮|责编:凌艳明|绘画:吴翟... /2020-12-01/ 明天
    • 《有戏》讲述了戏迷姥爷带着“我”一起看戏的故事。在赶场看戏的过程中,“我”熟悉了京剧的 曲目,了解了演员的扮相,也和姥爷一样爱上了京剧。京剧作为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称为国粹,2020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书从儿童的视角欣赏戏曲,让孩子 能切身感受 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 ¥19.9 ¥40 折扣:5折
    • 本草(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画书大系
    •   ( 10 条评论 )
    • 保冬妮|责编:凌艳明|绘画:刘江萍... /2020-12-01/ 明天
    • 《本草》讲述了热爱植物的一家人,在花园里种植草药的故事。一年四季,随着季节的变化,草药成熟了,它们各有不同的功效。在观察草药成长的时光里,一家人相亲相爱的日常跃然纸上,而小读者亦能通过故事了解草药的特性,了解中药的妙处,进而热爱传统的中国医学。书页巧妙地将《诗经》中关于植物的描写和故事结合,让孩子进一步感受中国 传统文化之美。

    • ¥18.4 ¥40 折扣:4.6折
    • 有戏(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画书大系
    •   ( 10 条评论 )
    • 保冬妮|责编:凌艳明|绘画:吴翟... /2020-12-01/ 明天
    • 《有戏》讲述了戏迷姥爷带着“我”一起看戏的故事。在赶场看戏的过程中,“我”熟悉了京剧的 曲目,了解了演员的扮相,也和姥爷一样爱上了京剧。京剧作为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称为国粹,2020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书从儿童的视角欣赏戏曲,让孩子 能切身感受 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 ¥18.4 ¥40 折扣:4.6折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天坛传说 李俊玲 编著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正版书】
    •   ( 3 条评论 )
    • 李俊玲 编著 /2012-05-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2010年,原崇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力量深入社区、学校、旅游群体,挖掘、搜集、记录和整理至今还在民间流传的天坛传说,并将采录来的文字记录稿编辑成书,以期天坛的传说故事能继续在口头传承的方式之外,也以其“第二生命”——记录文本,在更广泛的读者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这无疑是对以口头传承为传承方式的民间文学进行保护的一个重要措施。 近几年来,笔者一直在关注着北京市的民间文学发展的前景及其保护工作,也曾应邀为原崇文区(现崇文和东城两区合并为新东城区)准备下社区去进行调查搜集天坛传说的社区文化干部朋友们讲过课,故而,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编者要我为之写序,所以我很高兴地答应了。谨以上述文字表示我对这部传说集的出版的祝贺。

    • ¥18.2 ¥39.25 折扣:4.6折
    • 非遗传承研究 2024(1)
    •   ( 0 条评论 )
    • 陆建非 主编 /2024-04-01/ 中西书局
    • 《非遗传承研究》集刊是在2016年创刊的同名内刊基础上于2019年创办的,上海师范大学主办、上海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中心承办。季刊,3、6、9、12月25日出版,72页。集刊主要栏目有法律法规、理论研究、调查与报告、非遗项目、传承人风采、非遗进校园、非遗在社区、史料与掌故、轶闻口述等。近六年来,共刊发了近六百篇文章,受到了全国非遗界、文化界的好评和肯定。

    • ¥16.9 ¥35 折扣:4.8折
    •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 余世存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余世存 /2017-01-01/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热烈祝贺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迄今为止全面解读二十四节气的国民读本!《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学者余世存全新力作,画家老树倾力绘制24幅节气美图,设计师王志弘亲自操刀设计! 节气是中国人生存的时间和背景,生产和生活的指南。有关节气的介绍往往仅止于天文、农业、养生等专业常识,本书依托作者的研究,将节气等自然时空与置身其中的人格规定做了说明,次说明人在时间中的使命、义务和人格成就。作者对每一节气的介绍,都从一个侧面切入中国的历史、习俗和生存之道,对二十四节气中众多的物候以及它们在中国历史、文化上的意义,在中国人千百年间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做了精彩的介绍;又从现代人的视野出发,理性地分析了时间的功能,证实中国人将律历并称的意义,在日历变易之际,有我们生存的规律和律令。每个节气都配有

    • ¥14 ¥35.37 折扣:4折
    • 西和乞巧节 赵逵夫 主编 上海远东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赵逵夫 主编 /2014-07-01/ 上海远东出版社
    • 甘肃省南部西汉水上游的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其乞巧风俗被国务院增列入“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西和县、礼县主要沿漾水河和西汉水流域的城镇村庄,从农历六月三十晚到七月初七子夜自古有连续七天八夜的乞巧节俗,上世纪60年代以前参加者只限于未结婚的少女,是真正的“女儿节”。据作者赵逵夫20多年的研究,天上的织女星和传说中的织女是由秦人始祖女修而来,她因织而闻名,事见《史记·秦本纪》;天河上古名“汉”,也是由汉水而来;西和县、礼县一带的乞巧风俗是秦文化的遗留。 《西和乞巧节》一书是对以西和县、礼县为中心包括天水市秦州区、清水县、张川县一带乞巧风俗的形成、历史和乞巧节程式、主要内容、歌舞特点以及西和历史文化的介绍。书末选录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论文。

    • ¥14 ¥35 折扣:4折
    • 西和乞巧节 赵逵夫 主编 上海远东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赵逵夫 主编 /2014-07-01/ 上海远东出版社
    • 甘肃省南部西汉水上游的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其乞巧风俗被国务院增列入“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西和县、礼县主要沿漾水河和西汉水流域的城镇村庄,从农历六月三十晚到七月初七子夜自古有连续七天八夜的乞巧节俗,上世纪60年代以前参加者只限于未结婚的少女,是真正的“女儿节”。据作者赵逵夫20多年的研究,天上的织女星和传说中的织女是由秦人始祖女修而来,她因织而闻名,事见《史记·秦本纪》;天河上古名“汉”,也是由汉水而来;西和县、礼县一带的乞巧风俗是秦文化的遗留。 《西和乞巧节》一书是对以西和县、礼县为中心包括天水市秦州区、清水县、张川县一带乞巧风俗的形成、历史和乞巧节程式、主要内容、歌舞特点以及西和历史文化的介绍。书末选录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论文。

    • ¥14 ¥35 折扣:4折
    •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李军 编 山西教育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李军 编 /2006-01-01/ 山西教育出版社
    • 在茫茫宇宙中,蔚蓝色的地球是目前人类已发现的惟一拥有生命的星球。曾执行过航天任务的一位美国宇航员感伤地说过:“从观察窗向外望去,它(地球)孤零零地漂浮着,是那么的无助……”。 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感受,也是地球真实处境的反映,地球承受着人类自进化以来无休止的索取,自身面貌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圈海造地,森林砍伐殆尽,物种灭绝……人类文明发展的程度越高,对自然的破坏程序就越深,真是个荒谬的反讽。 可是,作用是相互的。我们对地球造成了伤害,其后果则对人类自身的命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从两河流域到增美太平洋沿岸,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许多曾经辉煌一时的古文明已湮没无闻,无法寻觅当时的繁华景象。今天,就在我们的身边,水土流失引起的水灾,整个春季连绵不断的沙尘天气,都让我们不得不反省;

    • ¥17 ¥41.37 折扣:4.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