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中国石窟·云冈石窟(二)(2.1)
    •   ( 766 条评论 )
    • 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 /2016-10-01/ 文物出版社
    •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 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 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 余躯,为中国规模*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 文物保管所编的这本《中国石窟云冈石窟(2)》以高 质量的图片呈现了云冈石窟,适于研究及收藏。

    • ¥190 ¥380 折扣:5折
    • 来山西看中国古建筑
    •   ( 129 条评论 )
    • 李广洁 谢琛香 编著,李广洁 王俊彦等 摄影 /2023-08-29/ 三晋出版社
    • 中国古建筑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存,风格独特、技艺精妙,艺术价值、建筑价值、旅游附加值都很高。山西作为中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山西的古建筑从唐代一直到清代,时序不断,遗存甚多,甚至有些是海内外孤品,具备独一无二的价值。 《来山西看中国古建筑》以山西北部、山西中部、山西东南部和山西南部为地域划分,精选出形制最突出、艺术价值最高、建筑风格最独特的100处国宝级古建筑,从古建爱好者需求的角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将这些古建筑的看点准确、透彻地呈现出来,堪称古建爱好者按图索骥的 工具书 。

    • ¥101.1 ¥128 折扣:7.9折
    • 鼏宅禹迹
    •   ( 4963 条评论 )
    • 孙庆伟 /2018-05-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中国考古学因古史重建而生,但随着学科的发展,在强调学科独立性的同时,却与历史学渐行渐远。脱离古史重建的 初心 ,也令学术界对考古学的旨趣与方法缺少 了解之同情 。 夏文化探索是中国考古学的 哥德巴赫猜想 ,是考古学能否重建古史的试金石。面对学界的纷争与迷茫,本书强调在历史语境下开展考古学研究,以清晰的概念界定、可靠的统计数据和缜密的逻辑分析,将考古材料提升为史料,旗帜鲜明地论证了夏代的信史地位,从而为考古学重建古史确立了一个典型个案。

    • ¥68.6 ¥98 折扣:7折
    • 中国石窟·克孜尔石窟(第一卷)
    •   ( 420 条评论 )
    • 宿白丁明夷马世长雄西许宛音 著,白朴杨华 绘 /2018-12-01/ 文物出版社
    • 自1983年推出首卷中文本《敦煌莫高窟》一,至1997年中文本《安西榆林窟》,十七卷本《中国石窟》丛书才全部出齐。该丛书为目前国内石窟研究领域的版本。克孜尔石窟又称克孜尔千佛洞或赫色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南临木扎特河河谷,现有编号236窟。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开凿早、地理位置西的大型石窟群,大约开凿于3世纪,8-9世纪逐渐停建。1961年公布为*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中国石窟克孜尔石窟》共三卷,每卷发表图版192~300幅,论文2~5篇,并附有图版说明、大事年表和实测图,以及内容总录。

    • ¥190 ¥380 折扣:5折
    • 建筑考古学
    •   ( 76 条评论 )
    • 杨鸿勋 /2024-01-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具有创学科的重要意义,是一部关于“建筑考古学”之学科系统的研究专著,是建筑考古领域和建筑史学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著作,特别是书中关于古聚落遗址、古城遗址、古建筑遗址等一般复原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对建筑考古学的田野工作和室内工作实践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 ¥167.3 ¥198 折扣:8.4折
    • 土楼堡寨(福建古建筑丛书)
    •   ( 193 条评论 )
    • 福建古建筑丛书编委会编 /2020-09-16/ 福建教育出版社
    • 收录福建古建筑中兼具居住与防卫功能的土楼和堡寨类建筑遗存。此类建筑是古代北方先民南迁历史与福建本土特色民居文化交融衍变的历史产物,是福建古建筑的典型代表。全书选取38 个建筑点,兼及各个地域和各种特色风格的土楼与堡寨。书中以 建筑说明 散文随笔 图片 的形式,既概述各座土楼与堡寨的建筑年代与背景、建筑形制与结构布局、建筑风格特点等,又以亲近的视角,走入古建筑现场,追溯与楼主堡主密切相关的人生故事与建筑历史细节,从而赋予古老的建筑以温暖动人的人情底色,使建筑立马变得鲜活立体而呈现人文的光辉。

    • ¥77.4 ¥98 折扣:7.9折
    • 古道亭桥(福建古建筑丛书)
    •   ( 168 条评论 )
    • 福建古建筑丛书编委会编 /2020-09-03/ 福建教育出版社
    • 此书选取的是古代进出福建四条陆路通道上的各个地点,及古道上的关隘亭桥等建筑遗存。这四条线路分别是东线福温古道、北线仙霞分水、西线闽客间关、南线福广通津,曾经是素称 东南山国 的古代福建与外面世界进行物资与信息交流的通道,承载着福建肩挑马驮的交通历史。书中建筑说明部分,由专家细致梳理出古道上各个地点的主要线路与历史形成,而散文部分,则由作家从一个或数个遗存的古建筑出发,追溯漫漫古道漫长历史中的故事遗留与人间冷暖,二者点面结合,勾画出一幅幅福建先民自古以来努力向外探寻生存通道的生动图景。

    • ¥77.4 ¥98 折扣:7.9折
    • 城垣城楼(福建古建筑丛书)
    •   ( 147 条评论 )
    • 福建古建筑丛书编委会 /2020-09-16/ 福建教育出版社
    • 收录福建古建筑中以外筑城垣为特征,具有行政建制与军事防卫功能的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遗存。包括4类39 处古建筑:府县古城 9 个,卫所、水寨、巡检司 17 个,镇村城堡 9 个,炮台4 个。全书以 建筑说明 散文随笔 图片 形式进行系统梳理:建筑说明部分从专业的角度全面介绍各座城垣的筑城历史与历代沿革及建筑形态特征,散文随笔部分则以轻松好读的笔调,讲述每座城垣背后的历史细节与相关人物故事,二者相辅相成,配以大量古建筑图片,全面展现出福建各类古城的筑城史及在海防史上的重要历史意义和建筑艺术价值。

    • ¥65.3 ¥98 折扣:6.7折
    • 西陲屏藩——清代伊犁河谷驻防城的考古学研究
    •   ( 19 条评论 )
    • 郝园林 /2024-05-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基于对伊犁河谷清代“伊犁九城”、牛录城堡、卡伦、营盘等驻防城的考古学调查、测量和勘探,结合中外文献、图片资料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证和研究。伊犁驻防城体系的发展历经初建、高潮、完善、战乱、重建五个阶段。各城形制规整、特点鲜明,军事防御设施完善。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双核心”布局,互为掎角之势。伊犁河谷清代驻防城是在中央王朝的主导下,由各族兵员百姓共同建起来的,它们有效地稳固了边疆局势,维护了国家统一。以此材料和史实为本,作者还就城市考古学、城市形态学、“中心地”、边疆理论、“新清史”等理论范式做了深入反思。

    • ¥141.9 ¥168 折扣:8.4折
    • 府第民宅(福建古建筑丛书)
    •   ( 169 条评论 )
    • 福建古建筑丛书编委会编 /2020-09-09/ 福建教育出版社
    • 收录福建古建筑中具有特色的官宦府第和典型民居宅第类建筑遗存。福建几次移民迁徙的历史,与宋代以后商贸的兴起,造就了世家大族与商业阶层,形成了各地风格不一、异彩纷呈的府第民宅类建筑。全书选取39个建筑点,以 建筑说明 散文随笔 图片 的形式多角度展现每座建筑的历史、艺术与价值。建筑专家从专业的角度细致描摹建筑的精致艺术特征,散文作家则以世间人情的视角揭示建筑背后所蕴涵的地域风格、审美趣味、人文情怀与历史文化内涵,二者相得益彰,完美展现了福建府第民宅类建筑在中国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的地位与价值。

    • ¥65.3 ¥98 折扣:6.7折
    • 应县木塔(二版四印)陈明达著 文物出版社
    •   ( 75 条评论 )
    • 陈明达 著 /2001-09-01/ 文物出版社
    • 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 调查记 是概括地介绍一下大致情况,以期在详细了解或研究之前,先有一个总的轮廓印象。其中的第二节 释迦塔建筑实录 ,是综合记录塔的实测结果,主要是各部分的尺寸做法。这些东西在实测图或图版上已都有了,这里只是把分散在各图版上的情况和数字,按性质集中起来,或指出各种相似部分的异同之处,使眉目清楚,以备专门研究某些问题时查阅之便。 下篇关于寺塔的研究,是个范围很广泛的题目,以限于个人水平和条件,只是就修建历史、原状、建筑设计及构图、结构等四项作了初步研究。此外,如彩画、瓦作、小木作、塑像、壁画以及结构的力学分析等等,都限于条件或专业范围,或只提出问题,或未敢涉及。 我在编写之前,大致研究了塔的现状和具体条件后,决定以探讨当时设计方法为重点,希望总结出一点古代设计

    • ¥360 ¥360 折扣:10折
    • 空门寂路——南京佛寺寻访
    •   ( 106 条评论 )
    • 沈旸,毛聿川,戴成崑 /2016-01-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虽为舶来,历经一千九百余年,早已汉化成为中国本土的佛教。六朝时期是佛教汉化的重要阶段,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在佛教史上地位卓隆。南京佛教寺庙众多,南朝为,峰时多达二千八百余所。 本书记录寻访的佛寺及遗址遗存共计二百二十余处,即便如此,估计所列也仅是十之八九。其中许多佛寺谈不上美观,然:传法之道,根植在民;法无顿渐,人有利钝;依法修行,纯一直心;空门本来是寂路,本心自生万种法! 本书适合建筑、考古、历史、旅游等相关领域的爱好者阅读。

    • ¥108.3 ¥150 折扣:7.2折
    • 清中晚期岭南地区建筑陶塑屋脊研究
    •   ( 77 条评论 )
    • 王海娜 著 /2016-05-01/ 文物出版社
    • 明清时期,岭南地区经济发达,富商大贾们大兴土木,修建学宫、庙宇、祠堂、会馆等大型公共建筑,炫耀于市廛乡里。岭南地区建筑十分注重装饰,广泛采用石雕、砖雕、木雕、灰塑、陶塑、嵌瓷以及彩画等工艺,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装饰风格。清中晚期,岭南地区的学宫、庙宇、祠堂、会馆等重要建筑的屋顶上,流行用陶塑屋脊作为装饰。开展清中晚期岭南地区建筑陶塑屋脊研究,既可以了解这一时期岭南地区建筑的装饰风格,又能够探讨岭南地区建筑风格与地域经济、文化、民系之间的关系,还能为今后岭南地区传统建筑陶塑屋脊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宝贵的资料和依据。由王海娜*的《清中晚期岭南地区建筑陶塑屋脊研究》图文并茂,以考古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考古学的方法为研究方法所做的古建筑材料的研究。作者又很好地发挥了其史学的基础,做出了既使用

    • ¥160 ¥320 折扣:5折
    • 作者亲签本!!!《来山西看中国古建筑》 100处国宝级古建筑 古建“入门” 游览古建“工具书”
    •   ( 56 条评论 )
    • 李广洁 谢琛香 编著,李广洁 王俊彦等 摄影 /2023-08-29/ 三晋出版社
    • 此为【作者亲签本】 中国古建筑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存,风格独特、技艺精妙,艺术价值、建筑价值、旅游附加值都很高。山西作为中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山西的古建筑从唐代一直到清代,时序不断,遗存甚多,甚至有些是海内外孤品,具备独一无二的价值。 《来山西看中国古建筑》以山西北部、山西中部、山西东南部和山西南部为地域划分,精选出形制最突出、艺术价值最高、建筑风格最独特的100处国宝级古建筑,从古建爱好者需求的角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将这些古建筑的看点准确、透彻地呈现出来,堪称古建爱好者按图索骥的 工具书 。

    • ¥128 ¥128 折扣:10折
    • 朝天宫古建筑群修缮报告
    •   ( 19 条评论 )
    • 南京市博物馆 编 /2019-04-01/ 文物出版社
    • 朝天宫位于南京市区水西门内,莫愁路东侧,依冶山而建,是目前江南地区现存规模*、等级*、保存*完整的文庙古建筑群,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朝天宫的古建筑群中尚存文庙和江宁府学,位置关系上为右庙左学形式,总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朝天宫古建筑群修缮报告》介绍了朝天宫的历史沿革与形制特色,提供了朝天宫古建群修缮方案、环境配套整治方案、维修施工方案及过程和修缮整体工程竣工大事记,在修缮成果上包括修缮工程管理方法及措施、修缮后的日常管理及维护、智能化管理新方法等。《朝天宫古建筑群修缮报告》对于古建群的修缮和保护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 ¥99 ¥198 折扣:5折
    • 隋唐长安城遗址(考古资料编上下)(精)
    •   ( 2 条评论 )
    • 编者:龚国强//唐龙|责编:陈峰//王戈... /2017-10-01/ 文物
    • 隋唐长安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西安市区。本书稿分上、下二册,上册为文字部分,阐述长安城考古勘测与发掘过程、出土文物信息、现存规模等,下册配以黑白图版和彩色图版,图文并茂。本书稿由西安市大明宫遗址保管所组织编写并整理。

    • ¥439.08 ¥680 折扣:6.5折
    • 宝蕴楼 故宫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故宫博物院 /2020-08-01/ 故宫出版社
    • 宝蕴楼位于紫禁城外朝外西路,正处于故宫平面上极为重要的一个地点——西华门内、武英殿西。自明朝始,这里便是皇家大庖、尚膳监的所在地。清朝入关后将此处改为尚衣监,后期又改为咸安宫官学的校舍,用来教育培养清内务府三旗子弟及景山官学中的优秀学生,从而得名咸安官。伴随清王朝的覆灭,咸安宫及官学也随之消亡,只留下一座咸安门。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接管紫禁城前朝区域,设立古物陈列所,并于1914年在原咸安宫的地基上建造文物库房——宝蕴楼,用于存放沈阳故宫及承德避暑山庄所运来的文物。1948年,古物陈列所并人故宫博物院,宝蕴楼也得以妥善保存并延续至今。宝蕴楼是紫禁城中古物陈列所时期的建筑印记,其价值和地位不言而喻。虽然看起来宝蕴楼区域是故宫内简简单单的一座四合院落,但是却“五脏俱全”,造型也非常独特。

    • ¥318.5 ¥490 折扣:6.5折
    • 北平研究院北平庙宇调查资料汇编(内四区卷)
    •   ( 77 条评论 )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2019-05-01/ 文物出版社
    • 《北平研究院北平庙宇调查资料汇编(内四区卷 套装上下册)》是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写,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汇集旧时北平庙宇资料的大型系列图书,所收资料为1930年至1932年北平研究院北平庙宇调查资料。 庙宇调查是按当时北平行政区划的分区而进行,本系列图书也依照当时内城六区、外城五区以及四郊的区划顺序依次编排出版。2018年11月,目前为浩繁的内四区卷出版,分上下两册,共收录内四区131座庙宇的调查资料。内四区大致在 大酱坊胡同、丰盛胡同、武定侯胡同以北,西安门皇城以北,经棉花胡同、罗儿胡同达于积水潭以西 的范围内。 北平庙宇调查资料现存共931份,记录庙宇938座。调查数据包含调查记录手稿、庙宇平面图、照片、碑刻与器物拓片,但并非每座庙宇都有以上四项内容,编者是依据现存资料整理出版。此次调查所谓庙宇,泛指寺庙、道

    • ¥305 ¥610 折扣:5折
    • 北平研究院北平庙宇调查资料汇编(内一区卷) 全1册 精装 文物出版社出版
    •   ( 10 条评论 )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2015-07-01/ 文物出版社
    • 本书收录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所藏民国时期国立北平研究院北平庙宇调查资料。调查时间为1930年至1932年,调查目的是为编纂《北平志》搜集资料。现存调查资料931份,记录庙宇938座。调查资料包含调查记录手稿、庙宇平面图、照片、碑刻与器物拓片,但并非每座庙宇都有以上四项内容,编者是依据现存资料整理出版。此次调查所谓庙宇,泛指寺庙、道观、坛庙、祠堂、清真寺、教堂等。庙宇调查是按当时北平行政区划的分区而进行,本书也将依照当时内城六区、外城五区以及四郊的区划顺序依次编排出版。每区按庙宇调查资料原编号排序。原编号後附现收藏单位的档案总编号。刘曙光编著的《北平研究院北平庙宇调查资料汇编(内一区卷)(精)》以每座庙宇为记录单元,依次按照调查记录、平面图、照片、拓片及拓片录文的顺序编排,以方便读者完整地了解和阅

    • ¥157.5 ¥210 折扣:7.5折
    • 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战国赵北长城卷
    •   ( 34 条评论 )
    •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 /2018-11-01/ 文物出版社
    • 战国赵北长城,是内蒙古境内修筑早的长城。关于这道长城的修建,《史记》作了记载,此后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有所提及。将赵北长城的遗迹真正作为考古调查的,还是1954年内蒙古文物工作队成立以后的事。 内蒙古文物工作队是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前身,在20世纪90年代,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前辈学者李逸友先生,对赵北长城的调查研究深入。李先生通过调查认为,赵北长城的东端在今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境内,未进入河北省,西端在今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山山前,未跨越明安川进入后套平原北侧山系。李先生的这些认识,大方向是正确的。通过本次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对赵北长城的东西端点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东端点终止于兴和县城关镇脑包窑村东1.8千米处,恰好是今天内蒙古自治区与河北省的省区界,西端点终止于乌

    • ¥180 ¥360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