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宿白集:中国石窟寺研究
    •   ( 7467 条评论 )
    • 宿白 /2019-02-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宿白先生是中国佛教考古的开创者和权威,《中国石窟寺研究》这部书正是他在石窟寺考古方面的典范性研究。本书一共收录了二十三篇文章,主要是宿白先生从50年代起陆续写就发表的,内容包括对克孜尔、敦煌、云冈、龙门等著名石窟的造像形象、窟龛形制、艺术风格进行的比较分析,进而确定各窟的开凿年代、发展变化、阶段特征等,用语科学谨慎。宿白先生的石窟寺研究不仅长于考古方法充分、科学利用,更善于把考古事实与文献材料、历史宗教结合在一起,这种研究方式不仅开创了历史考古学的研究道路,也充分体现出人文性和综合性。也正因如此,《中国石窟寺研究》虽然是以石窟寺为主要研究主体的,却能也在各个方面渗透出历史、文献、宗教、版本等方面的知识。 《中国石窟寺研究》曾于1996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次三联的再版是作为 宿

    • ¥126.7 ¥165 折扣:7.7折
    • 宿白集:白沙宋墓
    •   ( 6517 条评论 )
    • 宿白 /2017-11-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白沙宋墓》是新中国考古学泰斗宿白先生的成名之作。全面报道了1951年河南禹县白沙镇三座北宋雕砖壁画墓的抢救性发掘过程,详细介绍了这三座墓葬的墓室结构、墓中遗物及墓室装饰(壁画、建筑)情况。尤为难得的是,作者利用大量历史文献、传世绘画以及其他地区的出土文物等材料,在书中做了大量说明性注释,澄清历史背景,比对同类器物,从建筑、绘画、服饰、器用、民情、风俗等方面,多角度再现了宋代的日常生活图景。虽为一部考古报告,实可作为一部内容丰富的历史书来阅读。 宿白在《白沙宋墓》中严格区分报告主体和编写者的研究,确立了历史时期考古学报告的典范。自1957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至今已整六十年,仍为学界所重。但由于之前印量有限,在市面上已断档很长时间,本次三联再版,作为 宿白集 之一种推出,旨在向世人整

    • ¥75.2 ¥98 折扣:7.7折
    • 魂归邺西:曹操高陵研究
    •   ( 0 条评论 )
    • 周立刚 /2024-03-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曹操高陵考古发掘报告出版之后第一项关于曹操高陵的综合性研究成果。陵墓、陵园和陪葬墓等关键要素的完整考古面貌,曹操高陵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各种质疑观点的真实情况,相关画像石、卞后墓葬和曹操DNA研究等问题的再分析,相关研究中的学术规范问题等,都在本书中逐一展现。其中陪葬墓等多项考古材料为首次公布,关于各类质疑观点的梳理分析也是首次尝试。希望通过这些成果,能够让学者和公众看到曹操高陵的完整面貌以及其从发现到研究的全过程,从而对其有一个更加科学、理性和全面的了解。

    • ¥85.3 ¥108 折扣:7.9折
    • 此处葬曹操
    •   ( 460 条评论 )
    • 唐际根 /2023-06-01/ 中信出版社
    • 关于曹操墓,民间一直都有 七十二疑冢 的传言。2006年意外发现的一方两晋时期的墓志透露了曹操墓的方位。因墓葬被盗掘,考古队开启抢救发掘。本书以纪实的手法讲述了曹操墓惊心动魄的发掘故事,通过文献和考古资料对证认定墓主人身份,根据一系列关键证据对公众的质疑逐一进行科学回应,再结合科技与人文的方法,以全新的研究成果还原一个真实的曹操和他的时代。

    • ¥96 ¥128 折扣:7.5折
    • 追怀生命:中国历史上的墓志铭
    •   ( 337 条评论 )
    • [美] 伊沛霞姚平张聪 主编 /2023-04-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数以万计的墓志铭,或云丧葬传记,从帝制时代留存至今。它们被刻在石头上、安放在墓穴中,表达生者对逝者的思念。墓志铭的内容一般集中在墓主的生平事迹和模范言行上,因涵盖了详细的人品操行、家庭生活、地方世态及社会文化风俗,它们或多或少地折射出墓主所生活时代的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此外,还让人们有机会瞥见那些在正史和地方志中少有记载的各色人物,包括女性、孩童,以及未能在政治上留下痕迹的男子。 本书选取了从汉代至清末近两千年间的30 篇墓志铭,并邀请知名学者撰写导读,以志文背后的话题,串联起整个帝制时代的中国历史。本书的读者们可选择以任何顺序来阅读这些墓志,因为它们每一篇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当然,通读全书并对各时期的墓志作比较分析也会让我们受益匪浅。此外,还可选择一个群体(如女性、将

    • ¥42.5 ¥52 折扣:8.2折
    • 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
    •   ( 2899 条评论 )
    • 郑岩 /2012-1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是一本高水准的美术史研究专著,以汉唐时期非常重要的美术史资料墓葬图像为研究对象,借鉴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从美术史的角度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汉唐艺术、推动汉唐美术史研究的发展十分有益。

    • ¥44.7 ¥65 折扣:6.9折
    • 探谜明孝陵
    •   ( 69 条评论 )
    • 王韦 /2023-10-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明孝陵是六朝古都南京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也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本书内容包括:朱元璋为何选择钟山为长眠之地、明孝陵神道是否依照北斗七星之谜、古代谒陵礼制要求之谜、明孝陵地宫之谜、康熙乾隆为何屡谒明孝陵、下马坊至大金门历史故道的走向之谜等。 本书将以浅显流畅的文字,图文并茂的形式为读者一一作出解答,即便个别谜团于书中未必会有确定的答案,也无妨于读者从中获取有益的启示与想象的空间,从而引发探索和研究的兴趣。

    • ¥20.1 ¥28 折扣:7.2折
    • 中国石窟——天水麦积山
    •   ( 1024 条评论 )
    •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编 /2013-07-01/ 文物出版社
    •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5世纪初开始营造佛教石窟寺,后北魏至隋代为兴盛期,盛唐大地震致中辍,宋元明进行了重修,现存窟龛200余个,雕塑、壁画俱佳,早期造像代表着北朝雕塑的水平。1961年经国务院颁布为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编写的这本《天水麦积山》为上世纪80年代文物出版社与日本平凡社合作出版的《中国石窟·天水麦积山》中文版,收录麦积山石窟自北魏迄明代具有代表性的计83个窟龛的雕塑、壁画和内景、外景,以及有关的论文等,因广大读者需求,今予再版。

    • ¥274.4 ¥380 折扣:7.2折
    • 九色鹿·声闻荒外:巴彦诺尔唐墓与铁勒考古研究
    •   ( 119 条评论 )
    • 徐弛 /2023-1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巴彦诺尔唐墓是一处位于漠北草原的关中风格唐朝贵族墓葬,墓中发现了大量陶俑、壁画等初唐风格的文物,同时发现了中亚、拜占庭风格的器物。该墓葬和漠北其他铁勒考古遗址的发现,为唐代北方羁縻府州和草原丝绸之路等的研究提供了新史料。本书主要研究了巴彦诺尔壁画墓的基本形制、壁画、随葬俑、金器、金币等内容,还从唐朝羁縻统治时期的其他墓葬、城址、题记等方面,就唐朝在漠北的羁縻统治和草原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进行了探讨。

    • ¥62.2 ¥78.8 折扣:7.9折
    • 良渚
    •   ( 344 条评论 )
    • 良渚博物院 /2020-06-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本书依托良渚考古80余年的成果,围绕良渚古城遗址,介绍了良渚先民的家园与生活、及良渚社会的信仰与权利,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较全面的展示了5000年前良渚王国的风貌。全书共六章:*章介绍了良渚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突出了良渚考古与研究的重要性与意义;第二至四章,从良渚的城市与乡村、水乡环境和生产生活介绍了良渚先民的家园与生活;第五和六章,从良渚的神徽、祭坛、玉器、墓葬和城市规划等方面阐述了良渚社会的信仰、等级与礼制。

    • ¥108.1 ¥128 折扣:8.4折
    • 光宅中原:拓跋至北魏的墓葬文化与社会演进
    •   ( 444 条评论 )
    • 倪润安 著 /2022-10-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探讨了拓跋起源、拓跋南迁匈奴故地、拓跋代国至北魏各时期墓葬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进程等问题。在拓跋起源问题上,本书厘清了拓跋族源的主要来源。在拓跋南迁匈奴故地的问题上,尝试从相关墓葬中区分出檀石槐鲜卑遗存及其文化因素,从而筛选出与拓跋南迁关系更直接和紧密的遗迹,以勾画出确定性更强的南迁路线图。在代国至北魏墓葬文化方面,本书揭示了力微联盟对檀石槐鲜卑文化的继承、北魏早期对边疆文化的整合、北魏中晚期文化向 晋制 的复归、北魏文化余脉开启 唐制 新模式等文化现象和历史过程。本书还把北魏墓葬文化置于南北朝发展的横向比较中,探讨北魏与南朝争夺文化正统的过程,并试图总结拓跋至北魏墓葬文化演变道路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 ¥86 ¥105 折扣:8.2折
    • 中国史话:陵寝史话
    •   ( 732 条评论 )
    • 刘庆柱,李毓芳 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随着我国的先民走入文明时代,阶级、社会产生了,国家也逐渐形成,墓葬制度日趋完备。国家统治者的陵墓有了特定的规制与要求,从陵墓的形状、大小,陵区布局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制度,这种制度在中国古时历代相承,并逐渐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帝王陵寝的发展历史。 刘庆柱和李毓芳所著的这本《陵寝史话》首先介绍了中国古代陵寝的发展历史,包括陵墓、陵园、礼制建筑、人殉与陪葬、陵前石刻等,在此基础上对历代帝王陵寝,逐一做详细介绍。《陵寝史话》对帮助人们了解古代帝王陵寝,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有着积极的意义。

    • ¥10 ¥15 折扣:6.7折
    • 秦始皇陵之外:秦艺术新视域
    •   ( 34 条评论 )
    • /2023-07-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该书收录了十位全球研究中国早期艺术与文化的顶尖学者结合新近秦考古材料、以秦艺术为主题的研究文章。杜德兰、包华石、班大为、汪悦进、李安敦、夏含夷、陈光宇、柳扬、苏芳淑、王辉等学者围绕 继承、创新与政治 都城、陵墓与祭祀 历史、文化与艺术 交流、互动与碰撞 四个主题,从类型学、图像学、古文字学等维度,系统解读了秦艺术与历史。这些新洞见,对于我们理解秦的执政理念、艺术创新和文化交融,以及它们对中国文明史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 ¥72 ¥88 折扣:8.2折
    • 中國古代墓誌研究(全二册)
    •   ( 61 条评论 )
    • 王連龍 /2023-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在党中央号召之下,作为中国古代优秀传统学术门类的金石学在近年来焕发新春,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占据大宗的中国古代墓志文献,又是研究热点和前沿之一。本书邀请了国内外学术界墓志研究领域的四十名专家,就墓志研究进行深入论述。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 通论 ,按时代顺序收录历代墓志研究综述,下编为 专题 ,为墓志专题研究成果。本书的出版将在为当代金石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的基础上,努力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314.4 ¥398 折扣:7.9折
    • 等待复活——早期欧洲墓葬概观
    •   ( 368 条评论 )
    • 吴功青徐诗凌 /2017-04-1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等待复活 早期欧洲墓葬概观》对西方独具特色的墓葬文化进行了精彩介绍,通过鲜活的史料分析与透彻的哲学思考,带领读者体会早期基督徒的对生死问题的理解。因此,某时某地的人如何建造坟墓,如何对待死者,也是理解其看待死亡、生命和生活的钥匙。 《等待复活 早期欧洲墓葬概观》由两部学术小品组成,两位在意大利求学的年轻学者从两处基督徒墓葬的历史、构造和相关习俗入手,揭示出基督教精神在墓葬中的根本体现,并反映出基督徒从古代晚期到近代的生活处境与思想观念变迁。读者由此可窥见西方墓葬习俗和信仰传统。

    • ¥28.9 ¥42 折扣:6.9折
    • 中国清代皇陵堪舆考
    •   ( 217 条评论 )
    • 谢宇 主编 /2013-01-01/ 华龄出版社
    • 堪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风水,几乎每一个对中国文化和民俗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是中国特有的一门与建筑环境规划有关的学问,主要内容是为选择建造地点而对地形、地貌、景观、气候、生态等各环境要素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建筑规划和设计的一些指导性意见,指出哪些是应该追求的、哪些是应该禁忌的。其范围包括住宅、宫室、寺观、陵墓、村落、城市诸多方面,其中涉及陵墓的称为阴宅,涉及其他方面的称为阳宅。《清代皇陵堪舆考》从堪舆学角度对清代皇陵进行了深入研究。

    • ¥19.9 ¥32 折扣:6.2折
    • 汉唐时期河西走廊墓葬壁画整理研究
    •   ( 90 条评论 )
    • 贾小军著 /2023-03-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在对汉唐时期河西走廊墓葬壁画进行全面、系统整理的基础上,运用考古学、历史学、美术史和图像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该时期河西走廊墓葬壁画做了深入研究。具体内容由上、中、下三卷组成。上卷介绍了汉唐时期河西走廊墓葬壁画概况及研究现状,并对汉唐河西壁画墓形制流变及墓葬壁画发展变化轨迹进行梳理。中卷对汉唐河西墓葬壁画中的 庭院家居图 儿童图 启门图 帷帐图 作了专题研究。下卷依据墓葬壁画及其他相关资料,对汉唐河西社会史、民族史或丝绸之路历史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 ¥96.6 ¥118 折扣:8.2折
    • 金属文物保护--全程技术方案
    •   ( 140 条评论 )
    • 许淳淳潘路 主编 /2012-05-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针对青铜器、铁器、金器、银器、锡器、铅器等金属文物,本书首先简要阐述文化遗产的作用与价值、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发展动态,接着介绍出土金属文物的考古现场保护,深入分析金属文物的腐蚀破坏原因、腐蚀产物的分析方法,全面介绍金属文物保护方案的制定及保护处理方法、表面封护材料和工艺,详细列举青铜器的修复技法。还对海洋出水金属文物的保护、金属文物的保存和展示环境以及如何通过控制环境来延长文物的寿命做了简明介绍。 本书可供文物保护科技工作者、文物保护专业师生、文物爱好者和收藏者参考,也可作为文物保护专业培训教材。

    • ¥38.6 ¥58 折扣:6.7折
    • 中国明代皇陵堪舆考
    •   ( 291 条评论 )
    • 谢宇主编 /2013-01-01/ 华龄出版社
    • 堪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风水,几乎每一个对中国文化和民俗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是中国特有的一门与建筑环境规划有关的学问,主要内容是为选择建造地点而对地形、地貌、景观、气候、生态等各环境要素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建筑规划和设计的一些指导性意见,指出哪些是应该追求的、哪些是应该禁忌的。其范围包括住宅、宫室、寺观、陵墓、村落、城市诸多方面,其中涉及陵墓的称为阴宅,涉及其他方面的称为阳宅。谢宇主编的《明代皇陵堪舆考》从堪舆学角度对明代皇陵进行了深入研究。

    • ¥18.6 ¥30 折扣:6.2折
    • 解读夫子庙
    •   ( 197 条评论 )
    • 陈宁骏欣辰 编著 /2016-01-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夫子庙”是南京的*名景区,也是南京地方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人们了解南京,品读南京的窗口,也是外地游客的必游之地。陈宁骏、欣辰编*的《解读夫子庙》紧扣夫子庙的文化、建筑、人物、事件等重要体裁,伴以历史时间为脉络,结合*新的发现及研究成果,用解读的形式,讲述夫子庙的人文历史、匾额对联。

    • ¥23.3 ¥35 折扣:6.7折
    • 中国大遗址保护理论与方法研究
    •   ( 87 条评论 )
    • 刘卫红 /2022-12-01/ 科学出版社
    • 大遗址是指遗址或遗迹等遗存本体与其相关联的环境载体共同构成的有明确地域范围的综合性景观场所。本书综合运用考古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建筑学、地理学、管理学、规划学、社会学等融贯学科的研究方法,在对国内外遗址和大遗址保护历程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构建中国大遗址保护理论与方法的必要性;基于对大遗址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辨析,提出了大遗址景观论;在价值论、系统论、控制论、人地关系论和有机更新理论的指导下,对大遗址的价值、保护技术措施、展示与解说、保护利用模式、保障管理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构建起了适合我国大遗址保护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是一篇理论性和实用性兼备的著作,对于当前我国大遗址保护实践及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121.3 ¥168 折扣:7.2折
    • 汉代郡国分治的考古学观察--以关东地区汉代墓葬为中心
    •   ( 283 条评论 )
    • 宋蓉 著 /2016-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汉初,郡国并举,形成了政体上的东西分治。本文以考古学资料为中心,在传统制度史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文化与政治因素的互动中再度观察汉代的郡国制问题。通过对关东地区汉墓的综合研究,探讨了关东汉代考古学文化的演变脉络,揭示出当地汉文化发展的渐进改良模式。进而,通过与两汉政治环境变迁的对照,指出汉代制度层面的郡国分治与社会文化的东西异制相互影响,移风易俗,平稳而有效的整合了地域差异显著的关东之地。

    • ¥68.6 ¥98 折扣:7折
    • 南阳地区汉墓的考古学研究
    •   ( 77 条评论 )
    • 陈亚军 /2019-03-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是对南阳地区汉墓的系统、综合性研究。首先,作者对南阳地区的汉代各类墓葬及其遗物进行考古类型学的分析,利用年代学的方法对该区汉代墓葬进行统一分期、断代,明晰该区墓葬的年代序列和发展脉络。其次,在考古类型学研究基础上,作者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方法分析该区汉代墓葬的文化结构,同时采取动态考察方式分析该区汉代墓葬文化演进的过程,总结该区墓葬制度及其区域文化特征。*后,作者对以上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历史背景略作探索,同时对该区汉墓结构、墓主身份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对比研究,该区的汉墓是汉代墓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有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又有在大一统政策影响下的产物,也是作为影响汉代墓葬结构变迁的核心地区之一。

    • ¥52.6 ¥79 折扣:6.7折
    • 价值与权力:中国大遗址展示的观察与反思(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 228 条评论 )
    • 王思渝 著 /2019-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大遗址展示,这一话题自2000年以后广为学术界所热烈讨论。它一方面是一个关切到成百个大遗址未来发展路径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也如同一面窗户,折射着近年来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诸多初见锋芒、值得深究的学术问题。该书正是基于现实和理论两方面的诉求,结合作者搜集到的诸多实证材料而*终所成。作者希望做到的,不仅是对西方理论的一个中国式议题的补充,而是能在既有的理论框架中对一些原生的重要缺陷做出回应。

    • ¥45.5 ¥65 折扣:7折
    • 商代都邑/历史考古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   ( 315 条评论 )
    • 王震中著 /2010-10-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代是中华古文明的早期阶段,中国历史画卷在商代史的永久记忆上前赴后继地拉开。以古为镜,可知兴替。商代文明的发展时空,下启中华文化演进的先河,由宋镇豪担任主编编写的十一卷本《商代史》用断代史著述体例,通过有商一代历史事象与制度名物的研究,寻绎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元素的由来、特征、品格与传承,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历史考古研究系列:商代都邑(商代史·卷五)》全面搜汇、整理商代考古学材料,进行典型遗址分析和区系文化模拟,结合甲骨文、金文与文献史料,分析商朝城邑的空间关系及城邑体系的分层结构形态与都邑文明,进行理论上的阐述。

    • ¥47.6 ¥68 折扣: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