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0-10元
  • 4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云南省博物馆/带你走进博物馆
    •   ( 344 条评论 )
    • 云南省博物馆 编著 /2006-06-01/ 文物出版社
    • 博物馆是一眼甘泉,她让不同的人在此摄取,听故事,学艺术,探历史,寻文化。在这里人神交融,时空飞腾,艺术的天国是自由的殿堂。一切伟大的艺术和历史,都汇集在博物馆。 它为研究者存在,为学习者展示,为旅游者导引,是苦旅者歇息和充电的港湾,它期待着仰望的人群和执著的目光。人们在观看文物,同时也在观看自己。于是,博物馆既为人们构筑了艺术的殿堂和心灵的长廊,也为人们搭建了人与物,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的桥梁。 本书用图片文字把读者引领到异地的云南博物馆,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

    • ¥10 ¥20 折扣:5折
    • 旷世城垣(南京明城墙)/南京地标
    •   ( 6 条评论 )
    • 朱明娥 /2018-01-01/ 南京
    • 朱明娥著的这本《旷世城垣(南京明城墙)》从南京明城墙的总体设计、平面形状、墙体结构、空间布局、瓮城形制、建筑材料、城砖铭文以及相关人物等多个方面,揭示了南京明城墙的规模之巨、体量之大、设计之新、布局之奇、构造之巧、材料之精、艺术之妙,集实地调查资料、文献资料和图片资料于一体,熔学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

    • ¥9.73 ¥22 折扣:4.4折
    • 新都胜迹考 南京出版社
    •   ( 6 条评论 )
    • 无 /2014-09-01/ 南京出版社
    • 全书分为二十章,据目录分别是《新都沿革概略》、《钟山》、《鸡笼山》、《狮子山》、《清凉山》、《冶山》、《燕子矶》、《栖霞山》、《南汤山》、《牛首山》、《雨花台》、《莫愁湖》、《韬园》、《愚园》、《玄武湖》、《周处台》、《刘园》、《鼓楼公园》、《大钟亭》、《秦淮河》,末附《新都城垣之现状及城门之改称》。该书以南京有名的山水、园林为纲,串连其中景点。

    • ¥6.2 ¥13 折扣:4.8折
    • 梅兰芳纪念馆/带你走进博物馆
    •   ( 69 条评论 )
    • 梅兰芳纪念馆 编著 /2008-01-01/ 文物出版社
    • 梅兰芳纪念馆是中国名人纪念馆。在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馆址是当代戏曲艺术大师梅兰芳1951~1961年逝世前在北京的寓所,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占地面积为716平方米。1983年12月筹建,1986年10月对外开放。该馆现有藏品32421件,计分剧本、图书、照片、剧单、字画、信件、实物等类。其中绝大部分具有文物价值,如剧本中很多清代抄本,大都是善本或孤本。梅兰芳本人和一些著名老艺人历年的便、剧装照片,梅氏与国外知名戏剧家的合影照片以及从清末至现代在各剧场或堂会演出的戏单,均极珍贵。所藏字画中有宋、元、明、清和当代著名书画家如吴昌硕、陈师曾、陈宝琛、齐白石、徐悲鸿、陈半丁、张大千、溥心畲等人的作品。梅兰芳本人的绘画也藏有多幅。此外还有当代印度画圣难达婆薮为梅兰芳用中、西画法相结合绘制的巨幅油画《洛神》、日本

    • ¥10 ¥20 折扣:5折
    • 留学生与中国考古学
    •   ( 29 条评论 )
    • 徐玲 著 /2009-05-01/ 南开大学出版社
    • 本书笔者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大量与民国时期考古学相关的著述、回忆录、信函、日记、报刊杂志、档案以及田野发掘报告等史料,重新探讨留学生作为整体学术力量,在中国考古学从书斋到田野的近代转型过程中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及附录四大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主要探讨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学科渊源,留学出身考古学者群体的形成,留学生与民国时期考古学的体制化建设,留学生构建中国近代考古学理论的尝试以及留学生与本土考古学者比较研究。 文章的研究对象是一个特殊的专业社群,透过这个专业社群在民国时期的具体考古学学术和活动来审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展历史,能够给予中国考古学史研究一个全新的视角。

    • ¥9.9 ¥22 折扣:4.5折
    • 岁月存照
    •   ( 7 条评论 )
    • 韩建武胡小丽 编著 /2006-05-01/ 三秦出版社
    • 墓俑是用陶、瓷、木、石、金属等材质作成的人形俑及摹制的各种动物形俑,用于陪葬。它是中国古代鬼神观念和厚葬习俗的综合产物。它和其他陪葬器物、模型、冥器一样,既可供墓主人在幻想的冥间世界中驱使享用,又可用来作为镇墓、厌胜、辟邪的用具,它是人殉的替代品。从陪葬墓俑的数量组合中也可反映出墓主人生前的身份、财富、地位及精神信仰。据考古发现,墓俑早出现于商代后期,至清初消亡绝迹。

    • ¥6.8 ¥15 折扣:4.5折
    • 瓮葬——光明译丛
    •   ( 3 条评论 )
    • (英)布朗Browne,T.) 著,缪哲 译 /2000-01-01/ 光明日报出版社
    • 《瓮葬》包括脍炙人口的《医生的宗教》和《瓮葬》,以及写给朋友的一封书信和约翰逊博 士的《布朗传》。? 《医生的宗教》是布朗的部作品,是布朗以一个医生的向份,提出了自己的宗教观点, 而他的特色不在于他的宗教思想,而在于他对于宗教问题的理解与感受。? 《瓮葬》谈论的主题是古人的丧葬之道,以及布朗对死亡的看法。布朗在行文的过程中,经 常流入神秘的一路。

    • ¥8.5 ¥17 折扣:5折
    • 大漠中的历史丰碑(敦煌境内的长城和古城遗址)/敦煌文化丛书
    •   ( 8 条评论 )
    • /1970-01-01/ 甘肃人民出版社
    • 本书系“敦煌文化”丛书之一。选评了大漠中的历史丰碑——敦煌境内的长城和古城遗址选。本书内容丰富,史料丰富,观点新颖,分析透彻,使读者更为全面系统地了解敦煌的文化,敦煌的历史,让敦煌文化古为今用,进一步发展填补中国文化的辉煌成就。本书将为读者撩开古老敦煌的神秘面纱。书中的知识、理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本书值得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 ¥5.5 ¥11 折扣:5折
    • 浙江省博物馆/带你走进博物馆
    •   ( 405 条评论 )
    • 浙江省博物馆 著 /2006-06-01/ 文物出版社
    • 未成年人将要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心他们的思想道德的建设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各类博物馆不仅是展示我国和世界优秀历史文化的场所,也是未成年人学习知识,培养情操的第二课堂。本书带你走进浙江省博物馆,让它伴随你成长。

    • ¥9 ¥18 折扣:5折
    • 北京李大钊故居/带你走进博物馆
    •   ( 139 条评论 )
    • 北京李大钊故居管理处 编 /2009-01-01/ 文物出版社
    • 李大钊故居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价值。在后宅胡同居住的时期,是李大钊人生事业的个黄金时代,也是他异常忙碌的时期。他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国共合作、领导北方革命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也是名重当世的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学者和思想家。在此期间,李大钊发表各种文章140余篇,文字总量超过33万余字,平均每9天一篇;参加各种会议120次;陪同会见、拜访各界人士30次,讲演30次(不算讲课),到广州、上海、武汉、洛阳、天津等地从事教学和革命活动。当年,许多青年都曾在李大钊家借住,感受过李大钊师长般的关爱和教诲。中共北方党组织的一些重要会议曾在李大钊的书房内召开。党史专家一致认为,北京李大钊故居是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办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工人运动、促

    • ¥10 ¥20 折扣:5折
    • 中国读本--商周青铜文化
    •   ( 352 条评论 )
    • 李先登 /2009-11-01/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青铜时代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主要的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器的时代,是人类物质文化发展史上继石器时代之后的第二个时代,是人类使用金属的个时代,在青铜时代,青铜器无论是在生产上还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占有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主要的文化因素,因此,人们才称人类历史上的这个时代为青铜时代。

    • ¥8.4 ¥16.8 折扣:5折
    • 洛阳考古
    •   ( 19 条评论 )
    •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 /2013-04-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洛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以洛阳为核心的河洛地区长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5000年的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1500余年的建都史承载着悠久厚重、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也为洛阳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五都贯洛”的奇观在这里呈现,邙山帝陵在这里绵延,丝绸之路从这里出发,大运河在这里交汇。司马光云:“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 本书将立足河洛,面向全国和全世界,积极开展学术讨论,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术交流,弘扬中华文明。本刊将以刊发考古新收获、考古研究成果、文物保护技术、新方法与新技术在考古上的应用为主,同时具有河洛文化研究、文物鉴赏与研究、*文博动态、考古随想等方面的内容,努力打造集学术性、资料性与可读性为一体的学术园地。

    • ¥7.5 ¥15 折扣:5折
    • 大家小书·敦煌学概论
    •   ( 612 条评论 )
    • 姜亮夫 /2011-06-01/ 北京出版社
    • 《大家小书?敦煌学概论》讲述了:1900年6月22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重新面世,石破天惊,举世瞩目。随即,因藏经洞大量珍贵古代写本流失海外,一门代表“世界学术新潮流”的敦煌学迅速形成,而迎立潮头的国内学者却寥若晨星;至于远赴欧洲寻访敦煌写卷的仅数人而已,之中就有姜亮夫先生。姜老晚年,曾几次同我谈起他20世纪30年代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抄写敦煌卷子的情景,大约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含辛茹苦,废寝忘食。他是自费去的,在巴黎这个“世界艺术之都”里,自甘寂寞,远离尘嚣,舍弃一切消闲,伏案埋首于故纸堆中,不仅要节衣缩食,费神伤目,而且放弃了获得博士学位的机会。90年代初,姜老的视力已经衰减到只能勉强辨认眼前的指影,但每当他对我讲起在欧洲的辛劳,便双目炯然有光,流露出无悔无怨的刚毅神色。

    • ¥9.5 ¥19 折扣:5折
    • 四川大学历史博物馆所藏古铜鼓考·铜鼓续考
    •   ( 3 条评论 )
    • 闻宥 著 /2004-06-01/ 巴蜀书社
    • 《四川大学历史博物馆所藏古铜鼓考》和《铜鼓续考》二书,是我馆先贤闻宥先生早年研究铜鼓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当时铜鼓研究的水平,在铜鼓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南方民族考古亦具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此二书分别出版于1953年5月和9月,此后再未重新出版,在世面上已很难见到,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现在,我馆领导提出“整理馆故,弘扬我馆优良学术传统”的主张。为推动铜鼓研究和我国民族考古的发展,我馆特地将闻宥先生的这两本重要著作重新整理出版,以便学术界参考。现将编选作如下说明: 1. 这两本书原来是分开出版的,现将其合并为一本,并另取书名为《铜鼓考》和《铜鼓续考》。 2. 原书为手写体影印本,竖排,繁体字,今一并改为铅字本,横排,简体宇。 3. 《四川大学历史博物馆所藏古铜鼓考》原书未分章节,今根

    • ¥5 ¥10 折扣:5折
    • 济南文物珍藏
    •   ( 41 条评论 )
    • 李晓峰 著 /2010-09-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中介绍的45件文物,是从济南市博物馆众多藏品中遴选出的一小部分,其中有国家鉴定的珍贵文物,也有代表各时代艺术发展成果的典型器物。这些文物,虽然兼顾了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涉及到不同历史时期的部分代表之作,但他们仍是祖国万千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点滴,不可能以点盖面。此书的编辑出版,目的在于普及文物知识,介绍济南地区有代表性的馆藏文物,使读者了解文物,熟悉文物,热爱文物,从而使大家对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更加了解,使大家对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更加了解,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 ¥9 ¥18 折扣:5折
    • 洛阳考古·第3期
    •   ( 13 条评论 )
    •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著作 /2014-07-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洛阳考古(2013年第3期 总第3期)》由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主要内容包括:河南荥阳凤凰台遗址战国墓葬发掘简报、洛阳湟河拦沟村两座东汉墓发掘简报、荥阳市苜蓿洼墓地西晋墓M19发掘简报、郑州上街盛世新城小区西晋墓发掘简报、唐武攸宜夫人李氏墓发掘简报、山东长清衔草寺遗迹调查考略、太行古道——清沟道调查报告等。

    • ¥7.5 ¥15 折扣:5折
    • 精绝春秋:尼雅考古大发现——古代文明探索之旅丛书
    •   ( 13 条评论 )
    • 王炳华 编著 /2003-04-01/ 浙江文艺出版社
    • 本书中在简单叙说尼雅与精绝相关背景资料外,介绍给大家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 方面内容是国内外考古学者步入民雅的过程。谈到了20世纪中,在尼雅废墟上曾强展开过的风风雨雨。从1901年斯坦因开始,到新疆考古所在1997年以中日合作的方式结束在尼雅的工作。梗概叙说了100年中在尼雅贵址上的考古活动。说的是考古,但并没有忽视了在考古活动后面鲜活的、形形色以的人群与社会。从清朝末年、*政府,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尼雅考古舞台前面、后面,从清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民国的大员、北洋政府封疆大吏,到名不见经传、实际却在尼雅考古舞台上发生过影响的升斗小民,各种社会力量,不同利益驱动下的人物,都曾交集于尼雅。 第二方面的内容,是介绍差不多100年来经过中外学者几代人的努力,在尼雅废墟中已经发掘出来的精绝故

    • ¥9.6 ¥19.2 折扣:5折
    • 正仓院考古记·白川集
    •   ( 1 条评论 )
    • 傅芸子 著 /2000-01-01/ 辽宁教育出版社
    • 傅芸子(1902-?)满族,北京人,原名宝坤,字韫之,别号餐英、竹醉生,戏曲理论家傅惜华之兄。自幼酷爱国学,博识旧京名物掌故,早年在“燕京华文学校”图书馆任职,又为《京报》记者,曾主编《北京画报》和《国剧画报》并与梅兰芳、余叔岩、齐如山等发起成立“北平国剧学会”,作品散见于天津《国闻周报》《益世报》和在北京出版的日文汉学杂志《文字同盟》等。1932年赴日任京都帝国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讲师,主讲中国语言文学,在此期间,考察日本皇家宝库正仓院,遍访公私各家藏书,撰就代表作《正仓院考古记》和《白川集》,并为日本中国文学研究会会员。四十年代初回国执教北京大学文学院,同时任职北京图书馆。抗战胜利后协助溥心主编北平《新生报》副刊《故都文物》,又与其兄傅惜华合作主编《华北日报》副刊《俗文学》主要著作还

    • ¥5 ¥10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