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2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古玩图鉴:铜器篇
    •   ( 191 条评论 )
    • 传世文化 /2018-10-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铜器,青铜器的简称,也泛称各种铜器。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史学上所称的 青铜时代 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作为世界上蕞早掌握黄铜冶炼技术的国家,研究铜器的发展史无疑具有极为独特的意义。 《古玩图鉴:铜器篇》共包含10个章节,包括铜器的起源、历代各制式铜器的种类以及鉴定方法等内容。图文结合,内容丰富,精巧实用。 古玩图鉴 系列图书一共8册,包括《家具篇》《铜器篇》《玉器石器篇》《陶瓷篇》《书画与碑帖篇》《玺印古钱篇》《文房清供篇》《杂项篇》,根据民国收藏家赵汝珍的《古玩指南》一书改编而成。

    • ¥29 ¥58 折扣:5折
    • 青铜散
    •   ( 95 条评论 )
    • 吴克敬 著 /2009-04-01/ 紫禁城出版社
    • 《文物的故事》系列丛书是紫禁城出版社策划的一套大众收藏类图书。其所叙述的文物主题大众常见,其语言文字大众易懂。 本书作者吴克敬先生以极富功底的文字和翔实周密的文物信息给读者以宽广的感悟空间。他们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撰写出了让我们爱不释手的好文章。深入文字内容,读者会为其所牵引,随喜随悲,随怒随爱,流连于作者复述和创制的古今意境;从而手不释卷,想一气呵成读通整个故事、整本图书。

    • ¥20.9 ¥29 折扣:7.2折
    • 走近青铜
    •   ( 5 条评论 )
    • 牛福忠 /2011-05-01/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青铜器艺术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结出的硕果,是超越时代的。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催发了中华文明的大发展与辉煌。 中国古代青铜器,随着岁月的流逝,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穿过时间的隧道,透过那斑驳的锈层,抚摸它那充满历史沧桑的身躯,遐想它那曾经熠熠生辉的往昔,会有一种清新可喜,但又神秘、威严和怪诞的感觉。随着一步步走近它,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肃穆、振奋、昂扬而又悲壮的心情。历史之沉重、命运之神秘、哲理之深邃,在我们心里激荡着,它给了我们巨大的艺术美的享受。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商代至汉代的青铜器, 内容广泛,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所举实例均为民间所见,其中不乏精品、珍品。由于我几十年来实践积累多于理论,因此,书中介绍的均是“实践”的

    • ¥20.64 ¥48 折扣:4.3折
    • 商周青铜器幻想动物纹研究
    •   ( 106 条评论 )
    • 段勇 著 /2012-09-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段勇博士的这部《商周青铜器幻想动物纹研究》在章简要回顾国内外学者对商周青铜器纹饰研究的主要历程之后,集中就这一时期常见的三种纹饰——兽面纹(即饕餮纹)、夔龙纹和鸟纹逐一作类型学的分析,并且指出各纹饰的时代变迁与地域差异。各章后,又都附有该种纹饰的“标本图”和“断代表”,甚便于读者使用。

    • ¥22.1 ¥28 折扣:7.9折
    • 文物鉴赏丛录·青铜器(一)(平装) 文物出版社出版 (溢价商品)
    •   ( 8 条评论 )
    •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 /1997-12-01/ 文物出版社
    • 此书溢价商品 非全新塑封 介意的小主请勿拍 1990年秋,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在山东蓬莱召开会议。会议期间,讨论了培养鉴定人才、普及文物鉴赏知识等一系列问题。经启功、史树青、刘巨成、耿宝昌等先生倡议,编辑出版了这套《文物鉴赏丛录》。在选编过程中,又得到了启功、史树青二位先生的指导。 这套丛录,按文物类别编辑,所录文章,大体按发表时间先后排目。有的文章在此次收录时,作了修改和补充。今后除继续分类选录外,还将特约一些专稿刊出。 因编者水平有限,肯定会有很多不当之处,恳切希望读者和专家予以匡教。 (溢价商品)

    • ¥20 ¥20 折扣:10折
    • 金沙遗址:古蜀文化考古新发现——人文中华
    •   ( 3 条评论 )
    • 黄剑华 著 /2003-08-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人文者,人类社会之各种文化现象也。 中华者,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总称也。 人文中华,时间绵延,昔日辉煌,今朝灿烂,明天锦绣;空间广袤,民族众多,异彩纷呈,独殊东方。哲学、经济、军事、科技、法律、伦理、教育、民族、宗教、文艺、考古、文物、民俗……在历史的长河中嬗变,积淀无比丰富。 穿越时空隧道,漫游文化之旅,整合散落在神州大地上的文明碎片,抚今追昔,继往开来。沿着先进文化的方向,我们推出“人文中华”丛书,俾以让广大读者从通俗有趣的图文中,加深对中华民族古今各种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激励爱我中华的热情。 希冀专家学者们在学术研究之余,能为“人文中华”丛书添砖加瓦,倘若惠赐符合本丛书体例的大作,我们将不胜感谢。

    • ¥27 ¥32 折扣:8.4折
    • 中国文物小丛书:青铜器
    •   ( 75 条评论 )
    • 朱启新 主编, 曹玲玲 著 /2014-12-01/ 甘肃文化出版社
    •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无数的文化财富,保存到今天的物质形态,被我们称之为“文物”,实际上就是“文化遗物”,广义上可以称之为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它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人类的文化遗产体系。 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承载着古老生活的生动细节。每一件文物都凝聚着伟大的古代智慧,熔铸着历史与艺术的大美。它们都有着非凡的身世,身经千万次的锤炼与虔诚的雕琢,带着匠工的汗水与体温,或走向祀祝的祠坛,或走向王侯的几案,或走向文人的书斋,或走向贵妇的妆台……然后,或烟消云散,或深埋地底,或长眠深海。今天,它们与我们不期而遇,像久违的故人,诉说,感喟…… “文物”作为历史的产物,毕竟与今天的生活环境、语境等有着较大的差异,没有专门的知识和概念理解,我们很难把

    • ¥21 ¥28 折扣:7.5折
    • 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图典
    •   ( 65 条评论 )
    • 李飞 编 /2008-01-01/ 浙江古籍出版社
    • 青铜器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为精美。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谣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秦汉时期,随着瓷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我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 本书在编选过程中,集

    • ¥23.7 ¥30 折扣:7.9折
    • 汉代青铜容器的考古学研究
    •   ( 18 条评论 )
    • 吴小平 编著 /2005-07-01/ 岳麓书社
    • 该书系南强史学丛书系列之一。《汉代青铜器的考古学研究》利用考古类型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目前已知的汉代青铜器进行了全面的收集和梳理。作者先将汉代青铜器按地域分为三个系别,即中原、西南、岭南、三个区系,然后对每个区系下的青铜器的形制、文饰、铭文、分期和演变进行分析研究,基本排列出了每类器物的发展谱系。除此之外,作者还从汉代青铜容器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统治政策对青铜器的影响等角度进行探索。这些探索都是颇具启发性的。作者在书后所附“汉代青铜容器出土情况”、“古代文献著录汉代青铜容器情况”和“六朝青铜容器出土情况”三个目录,极便于学者翻查检索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工作,也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

    • ¥21.6 ¥26 折扣:8.3折
    • 金沙之光:往古来今的太阳故事
    •   ( 9 条评论 )
    • 王仁湘张征雁 编著 /2008-05-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金沙之光(往古来今的太阳故事)》由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四川成都金沙发现的太阳神鸟,追溯了古往今来的太阳崇拜、太阳故事、太阳历法,更收录中外咏日诗歌数十首,配有数十幅精美图片。作者以生动的文字、饱满的热情抒发了人类对太阳的崇拜之情。 一领古老的金箔,引领我们找回一个失落的文明,追寻一串遥远的故事。那是金沙人心中的太阳,是古蜀人的爱恋,是人类的爱恋,是生命的爱恋。 本书由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四川成都金沙发现的太阳神鸟,追溯了古往今来的太阳崇拜、太阳故事、太阳历法,更收录中外咏日诗歌数十首,配有数十幅精美图片。作者以生动的文字、饱满的热情抒发了人类对太阳的崇拜之情。 观不够的太阳美景,说不完的太阳故事,道不尽的太阳情丝,唱不绝的太阳颂歌……

    • ¥22.5 ¥28 折扣:8折
    • 汉代刻纹铜器考古研究
    •   ( 161 条评论 )
    • 吴小平 著 /2015-07-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吴小平、蒋璐、黄厚明编写的《汉代刻纹铜器考古研究》系统地收集了目前所能见到的汉代刻纹铜器资料,从考古学的角度对汉代刻纹铜器进行多视野的研究,首先是各区域刻纹铜器的个案研究,内容涉及各器类的造型、纹饰、年代、出土地域,之后宏观构建了汉代刻纹铜器的发展过程及其源流。分析了东周刻纹铜器对其的影响,后从图像学的角度,探讨了图案、图像在铜器上的变化过程,并分析了刻纹铜器的用途。适合于从事考古、历史、工艺等研究的学者及相关院校师生参考阅读。

    • ¥29 ¥36 折扣:8.1折
    • 高昌对马
    •   ( 1 条评论 )
    • 王伯敏 著 /2009-01-01/ 山东美术出版社
    • 1959年冬天,新疆吐鲁番的阿斯塔那古墓,出土了《对马》等剪纸作品。这些剪纸,距今一千多年。对此,作者专门写了这本小册子,无非想揭开民间剪纸的一个历史奇迹。这本小册子,既是美术考古,也是美术欣赏,一切凭历史遗迹来说话。 谁都知道,月亮看见过远古、近古空间的许许多多,却不告诉。你一点点。但是,民间剪出的一件薄纸片儿的马,埋在地底下千余年,当回到了人间,它却告诉你往事如山。说明历史不无情,历史有情。因此,当你到了高昌古废城,你能无动于衷而不歌吟吗!

    • ¥22.4 ¥28 折扣:8折
    • 古代青铜器/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   ( 138 条评论 )
    • 杜廼松 著 /2005-06-01/ 文物出版社
    •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回顾了20世纪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历程,概要介绍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分类、分期、铭文、冶铸、鉴定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书配有彩图8幅、插图50幅。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23.8 ¥28 折扣:8.5折
    • 读金日札 读子日札/摹庐丛著 中华书局
    •   ( 8 条评论 )
    • 陈直 著作 /2010-02-24/ 中华书局
    • 《读金日札》为陈直先生研究金文的专著,内容分为文字通义、传世铜器、发掘铜器、玺陶简石四类,时限上自殷商,下迄嬴秦。所论不仅对古铜器铭文的字义、句意多有创见,而且还阐发了其中有关国家、政治、官制、生产、科技、医学等方面的内涵。《读子日札》是陈直先生研读《墨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五种子书的札记,他利用自己在古文字及秦汉典章制度方面的深厚功力,对前人旧说多所纠谬,发人所未发。今将两书汇为一册,收入《摹庐丛著》出版。

    • ¥20.3 ¥29 折扣:7折
    • 读金日札 读子日札--摹庐丛著
    •   ( 42 条评论 )
    • 陈直 著 /2008-10-01/ 中华书局
    • 《读金日札》为陈直先生研究金文的专著,内容分为文字通义、传世铜器、发掘铜器、玺陶简石四类,时限上自殷商,下迄嬴秦。所论不仅对古铜器铭文的字义、句意多有创见,而且还阐发了其中有关国家、政治、官制、生产、科技、医学等方面的内涵。《读子日札》是陈直先生研读《墨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五种子书的札记,他利用自己在古文字及秦汉典章制度方面的深厚功力,对前人旧说多所纠谬,发人所未发。今将两书汇为一册,收入《摹庐丛著》出版。

    • ¥21.8 ¥29 折扣:7.5折
    • 中国青铜文化
    •   ( 26 条评论 )
    • 郭军林 编著 /2009-01-01/ 时事出版社
    • 青铜器是人类学家公认的三大文明起源之一,与文字、城市比肩齐名。我国是世界上早进入青铜时代的国家之一,其青铜器种类繁多、多制瑰丽、花纹繁缛、制作精湛,充分体现了中国青铜器特有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更构成了我国无可替代的青铜文化。 本书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丰富的文献资料、考古发掘资料以及大量有关中国青铜器的研究资料,对中国古代青铜器做了全景式介绍,展现了我国古代青铜文化的优良品质。 全书以古代青铜器的艺术风格为线索,将青铜器置身于它们所产生的文化背景中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从青铜的文化历史、器型纹饰、鉴赏收藏三个大方面介绍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青铜文化的发展、艺术魅力、种类和艺术价值,收集了从夏、商、周时期至清代晚期的相关青铜器精品图,以求读者更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接受我

    • ¥26.2 ¥35 折扣:7.5折
    • 中国青铜器拍卖集成(2001-2005)
    •   ( 8 条评论 )
    • 石起明 编著 /2005-03-0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中国青铜器拍卖集成一书,对青铜器古玩爱好者,收藏、交易具有指导意义。尤其对初接触青铜器者,了解青铜器及其拍卖价格的波动,更具有参考价值。 当今中外古玩市场,青铜器拍卖价格风云变幻,其价格必能跟随年代变化而波动,编者根据多年来经验,参考、收集大量文献资料及图片资料,经过潜心比较、研究、整理,按朝代顺序,不同时期的种类及年代拍卖价格对比,编写而成此书——中国青铜器拍卖集成。 在编写过程中,所选用的资料、图片均得到多位专家审定,其科学性、权威性非常可靠。在此感谢给予我们帮助的专家和朋友。本书欠缺之处望得到大家的不吝赐教和指正。

    • ¥26.1 ¥58 折扣:4.5折
    • 中国铜镜史
    •   ( 12 条评论 )
    • 管维良 著 /2006-02-01/ 重庆出版社
    • 我国古代青铜文化辉煌灿烂,铜镜铸行源远流长,本书搜集了从上古到清代流行的900多面铜镜资料,以历史发展的顺序,分七个大的时段,对从齐家文化到晚清4000多年间铸行的主要镜类进行科学的、全面的介绍。本书大胆引进考古学界常用的类型学原理,根据铜镜主纹的发展变化,对所引铜镜进行了类、型、式的排比划分,从而探寻铜镜发展、演进的科学规律,并对铜镜的制作工艺、时代特点、社会影响等进行了探索。本书综合了前人的成果,有了更高的起点。 本书作者研究铜镜近40年,相关著作曾在国外出版,在国际上引起积极的影响。

    • ¥28.5 ¥38 折扣:7.5折
    • 多友鼎/盛世吉金一九四九年后出土铜器铭文书法系列
    •   ( 6 条评论 )
    • 李绪杰蒙中 编 /2010-06-01/ 重庆出版社
    • 商周铜器的出土,西汉时期便有记载,当时研究者的兴趣侧重于铭文文献价值,对于这些铭文书法艺术的价值,到宋代才较为重视。宋人薛尚功所著《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一书,已将这些铭文视作『法帖』。可见士人们对于铜器铭文书法艺术的重视程度,清干嘉至民国期间,金石学走向繁盛,许多重要铜器也相继出土。 皇家有《西清古鉴》、《宁寿鉴古》、《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乙编》的编撰。私人的有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天大潋《寒斋集古录》、吴式芬《捃古录全文》、方浚益《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孙诣让《古籀拾遗》、《古籀余论》、罗振玉《三代吉全文存》等专著的相继出现,足见一时之盛,众多的书法家在此研究成果基础上,不仅对铭文文字的辨识有了极大的提高,对青铜器铭文书法的关注

    • ¥27.6 ¥35 折扣:7.9折
    • 青铜兵器文字
    •   ( 410 条评论 )
    • 刘正 著 /2014-11-01/ 文物出版社
    • 刘正编著的《青铜兵器文字(中国古文字导读)》系文物出版社“中国古文字导读”丛书之一种。作者刘正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对先秦古文化与古文字有精深的研究。本书分门别类,对先秦古兵器上的古文字进行识读与文化分析,较为深入。本书为一本难得的古文字入门读物。

    • ¥25.3 ¥30 折扣:8.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