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何以中国》2024百班千人暑期书目初中学生8年级名师推荐全新正版现货速发
    •   ( 16681 条评论 )
    • 许宏 /2016-05-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中国 的称谓从何而来?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叫做 中国 ? 在古老而神秘的青铜器何尊上,出现了 中国 二字。这一重器于20世纪60年代出土于陕西宝鸡,长达122字的铭文讲述了周武王在灭商之后计划营建东都的重大决策,其中 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乂)民 ,意思是想要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在这里统治人民。其实早在西周王朝建立之前很久远的时间 公元前2000年,在中原地区,*早的中国已经开始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了。 何以中国 是对*早的中国如何产生的追问,本书为读者展开了一个时间长线,打开了一个扇面,向大家一一讲述始于公元前2000年,中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通过陶寺的兴衰、嵩山地区文化的星罗棋布、新砦遗址的崛起等,*后辐辏到二里头遗址 中国*早广域王权国家的横空出世上来,进而解构中国*个王朝 夏王朝的诞生。

    • ¥29 ¥42 折扣:6.9折
    • 考古纪事本末.贰:三星堆之惑
    •   ( 3078 条评论 )
    • 许宏汉唐阳光 出品 /2022-07-01/ 郑州大学出版社
    • 三星堆出土文物为何显得 奇奇怪怪 ?它们在何时诞生,由何人所为?有着怎样的含义和用途?这些问题令公众瞩目,却一直布满谜团,乃至堂而皇之地出现 外星文明 的离奇解释。而学界也众说纷纭,争议不断,从遗址发现至今的近百年时间里,三星堆之惑层出不穷。 本书是 考古纪事本末 系列之二,资深考古学者许宏继续将 纪事本末 的体裁运用到考古事件当中,自三星堆遗址早的研究发掘者开始追究,从林林总总的学术史料里归结出十大困惑点,抽丝剥茧般理清其中的观念分歧与衍化脉络。相信读者会在了解这些前因后果之后有所领悟,在比较各家长短之后,对三星堆有一个深入而宽广的认识。

    • ¥29 ¥58 折扣:5折
    • 刻在石头上的世界
    •   ( 2141 条评论 )
    • [日]林巳奈夫 著,唐利国 译 /2010-09-01/ 商务印书馆
    • 该书图文并茂,对古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而这些对于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来说,都十分神秘而富有神话气息。人们单单通过文字,是很难想象出古代人们的生活场景、风俗或是神仙的样子的,值得庆幸的是,这些令我们着迷,勾起我们好奇心的情景都通过同时代人之手,在画像石上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该书通过对挑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画像石的介绍,向读者讲述了古代中国的生活与思想,极大程度的满足了读者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 ¥20.2 ¥28 折扣:7.2折
    • 学习考古
    •   ( 2070 条评论 )
    • 陈胜前 著 /2018-03-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学习考古》汇集了作者在教学和科研中的思考,他站在一名考 古学 老师的立场上,为对考古学感兴趣的、想要投入考古学研究的和正在学习考古学的青年学生、工作者提供了知识背景,包括学科史、学习方法和理论、相关专业书籍等,并对考古教育提出了意见和看法。所写内容,从考古出发,与文学、哲学、科学甚至生活细节相结合,用考古学的方法和视角,探讨大众的事儿。 隔行不隔理 ,其视角独特,旁征博引。如爱情考古、从当今时尚看石器的类型划分和考古学文化的风格,从《舌尖上的中国》看考古学研究中的 透物见人 等。对于初入此专业的学生,以及对考古学感兴趣的大众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准确的知识体系,更加难得的是,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

    • ¥23.8 ¥34 折扣:7折
    • 博物馆藏书画的装裱与修复
    •   ( 48 条评论 )
    • 宁波博物院 编,段廉廉 编著 /2022-11-01/ 宁波出版社
    • 书画的装裱与修复是我国传统手工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也是博物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本书从装裱室的基础配置、装裱工具和材料、装裱款式、书画文物常见病害、馆藏书画的一般修复路线,以及书画的保管与保存等方面入手,配以相应图片,详细讲述书画装裱与修复的基本知识。本书所介绍内容为宁波博物院书画装裱与修复专业人员在大量实践上的经验总结,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可为同行借鉴,对于普通读者亦可起到科普作用。

    • ¥24.5 ¥49 折扣:5折
    •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   ( 2586 条评论 )
    • 郑嘉励,汉唐阳光 出品 /2017-12-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共分为四个部分。*部分《寻墓记》,主要记述了对古墓葬的研究发现,还原了*线的墓葬发掘场景,可使读者切实感受到考古工作艰辛之中的乐趣。第二部分《行路记》,以考古工作为线索,展现了多地的特色风 物和世事变迁,既有游记散文的感性气息,也具有田野调查笔记的理性气质。第三部分《品物记》,探析古迹,展现器物之美,以及古人造物的匠心独运。第四部分《怀人记》,以淡笔写浓情,追忆了那些无法忘却的人,如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的恩师、兢兢业业的同事、考古现场的考古技工等,透出对人间温情与善意的珍惜。这些看似主题各异的作品,兼具学术韵味与田野气息,将一位考古工作者多年的心路历程和发现之旅,清晰而完整地予以呈现。

    • ¥24 ¥48 折扣:5折
    • 【赠立牌+手册+信件+探测卡】器与美少年 古人很潮系列 君子温如玉公子世无双同畅销历史故事小说古风美男图鉴魏晋有美男漫娱
    •   ( 481 条评论 )
    • 古人很潮 /2021-03-01/ 长江
    • 国之瑰宝,器物有灵。 15位俊美少年,40个精彩文物故事《 宝藏》热门文物化身美少年,与你共赴一场冒险之旅你,被命运选中的器灵守护者,将与六大地区的文物器灵一同守护文化!北部器灵守护局《千里江山图》样式雷建筑东部银雀山《孙子兵法》彩凤鸣岐七弦琴西北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兽首玛瑙杯越王勾践剑青铜神树铜屏风构件五件你的目标:集齐所有文物,成为新一代器灵守护大师!奖励掉落:器灵探测卡6封神秘委托信,开启游戏:消失的彩瓶神秘古蜀国冒险博物馆奇妙夜君从画中来沉睡的面具梦境委托者互动剧情,多重选择你将跨越时空,踏上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精美细节展示:特色封面设计美少年立牌书签208p精美全彩内文随书礼包:器灵探测卡×1守护者信件×1时空转换立牌×1守护人手册×1 的制作班底:人气作者明戈、清夜月等携手lofter画师Nieorst

    • ¥24.14 ¥49.8 折扣:4.8折
    • 石峁王国之石破天惊
    •   ( 269 条评论 )
    • 杨瑞 /2017-11-30/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当石峁遗址这个 4000年前的巨大古城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震惊了世界。这座人头骨上的石头城是中国目前发现的*规模的史前遗址。众所周知的山西陶寺遗址、浙江良渚遗址虽然与石峁遗址年代接近,但规模远远无法与之相比。 4000年前,古人怎么能建造如此规模的城堡?这座城堡不仅规模惊人,还是固若金汤的堡垒,石峁城发现的马面,将中国现存土石结构城防设施的年代整整提前了2000多年。 为了让普世大众能够读懂石峁,理解石峁,作者用图文并茂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写成了这部《石峁王国之石破天惊》。在这本书里,可以了解到石峁古人的生活、文明成果以及关于石峁的种种猜想

    • ¥24.5 ¥49 折扣:5折
    • 小屯、龙山与仰韶
    •   ( 1007 条评论 )
    • 梁思永 著 /2016-01-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以文字形式展现的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梁思永的学术成果汇编,共收入七篇论文,包括《山西西阴村史前遗址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远东考古学上的若干问题》、《昂昂溪史前遗址》、《小屯、龙山与仰韶》、《后冈发掘小记》、《热河查不干庙等处所采集之新石器时代石器与陶片》、《龙山文化 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

    • ¥23.1 ¥32 折扣:7.2折
    • 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
    •   ( 265 条评论 )
    • 张庆捷 著 /2015-05-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围绕北朝民族融合与文明互动这两大特点,重点结合北朝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作者近些年来发表的20多篇优秀论文,从“北朝多民族社会与政治”、“多元文化与经济”、“外来艺术与文明”、“汉唐社会文化散论”四个篇章,对北朝时期民族间的融合汇聚、多元文化的交流互动进行了论述,有利于北朝历史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 ¥29.5 ¥59 折扣:5折
    • 思考考古
    •   ( 1354 条评论 )
    • 陈胜前 /2018-03-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思考考古》是陈胜前在《学习考古》之外,又一部关于考古学理论、方法、实践与反思的著作。如果说《学习考古》是写给对考古学感兴趣、初学考古和初入行工作的年轻人的,那么《思考考古》则针对的是从业多年的考古研究人员,以及想对考古学有比较深入了解的知识大众。作者从考古学的本体思考、考古学意义、考古学身份、当代考古学的发展、中国考古学的研究现状等方面,对考古学这个学科进行了剖析,并特别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优缺点都有涉及,提出了良好的想法。治学和生活的态度都贯穿其中,内容更丰富,眼光更开阔。

    • ¥27.3 ¥39 折扣:7折
    • 三星堆之惑 郑州大学出版社
    •   ( 63 条评论 )
    • 许宏 /2022-07-01/ 郑州大学出版社
    • 三星堆出土文物为何显得“奇奇怪怪”?它们在何时诞生,由何人所为?有着怎样的含义和用途?这些问题令公众瞩目,却一直布满谜团,乃至堂而皇之地出现“外星文明”的离奇解释。而学界也众说纷纭,争议不断,从遗址发现至今的近百年时间里,三星堆之惑层出不穷。本书是“考古纪事本末”系列之二,资深考古学者许宏继续将“纪事本末”的体裁运用到考古事件当中,自三星堆遗址最早的研究发掘者开始追究,从林林总总的学术史料里归结出十大困惑点,抽丝剥茧般理清其中的观念分歧与衍化脉络。相信读者会在了解这些前因后果之后有所领悟,在比较各家长短之后,对三星堆有一个深入而宽广的认识。

    • ¥29 ¥58 折扣:5折
    • 法器与王权:良渚文化玉器/刘斌/浙江大学出版社
    •   ( 6 条评论 )
    • 刘斌 /2019-08-29/ 浙江大学出版社
    • 玉器,是良渚文明最为重要的文明因素之一,也是中华大地上玉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种类繁多的良渚玉器,可以分为功能性法器,功能与身份标志的装束品,一般装饰品以及礼仪性用具等几个方面。通过本书的解读,读者能清晰地了解到各种良渚玉器之间造型上的联系与功能上的配伍关系,从纯欣赏的角度领略玉器的美感,逐渐过渡为对良渚人精神世界的理解。本书最后还将在更大的范围里,介绍良渚文明之后,良渚玉器的流传与继承以及古今用玉制度的发展演变,从考古学的视角,以良渚玉器为切入点,展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

    • ¥29 ¥58 折扣:5折
    • 古代石窟 文物出版社
    •   ( 8 条评论 )
    • 李裕群 /2003-10-01/ 文物出版社
    •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本书在阐明中国石窟寺的发展历程、区域特色、石窟寺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石窟寺的发现与研究概况的基础上,对新疆、中原、南方、西藏等区域的主要石窟寺做了重点介绍和评述。全书15万字,配有彩图6幅、插图54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 ¥20 ¥40 折扣:5折
    •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189 条评论 )
    • 许宏 著 /2016-05-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公元前2000年,在以传世文献为本位的夏王朝始年的推定上,是个便于记忆的数字。 公元前2000年,在所谓的夏王朝前夕,考古发现中看不到与传世文献相对应的“王朝气象”。 公元前2000年,在中原地带发生了一系列事件,为随后以二里头为先导的中原广域王权国家的飞跃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000年――中国文明目前一个重要转折点。 许宏著的这本《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从考古发现入手,站在考古学家的角度,解读从神话到历史的进程,讲述早期中国的故事。

    • ¥25.2 ¥42 折扣:6折
    • 先史考古学方法论
    •   ( 564 条评论 )
    • 蒙德留斯 /2019-01-09/ 商务印书馆
    • 19世纪晚期的欧洲,类型学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系统总结当时的类型学理论的代表学者是瑞典人蒙特留斯,蒙德留斯于1843年生于斯德哥尔摩,卒于1921年,着力研究北欧、意大利、希腊等地的青铜文化。那一带的青铜时代,缺乏文字记载,欧洲的考古学家往往叫做先史时代或原史时代。为了判断哪种时期考古遗存的年代,蒙氏就用类型学方法来建立它们的年代学。他在1903年于斯德哥尔摩出版的《东方和欧洲的古代文化诸时期》的首章中,就专门论述他所总结的类型学原理及若干实例。这一章,他便命之为《方法论》。蒙氏的《方法论》,从1935年起被广泛介绍到我国。在中国考古学界影响深远,作为类型学奠基之作,《方法论》至今仍旧是考古系之作。

    • ¥27.4 ¥38 折扣:7.2折
    • 三普人手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征文选集
    •   ( 0 条评论 )
    • 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中国 /2009-09-01/ 文物出版社
    •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精神,落实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办公室主任工作会议的要求,进一步宣传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性,使文物普查工作不断深入人心,掀起新一轮宣传高潮,推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深入开展,国家文物局于2008年底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征文活动,征文活动办公室邀请有关专家,根据征文活动的要求,对全部征文进行了初选,然后组织评委会对通过初选的征文进行了终评,最终评选出216位作者的205篇征文获得优秀奖。这些获奖征文作品结集编成这本《“三普人”手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征文选集》。

    • ¥27 ¥126.9 折扣:2.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