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20元
  • 6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商周青铜文化
    •   ( 114 条评论 )
    • 李先登 著 /1998-12-01/ 商务印书馆
    •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多数没有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到另外的地区。唯有中国这个国家,既可古老又年轻。从原始社会到形成国家,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五千年以上。中国和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脉相承,历久而弥新。 本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对类目重新加以调整,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100个专题,由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每个专题也由原先的五万多字扩大为八万字左右,内容更为丰富,叙述较前详备。希望这套丛书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中国文化的主流与特点,读者能够从中认识

    • ¥12.6 ¥15 折扣:8.4折
    • 文物鉴赏丛录·青铜器(一)(平装) 文物出版社出版 (溢价商品)
    •   ( 8 条评论 )
    •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 /1997-12-01/ 文物出版社
    • 此书溢价商品 非全新塑封 介意的小主请勿拍 1990年秋,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在山东蓬莱召开会议。会议期间,讨论了培养鉴定人才、普及文物鉴赏知识等一系列问题。经启功、史树青、刘巨成、耿宝昌等先生倡议,编辑出版了这套《文物鉴赏丛录》。在选编过程中,又得到了启功、史树青二位先生的指导。 这套丛录,按文物类别编辑,所录文章,大体按发表时间先后排目。有的文章在此次收录时,作了修改和补充。今后除继续分类选录外,还将特约一些专稿刊出。 因编者水平有限,肯定会有很多不当之处,恳切希望读者和专家予以匡教。 (溢价商品)

    • ¥20 ¥20 折扣:10折
    • 中国传统宝剑/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书系
    •   ( 49 条评论 )
    • 潘嘉来 主编 /2008-11-01/ 人民美术出版社
    • 传统手工艺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玉器、丝绸、漆器、瓷器和明清家具等均为世界手工艺制品中的翘楚,在粮作技艺和工艺美学诸多方面获得过极高的成就。但是,在长时期的重道不重器的儒文化氛围中,器物的制作一直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在历代的官方典籍和正史中,对于匠人们的成就与贡献的记载极为难得一见,有也只是寥寥数语,或者干脆只字不提。剑的专著很少见。本书作者钟琦先生任职于龙泉博物馆,是研究龙泉青瓷和龙泉宝剑的专家,本书是他多年研究中国传统宝剑的成果之一,介绍了剑的起源与铜剑的盛衰;铁剑的勃兴与剑的统一;龙泉宝剑;剑的佩饰与礼仪;古今名剑;剑的制作工艺;剑术与舞剑等内容。资料丰富,见识独到。

    • ¥17.3 ¥22 折扣:7.9折
    • 商周青铜器之饕餮纹研究
    •   ( 93 条评论 )
    • 杭春晓 著 /2009-09-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青铜器在中国文明的流程中,既是一种象征,又是产生这种象征的因素(张光直语)。在数量上,我们非常明显地注意到中国所发现的古代青铜器,要比任何其它古代文明中的多。甚至,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大胆宣称:就目前已经发现的青铜器来说,中国发现的器物总量,可能大于世界其余各地所发现的青铜器之总和;而中国所发现的青铜器之种类,又可能多于世界其它各地所发现的青铜器的总和。在人类的进化史上,不论从“野蛮”到“文明”的转化程序或原因上有多么相似,青铜器的重要性像在中国这样处于中心性的,是少之又少的。那么,相对青铜器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重要性而言,在中国古史缺乏可靠的文献记载的情况下,青铜器也就合乎逻辑地成为解读中国古文化必经的,或者说是重要的途径与手段了。 对青铜器基本形态的研究,主要分为形制与纹

    • ¥18 ¥24 折扣:7.5折
    • 金银玉器与瓷器铜器 语文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杨晓光,张占君,赵春媛 编 /2012-11-01/ 语文出版社
    • 《大众收藏入门系列丛书:金银玉器与瓷器铜器》由杨晓光、张占君、赵春媛主编。“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如何让收藏“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大众了解收藏并从中收获乐趣,正是编写“大众收藏入门系列丛书”的初衷。《大众收藏入门系列丛书:金银玉器与瓷器铜器》从种类繁多的收藏品类中,立足大众的日常生活,从“收藏入门”着手,融入收藏历史和动态,集中讲解各类收藏方法和技巧。

    • ¥15.4 ¥22 折扣:7折
    • 金银玉器与瓷器铜器 杨晓光,张占君,赵春媛 编
    •   ( 0 条评论 )
    • 杨晓光,张占君,赵春媛 编 /2012-11-01/ 语文出版社
    • 《大众收藏入门系列丛书:金银玉器与瓷器铜器》由杨晓光、张占君、赵春媛主编。“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如何让收藏“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大众了解收藏并从中收获乐趣,正是编写“大众收藏入门系列丛书”的初衷。《大众收藏入门系列丛书:金银玉器与瓷器铜器》从种类繁多的收藏品类中,立足大众的日常生活,从“收藏入门”着手,融入收藏历史和动态,集中讲解各类收藏方法和技巧。

    • ¥15.4 ¥22 折扣:7折
    • 壮侗语族先民青铜文化艺术研究
    •   ( 16 条评论 )
    • 谢崇安 著 /2007-10-01/ 民族出版社
    • 本书笔者将今壮侗语族原生发祥地的先秦两汉时期之青铜文化考古发现,即把桂、滇、黔地区许多具有鲜明地方民族风格特点的上古青铜文化遗存界定为“壮侗语族先民青铜文化艺术”,应似无大碍。 本书是立足于现代的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的考古发现而撰写的一部有关壮侗语族先民的上古青铜文化艺术史和文明史(约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1世纪)。其中叙述的内容实有部分的年代与铁器时代相重合,原因在于:当中原内地已经进入铁器时代的蓬勃发展期,但铁器时代文明对西南边区的影响还是微弱的,后者却伴随着铁器及冶铁术的输入而步入了其青铜文化发展的高峰鼎盛期,此后才逐步走向衰落。

    • ¥18 ¥25 折扣:7.2折
    • 读金日札 读子日札/摹庐丛著 陈直
    •   ( 10 条评论 )
    • 陈直 著作 /2010-02-24/ 中华书局
    • 《读金日札》为陈直先生研究金文的专著,内容分为文字通义、传世铜器、发掘铜器、玺陶简石四类,时限上自殷商,下迄嬴秦。所论不仅对古铜器铭文的字义、句意多有创见,而且还阐发了其中有关国家、政治、官制、生产、科技、医学等方面的内涵。《读子日札》是陈直先生研读《墨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五种子书的札记,他利用自己在古文字及秦汉典章制度方面的深厚功力,对前人旧说多所纠谬,发人所未发。今将两书汇为一册,收入《摹庐丛著》出版。

    • ¥19.4 ¥29 折扣:6.7折
    • 青铜器入门
    •   ( 1122 条评论 )
    • 李学勤 /2013-05-01/ 商务印书馆
    • ????《青铜器入门》是青铜器研究的初步指引。本书*节是总括式的导论,第二、三节则介绍方法和材料,希望读者能予利用。第四至九节,按大的时代顺序叙说青铜器的兴起和演进,第十节补叙中原以外的器物,第十一节择要介绍秦汉青铜器,*后一节专门介绍青铜器的特殊分支——铜镜。

    • ¥16.9 ¥20 折扣:8.5折
    • 商周青铜器
    •   ( 2 条评论 )
    • 北京文物鉴赏》编委会 编 /2005-04-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艺术早闪光的亮点。中国古代青铜器不仅器物类型繁多、造型庄重华丽、纹饰优美精湛、铭文内容丰富,而且用途广泛,除宴飨外常用于祭祀礼仪,作为强化统治权力的手段。青铜礼器还被用于贵族之间的婚媾、宴享、朝聘、会盟等活动,以铭功颂德。青铜品也作为馈赠礼品,贵族间进行交往,以维护统治权力。因此,青铜礼器是权力的象征,是贵族等级地位的标志,是礼制的工具。 商代青铜器中酒器繁多,门类丰富。商代早期青铜器胎薄,以光素无纹居多;商代中期,青铜器以平雕一层花为主,以兽面纹居多,且无云雷纹底纹;商晚期至西周时期,青铜器种类丰富,食器、酒器、水器、车器、兵器等皆有。这一时期的青铜器,造型华丽,纹饰精湛,变单层花为三层花;铭文字数逐渐繁多,由一字铭增加至数

    • ¥18.8 ¥25 折扣:7.5折
    • 西夏王国与东方金字塔——西部文明之旅
    •   ( 0 条评论 )
    • 僧人 著 /2002-01-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介绍了拨开重重迷雾,拂去千年尘埃,搜寻浩潮史籍,通过再现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的进程,走进引人入胜的西部,追寻古蜀文化的辉煌、丝路文明的绚丽、西夏王国的兴衰、南诏大理的沧桑、夜郎古国的神秘,从而展示西部各地域多姿多彩的历史与文化。 当我们踏上西部的土地,从青海的黄河曲,到河套平原,到处都可以找到曾经建立过西夏王朝的党项民族的身影。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巴丹吉林沙漠黑水城的佛塔与残垣断壁,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中西夏洞窟的精美彩塑和壁画,贺兰山下苍凉雄浑的“东文金字塔”……无一不在哀怨地诉说西夏王国和党项羌民族的历史文化之谜,引发你浓浓的思古幽情:党项羌从哪里来?西夏这个丝绸之路上的神秘王国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上演了哪些精彩的剧目?膘悍的西夏人后的归宿又在哪里?

    • ¥15.2 ¥19 折扣:8折
    • 金文断代方法探微
    •   ( 56 条评论 )
    • 杜勇沈长云 著 /2002-07-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分为上、下二篇:上篇以标准器断代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此方法的两大理论支柱;即时王生称说和和康宫为康王之庙说运用于金文断代研究中的利弊得失,同时讨论了考古类型学在铜器断代中的正确运用问题。 下篇则讨论历朔断代法用于西周金文历日断代研究的利弊得失。全面利用铭中的历法要素进行金文断代始于国学大师刘师培继之在学术界形成两在主要派别:一派主要以王国维的月相四分说为依据,一派主要以俞越的月相定点说为指归,相与排击莫衷一是。

    • ¥16.9 ¥20 折扣:8.5折
    • 中国青铜乐钟研究——音乐博士学位论文系列
    •   ( 4 条评论 )
    • 陈荃有 著 /2005-05-01/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本文是一篇隶属中国音乐史方向的博士学位论文,其意在探索我国青铜乐钟的发生、发展、演变,直至辉煌、衰落,而后重获“新生”的历程。全文依据乐钟的发展脉络,共分五部分进行了论述: 首先,在探索青铜乐钟的发生与初期阶段乐钟的编列问题上,回溯了自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晚商时期钟类乐器的起源和演变,对陶铃、陶钟与铜铃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体外击奏种类乐器的起源时间和直承母体,对晚商青铜庸(镛)器的编列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现今在此问题研究上存在的误区及匡正的方法。 其次,本文第二章专文对西周发展乐钟的情况进行阐述,对甬钟的出现、双音钟的厘定和编列乐钟的音列调定进行了专节论述,对学界颇具争议的甬钟之源、双音钟现象进行了评析,通过五例西周八编列乐钟的分析,对西周时期的乐钟编列情况和曲此而及的乐

    • ¥15 ¥19 折扣:7.9折
    • 古代青铜器与司母戊方鼎/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   ( 15 条评论 )
    • 方广梅 编著 /2010-05-01/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人们把人类历史实践活动中使用铜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称为青铜文化。人类制造使用工具,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而以铜为主的金属工具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原始公社解体时期,进入了青铜时代。它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信仰息息相关,并且映射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代青铜器与司母戊方鼎》由方广梅著。

    • ¥10.2 ¥14.8 折扣:6.9折
    • 铜鼓
    •   ( 31 条评论 )
    • 万辅彬蒋廷瑜韦丹芳 编著 /2008-03-01/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今天,我们将把民俗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本书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简要介绍了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并配有民族服饰图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 ¥18.7 ¥25 折扣:7.5折
    • 发现特洛伊:寻金者谢里曼的故事
    •   ( 3 条评论 )
    • (德)路德维希Ludwig,E.) 著,冷杉朱瞻宇朱滨 译 /2006-03-01/ 辽宁教育出版社
    • 《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部序幕中写道:历史变成了传奇,传奇变成了神话。 意蕴是,神话和传奇中也许就蕴涵着历史的真实。 在真实的世界里,也有这样一个人,凭借对神话和传奇毕生坚定不移的信念,靠一生胼手胝足的奋斗,发掘了神话的真相,还历史以原貌,自己也成就了一段传奇。 一场战争,一部史诗。 一个人,一座传说中的城市。 一个梦想,一段神话的开始与落幕。——这就是谢里曼与特洛伊的故事。

    • ¥16.3 ¥25 折扣:6.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