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50~元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彼美淑令:北朝女性的个体生命史 《漫长的余生》作者罗新教授主编
    •   ( 193 条评论 )
    • 罗新 主编 /2024-06-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一个多世纪来北朝墓志的出土大大改变了中国中古史料的基本景观,为中古史的新视角和新叙事提供了可能,其中聚焦于北朝女性个体生命史的书写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彼美淑令 北朝女性的个体生命史》所收十一篇文章,都是利用新出墓志,加上其他类型的石刻史料和传统文献史料,尽力描摹北朝女性的个体生命史,讲述一个个具体的女性故事,不同社会阶层、不同人生际遇的女性故事,合起来,力图展现一个不同以往的北朝历史画卷。

    • ¥58 ¥72 折扣:8.1折
    • 西周史(全二册)(杨宽著作集)
    •   ( 1637 条评论 )
    • 杨宽 /2016-07-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西周时代是指公元前十一世纪末叶周武王克商,创建周朝,建都于镐,直到公元前七七一年周幽王被杀和周平王迁都洛邑,前后约二百八十年的这一段时间。西周是继夏、商二代建立的王朝,西周的政治文化在两代的基础上有了光辉灿烂的发展,对整个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本书即为著名历史学家杨宽先生对西周的历史的通贯介绍,是了解和研究西周时期历史的较重要的著作。 本书是杨宽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撰写,历时四十余年。全书共分七编,分别讨论了西周的开国,西周时代的土地制度、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西周的政权机构、社会结构和重要制度,西周王朝的军政大事,西周时代的楚国和曾国,西周时代的文化教育和礼制以及西周王朝的衰亡与东迁。全书资料丰富,将金石铭文与文献记载互证,考辨精

    • ¥113 ¥138 折扣:8.2折
    • 地图上的三国
    •   ( 2303 条评论 )
    • 大意觉迷 /2022-11-01/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兵争要地,势定三国。《地图上的三国》以陈寿《三国志》及《后汉书》为基础,以现代化地理和可视化手法制图,重现了东汉末年的乱局及三国的短暂兴亡。书中以清光绪年间扫叶山房刻本的上色版古风绣像为底,还配了三国活跃于历史舞台的主要英雄大幅肖画像,并用漫画形式补充了鲜活于历史的小故事,在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评述上,读者还会看到《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差异及惯常认知中并不常见的有趣的三国小细节。

    • ¥109 ¥218 折扣:5折
    • 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两晋南北朝
    •   ( 121 条评论 )
    • 沈起炜 著 /2019-05-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以讲史形式阐述了自西晋建立至隋文帝统一南北朝之间的历史。作者系著名通俗历史读物作家,熟谙史实,文笔优美,全书沿袭了黎东方 讲史 笔法,可读性极强。台北大学历史系主任马先醒教授评说 细说体 是让读者以看《三国演义》的轻松心情,获得的却是胜于《三国志》的历史知识。

    • ¥63.8 ¥78 折扣:8.2折
    • 黎东方讲史·细说三国
    •   ( 62 条评论 )
    • 黎东方 著 /2019-05-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作者以生动别致的 讲史 形式详细讲述了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到三国归晋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书中不但将三国时期的各种事件和人物剖析、介绍得清清楚楚,而且还加上作者自己的判断和评论,让读者更深刻、更有兴趣地了解历史真相。作者还善于用现代人所了解的名词去解释历上的各官职和家族关系等,使全书显得通俗易懂。本书则是丛书中*富可读性的一种。

    • ¥55.6 ¥68 折扣:8.2折
    • 三国志集解(全八册)
    •   ( 618 条评论 )
    • (晋)陈寿 撰,卢弼 集解,钱剑夫 整理 /2021-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陈寿所作《三国志》过于简略,经裴松之作注,内容充实了很多。但裴注主要充实了史实,典章名物方面尚多缺失。近人卢弼先生博采众书,精加校释,误者正之,缺者补之,核正地理,诠释名物,大大有益于本书的研究者。此次出版,又经著名学者钱剑夫先生作了标点整理,读者更为方便。

    • ¥525 ¥750 折扣:7折
    • 魏晋风度及其他(全二册)(蓬莱阁典藏系列)
    •   ( 978 条评论 )
    • 鲁迅 著,吴中杰 导读 /2019-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收录了鲁迅一些虽无学术文章的形式,但实则有着深刻的理论见解,而且在现实中也的确起过重要作用的杂文、序跋和译文附记等。导读作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要目,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鲁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

    • ¥54.6 ¥78 折扣:7折
    • 三国志精选新绎(全二册)
    •   ( 99 条评论 )
    • 张大可 朱枝富选绎华景时代出品 /2022-03-01/ 文化发展出版社
    • 《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 前四史 。《三国志》共六十五卷,由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撰写,他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生动的三国人物肖像图。 《三国志精选新绎》选取《三国志》中主要人物纪传四十五篇,以人物为中心,按三国鼎立形成的历史演进分为六编,讲述了东汉末年的军阀、曹刘孙三家的兴起、魏蜀吴三国名臣武将和一统三国的人物。通过剖析代表性人物的人生经历,展示三国兴衰史以及背后的历史观和历史发展规律,史料丰富,思想性强。同时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三国时期风云人物的智慧谋略,以及历史经验与教训。

    • ¥64 ¥128 折扣:5折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第二版)(上下册)
    •   ( 548 条评论 )
    • 胡阿祥 /2017-09-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三国两晋南朝卷 胡阿祥 孔祥军 徐成 著 本卷旨在通过对传世文献与文物考古资料的精细考证、系统分析,并充分吸取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三国两晋南朝之疆域变迁与政区制度进行全面讨论,对三国两晋南朝之政区建置,包括政区沿革、领属关系、治所变迁、境域盈缩以及置废并析诸般情形,作尽可能详尽的复原。 本卷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学术回顾、文献资料、基本思路、核心理论、关键原则等问题,置于 绪言 中加以说明; 结语 则从宏观的视角,统合政区制度与政区建置二者,归纳现象、指陈规律、思考利弊得失,并就相关的政治地理问题,进行典型案例分析,以为 魏晋南北朝政治地理研究 开题。 本卷的主体撰述,分为十编。 *编概述三国两晋南朝之疆域变迁与政区制度。疆域与政区为政治地理的一体两面,政区与区划又为地方行政的一体两面

    • ¥187.7 ¥260 折扣:7.2折
    • 五凉史
    •   ( 2405 条评论 )
    • 赵向群贾小军 著 /2019-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地区相继出现五个割据政权,分别是汉族张氏的前凉和李氏的西凉,氐族吕氏的后凉,鲜卑秃发氏的南凉,匈奴沮渠氏的北凉。五凉政权管辖的范围东至今甘肃甘谷、天水,西及天山南北,将河西走廊等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包括在内。五凉历史是古代民族史、西北边疆史和古代丝绸之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分为 绪论 前凉 后凉 南凉 西凉 北凉 民族 经济 著姓 文教 十个专题,作者以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为基础,将短暂的五凉历史置于汉唐间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进行宏观考察,有兼以微观的实证,全面还原五凉政权的兴衰更替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

    • ¥58.6 ¥88 折扣:6.7折
    • (南京大学六朝研究所书系)六朝历史与考古青年学者交流会论文集(2016-2020)
    •   ( 98 条评论 )
    • 陆帅刘萃峰张今胡伟 编 /2023-07-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南京大学六朝研究所2016至2020年举办的 六朝历史与考古青年学者交流会 (共计七次)会议论文集萃。论文作者以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京都大学、京都外国语大学、龙谷大学、江苏省社科院、南京博物院、名古屋博物馆等海内外高校与科研机构的青年学者为主。论文内容,以六朝历史与考古的学科交叉为主要特征,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城市、器物、丧葬等领域,研究视角多样,并尽可能地对既有学术理论与研究范式进行了反思与突破,是体现目前六朝史、六朝考古研究最新前沿方向的成果集结。

    • ¥59.88 ¥99.8 折扣:6折
    • 讲谈社05: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
    •   ( 453 条评论 )
    • 川本芳昭 著,余晓潮 译,理想国 出品 /2021-06-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日本讲谈社 中国历史 系列 魏晋南北朝 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本卷作者侧重探讨了夹在汉、唐两个统一帝国之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华文明的本质;当时周边地区如日本、高句丽、百济与 中华文明 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与许多国内学者不同,川本芳昭打破了国别的限制,而试图以 东亚世界 的眼光解读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的传播与接受、以及这种文明的传播所带来的民族间复杂的互动关

    • ¥53.7 ¥68 折扣:7.9折
    • 南凉与西秦
    •   ( 779 条评论 )
    • 周伟洲 /2021-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主要是叙述十六国时在西北建立的南凉、西秦两个政权的历史。由于南凉、西秦两政权是由我国古代鲜卑族所建,故本书首先从民族史的角度,分别探讨了秃发、乞伏鲜卑的来源、迁徙及融合情况;其次,叙述了他们建立政权的背景和经过,两国与邻近各政权的关系,以及他们盛衰的历史。后,对两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也作了一些探索。除了南凉、西秦及其建立者鲜卑族的动向之外,本书关于两个政权对整个西北地区发展所起作用的论述也极其深刻。

    • ¥61.6 ¥78 折扣:7.9折
    • 甲骨文丛书·六朝文明(中译修订版)
    •   ( 2356 条评论 )
    • 丁爱博Albert E. Dien)译:李梅田 /2021-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六朝文明》是美国斯坦福大学丁爱博(Albert E. Dien)教授的代表作。书中以考古出土实物为基础,对照传世文献对六朝社会作了全面的考察,内容包括城市发展、建筑形式、丧葬礼俗、手工艺品、宗教以及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既有对六朝政治与社会的宏观阐述,也有对六朝日常生活的微观观察,以较新的视角为我们阐释了变迁中的六朝社会,展现了灿烂的六朝文明,是一部视野开阔,又不乏深度的历史考古学专著,堪称六朝研究的经典之作。

    • ¥85.3 ¥128 折扣:6.7折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第二版)(上下册)
    •   ( 535 条评论 )
    • 牟发松 /2017-09-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十六国北朝卷 牟发松 毋有江 魏俊杰 著 本卷从社会政治进程与政区演变关系的角度切入,依据相关正史、别史、地理总志、文集、墓志、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十六国北朝行政区划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详尽考证和系统重建。内容既包括诸政治实体州郡县的设置与变动历程,也包括领民酋长、护军、军镇、行台等带有特殊政治意涵的政区置废情况,展示了这些特殊政区与州郡县制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全卷共分三编,在考证政区设置过程的基础上,对其变化趋势及特点亦做出归纳总结。 上编以淝水之战(383年)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段,对十六国时期诸政治实体的疆域变动,行政区划的设置、分布及其沿革情况进行系统阐述,从行政区划演变的角度展示了十六国时期社会政治进程的图景。 中编为北魏疆域与行政区划的

    • ¥158.8 ¥220 折扣:7.2折
    • 拓跋史探 修订本精装版 田余庆著 订正一些使用和认知史料的不足 当代学术系列丛书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史学理论 正
    •   ( 207 条评论 )
    • 田余庆 /2019-01-01/ 三联书店
    • 结束十六国纷乱局面的拓跋鲜卑,是怎样从落后状态乘时崛起,担当了开启北朝,从而孕育隋唐的历史任务? 《拓跋史探(修订本)(精)》作者田余庆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但他不是在传统北魏史的框架内,而是以北魏建国之前的代北时期为焦点、包括北魏时期的框架内,去探求拓跋部所体现的历史意义。他以敏锐深邃的史学眼光,论证了拓跋在与代北乌桓共生的百余年中发育成长,并从此积累了经验和力量。拓跋珪用野蛮手段建立残酷悖伦的子贵母死制度,暴力离散母族、妻族部落组织,巩固了拓跋君权和北魏政权,把拓跋部落联盟带进文明社会,完成这一历史任务。

    • ¥51.76 ¥69 折扣:7.5折
    • (南京大学六朝研究书系)“都城圈”与“都城圈社会”研究文集——以六朝建康为中心
    •   ( 300 条评论 )
    • 张学锋 著,南京大学六朝研究所 编 /2021-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文集标题中的 都城圈 与 都城圈社会 这两个概念,对很多读者来说也许还比较陌生。置于文集首篇的中村圭尔先生的《魏晋南北朝都城研究的另一种可能性》,所述内容事实上可以成为本文集的总论。中村先生在文中回顾了日本史学界关于魏晋南北朝都城的研究历程,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从而借助考古学界首唱的 都城圈 概念,结合历史学的研究,提出了 都城圈社会 这个新的概念,并将之视为魏晋南北朝都城研究的 另一种可能 。这里,拟在中村先生论文的基础上,对 都城圈 及 都城圈社会 这两个概念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由于考古资料及历史文献对都城的偏重,历代王朝的都城是城市考古和城市史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而以都城为舞台上演的各种悲喜剧,又是广义历史学及文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对象,其重要性不待赘言。 然而,既往的考古

    • ¥58.8 ¥98 折扣:6折
    • 汉魏之际士人德才观的嬗变研究:以曹操的“求贤令”为中心
    •   ( 21 条评论 )
    • /2023-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三国志 武帝纪》 曹公兵机智算,殆难与敌,故能肇迹开基,居中作相,实有英雄之才矣。然谲诡不常,雄猜多忌,至于杀伏后、鸩荀彧、诛孔融、戮崔琰,娄生毙于一言,桓劭劳于下拜,弃德任刑,其虐已甚,坐论西伯,实非其人。许劭所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斯言为当。 虞世南《帝王略论 三国君主》 孟德御军三十馀年,手不舍书,兼草书亚崔、张,音乐比桓、蔡,围棋埒王、郭,复好养性,解方药,周公所谓多才多艺,孟德诚有之。 汉末名人,文有孔融,武有吕布,孟德实兼其长。此两人不死,

    • ¥61.6 ¥78 折扣:7.9折
    • 中国考古学 三国两晋南北朝卷
    •   ( 389 条评论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019-02-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若干政权割据的时间长,边境一些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和部分汉人的流动、迁徙,特别是统治集团间的掠夺混战,不仅延长了分裂局面,而且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同时,也加速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交往和融合,促进了边远地带和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以后隋唐的繁荣准备了条件。因此,这时期考古学的特征是:地方特色比较浓厚;过渡性比较显著;边远地带增多;不少遗迹遗物突出了军事的需求,而反映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遗迹遗物更为引人注目;佛教遗迹保存较多,佛教雕绘得到发展,形象地说明这种外来的宗教获得较为广泛的传播。1958年以后,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研究工作,较有成绩的项目有:墓葬分区与分期的研究;城址布局的研究;边境地区遗迹遗物的讨论;中外文化交流遗物的研究和早期石窟寺遗迹的研究等。本

    • ¥266 ¥380 折扣: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