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20元
  • 4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80件最有意思的中国陶瓷 王志军,黄林纳
    •   ( 3 条评论 )
    • 王志军,黄林纳 /2012-04-01/ 文物出版社
    • 王志军、黄林纳编著的《80件很有意思的中国陶瓷》是《博物趣吧》系列之一。 彩绘蟠龙盘,制作精巧,花纹别致。盘为敞口,折沿,平底,外壁压印浅浅的绳纹,内壁磨光,先饰一层黑色的陶衣作底,再以红彩或红、白彩绘出蟠龙图案。龙纹在盘的内壁和盘心作盘曲状,头在外圈近盘口边缘,身向内卷。尾在盘底中心。方头圆目。张大口。牙上下两排,口里吐射出一条长物,似麦穗状或鸟类的羽毛。颈部上下对称绘出鳍或鬣状物,体中及顶部均有略微错落的双层鳞片,尾部鳞片单一,身体饱满而外张,沉稳而强健。它既像蛇,又像鳄,角似羊角,显然是集两种或两种以上动物的特征于一身。蟠龙口中所衔物,在远古被视为一种瑞兆的标志。图像为平涂,线条匀称,表现了图画的原始古朴的风格。 《80件很有意思的中国陶瓷》是一本普及读物。

    • ¥18 ¥36 折扣:5折
    • 古陶瓷修复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 7 条评论 )
    • 朱伟洁 /2015-01-01/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古陶瓷修复》主要阐述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的文物修复部分。文物修复的种类繁多,书中内容主要以古陶瓷修复为主,以教学模式进行编著。把古陶瓷修复根据不同的修复目的和修复要求划分为考古修复、展览修复、商品修复这三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修复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古陶瓷造型复原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对教学中的几个典型案例进行论述,以及实训室优秀作品的展示,让读者能清晰、直观地对文物修复有个进一步地了解。

    • ¥18.6 ¥38 折扣:4.9折
    • 写给青少年的陶瓷器档案/写给青少年的国宝档案
    •   ( 0 条评论 )
    • 孙建华|责编:杨永龙//孙若琦 /2023-06-01/ 天地
    • 陶瓷文化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史的独特象征。本书选取了13件陶瓷器国宝,从万年以前原始先民创造的古朴陶器,到千年以前瓷窑之中出产的精美瓷器,简单勾勒出中华陶瓷文化的发展历程,青少年可以透过这些陶瓷器的神韵与辉煌,洞悉美物之道,感受生活之美。

    • ¥11.56 ¥25 折扣:4.6折
    • 至宝在中国——惊现绝迹千年的瓷帝柴窑
    •   ( 56 条评论 )
    • 沉石李松堂 /2015-12-11/ 新世界出版社
    • 本书采取问答的形式,解密瓷器之首柴窑的有无,主要回答了一个千年之谜:柴窑到底有没有?如果有,它又在哪里?多少年来收藏家们一直在寻觅柴窑,国外尤其日本收藏大家也在苦苦寻觅,但一直未果。对柴窑的论断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书作者以轻松的文笔,朴实的语言,严谨的作风,诚挚的态度,本着爱国的激情,向世人公开了一个收藏秘密。该书图文并茂,首次公开柴窑,也首次公开一些鲜为人知的藏品,能让世人看到真实的柴窑是个什么样子,真实的国宝是个什么样子,给世人一个明证。

    • ¥18.4 ¥36.8 折扣:5折
    • 陶瓷考辩览要--742件实洋非语言符号图解 许国良,吴元浩 著 上海三联书店【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许国良,吴元浩 著 /2013-08-01/ 上海三联书店
    • 《淘瓷考辨览要——742件实样非语言符号图解》是著名瓷器收藏家、鉴定家吴元浩与许国良的又一部力作。两年前吴元浩的《地摊淘瓷777天——手记与实样图解》在上海书展推出引起轰动。本书正是在作者广受市场好评的呼声中推出。作者在本书中针对各个时期的藏品,写下了一百段“淘瓷考辨览要”和大量的“实样览析”,就是从各个方面帮助读者对藏品上难于一眼看出的“非语言性”符号进行了剖析,范围包括器型、器表装饰、色差、色泽、缺陷等等方面;并进而指导读者掌握陶瓷非语言符号的内涵,从而带给读者三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帮助断代;二是帮助识货;三是有助于提高欣赏能力。本书必将引起市场新一轮关注。

    • ¥20 ¥47.37 折扣:4.2折
    • 保值收藏 水晶珍藏与鉴定
    •   ( 0 条评论 )
    • /2013-06-01/ 云南美术出版社
    • 《新疆和田玉(全彩版)》中告诉我们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已被提名为中国的“国石”。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和田青花籽料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

    • ¥14 ¥33 折扣:4.2折
    • 瓷源撷粹 浙江省博物馆 浙江古籍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浙江省博物馆 /2009-07-01/ 浙江古籍出版社
    • 《瓷源撷粹》主要内容简介: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知识和精神的累积,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作为历史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文物艺术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蕴涵着无穷无尽的生命力,不仅是逝去时代各种信息的载体,而且对当今社会的进步也具有显而易见的现实意义。

    • ¥20 ¥47 折扣:4.3折
    • 中国文物小丛书:瓷器 朱启新 主编,张勇盛 著 甘肃文化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朱启新 主编,张勇盛 著 /2014-12-01/ 甘肃文化出版社
    •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无数的文化财富,保存到今天的物质形态,被我们称之为“文物”,实际上就是“文化遗物”,广义上可以称之为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它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人类的文化遗产体系。 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承载着古老生活的生动细节。每一件文物都凝聚着的古代智慧,熔铸着历史与艺术的大美。它们都有着非凡的身世,身经千万次的锤炼与虔诚的雕琢,带着匠工的汗水与体温,或走向祀祝的祠坛,或走向王侯的几案,或走向文人的书斋,或走向贵妇的妆台……然后,或烟消云散,或深埋地底,或长眠深海。今天,它们与我们不期而遇,像久违的故人,诉说,感喟…… “文物”作为历史的产物,毕竟与今天的生活环境、语境等有着较大的差异,没有专门的知识和概念理解,我们很难把它融入到现代

    • ¥14 ¥35 折扣:4折
    • 中国陶瓷文化史 骆文亮 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正版现货】
    •   ( 0 条评论 )
    • 骆文亮 著 /2012-04-01/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本书从仰韶彩陶文化开始,以朝代沿革为纵线,从史前写到民国,展示中国陶瓷的发生发展历程,着重介绍各时期陶瓷的主要瓷窑、种类、造型、技法、装饰艺术和承继关系。在瓷窑方面,特别对历史上的名窑如定、汝、官、哥、钧、耀州、磁州、景德镇、越、龙泉、宜兴、德化、石湾等做了重点介绍,还揭示了明代后官窑和民窑的主要贡献;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彩陶、黑陶、白瓷、青花中的釉里红、釉下彩、斗彩、五彩、珐琅彩以及紫砂陶等的陶瓷文化。旨在为陶瓷生产一线的企业家、想研究陶瓷文化的学者、陶瓷艺术品收藏者以及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提供一套较为系统的参考资料。

    • ¥17.5 ¥37.18 折扣:4.7折
    • 现代陶艺理论:陶艺六讲 金文伟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金文伟 /2012-06-01/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本书大多是作者自己陶艺创作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思考已发表的论文。包括:陶艺的概念——叙述陶艺的产生、发展及现状,根据不同时期对陶艺的理解和实践以及各种现象,连带起陶艺发展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现代陶艺的语言——从 “材料”、“成型工艺”、“工具”、“烧制”、“过程”、“形体空间结构”等入手,谈现代陶艺语言的生成的特点,强调“以技入道”的必要性,同时说明媒介是现代陶艺的语言体系建设的基础,与传统陶艺的认知上有所不同。现代陶艺空间——其生成其实也是本体的重要语言,分开论述主要是其空间形态生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分造型形态空间、釉色空间、以及过程空间三个部分。陶瓷的生活情怀——从陶瓷的实用属性入手展开对我国瓷器的工艺和审美的研究,追溯瓷器的历史和成就,强调对陶瓷文化的认同,并在“使用”

    • ¥14 ¥33 折扣:4.2折
    • 青花青 郭良蕙 著 故宫出版社【正版现货】
    •   ( 0 条评论 )
    • 郭良蕙 著 /2010-12-01/ 故宫出版社
    • 《青花青》包括了:金碗缘、沙漠晚霞赏钧窑、色彩缤纷蒜头瓶、天赐宋瓷、看定窑、平安壬戌年、我爱磁州、磁州我爱、沉默的伙伴——骆驼、浓妆淡抹的粉彩、汉绿釉的热潮、真假辨分明、吾爱吾枕、唐人爱马、红鱼游等内容。

    • ¥15.4 ¥35.38 折扣:4.4折
    • 殷虚陶器研究 李济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正版现货】
    •   ( 0 条评论 )
    • 李济 著 /2007-03-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包涵“世纪文库”、“世纪前沿”、“袖珍经典”、“大学经典”及“开放人文”五个界面,各成系列,相得益彰。 “厘清西方思想脉络,更新中国学术传统”,为“世纪文库”之编辑指针。文库分为中西两大书系。中学书系由清末民初开始,全面整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学术著作,以期为今人反思现代中国的社会和精神处境铺建思考的进阶;西学书系旨在从西方文明的整体进程出发,系统译介自古希腊罗马以降的经典文献,借此展现西方思想传统的生发流变过程,从而为我们返回现代中国之核心问题奠定坚实的文本基础。与之呼应,“世纪前沿”着重关注二战以来全球范围内学术思想的重要论题与进展,展示各学科领域的新近成果和当代文化思潮演化的各种向度。“袖珍经典”则以相对简约的形式,收录名家大师们在体裁和风格上独具特色的

    • ¥19.5 ¥41.18 折扣:4.7折
    • 现代陶艺理论:陶艺六讲 金文伟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金文伟 /2012-06-01/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本书大多是作者自己陶艺创作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思考已发表的论文。包括:陶艺的概念——叙述陶艺的产生、发展及现状,根据不同时期对陶艺的理解和实践以及各种现象,连带起陶艺发展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现代陶艺的语言——从 “材料”、“成型工艺”、“工具”、“烧制”、“过程”、“形体空间结构”等入手,谈现代陶艺语言的生成的特点,强调“以技入道”的必要性,同时说明媒介是现代陶艺的语言体系建设的基础,与传统陶艺的认知上有所不同。现代陶艺空间——其生成其实也是本体的重要语言,分开论述主要是其空间形态生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分造型形态空间、釉色空间、以及过程空间三个部分。陶瓷的生活情怀——从陶瓷的实用属性入手展开对我国瓷器的工艺和审美的研究,追溯瓷器的历史和成就,强调对陶瓷文化的认同,并在“使用”

    • ¥13 ¥31.37 折扣:4.1折
    • 古陶瓷鉴真 冯先铭 北京燕山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冯先铭 /1996-12-01/ 北京燕山出版社
    • 《古陶瓷鉴真》内容简介:瓷器鉴定的五大要领,仿古瓷出现的历史条件与种类,瓷器浅说,略谈魏晋至五代瓷器的装饰特征,从娄壑墓出土文物谈北齐陶瓷特征,从两次调查长沙铜官窑所得到的几点收获,谈邢窑有关诸问题,有关临安钱宽墓出土“官”、“新官”款白瓷问题,从文献看唐宋以来饮茶见尚及陶瓷茶具的演变等。

    • ¥11 ¥27.37 折扣:4折
    • 现代陶艺理论:陶艺六讲【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金文伟 /2012-06-01/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本书大多是作者自己陶艺创作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思考已发表的论文。包括:陶艺的概念——叙述陶艺的产生、发展及现状,根据不同时期对陶艺的理解和实践以及各种现象,连带起陶艺发展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现代陶艺的语言——从 “材料”、“成型工艺”、“工具”、“烧制”、“过程”、“形体空间结构”等入手,谈现代陶艺语言的生成的特点,强调“以技入道”的必要性,同时说明媒介是现代陶艺的语言体系建设的基础,与传统陶艺的认知上有所不同。现代陶艺空间——其生成其实也是本体的重要语言,分开论述主要是其空间形态生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分造型形态空间、釉色空间、以及过程空间三个部分。陶瓷的生活情怀——从陶瓷的实用属性入手展开对我国瓷器的工艺和审美的研究,追溯瓷器的历史和成就,强调对陶瓷文化的认同,并在“使用”

    • ¥10.64 ¥23.11 折扣:4.6折
    • 丹阳铜镜青瓷埔物馆集古堂 陈凤九 编 文物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陈凤九 编 /2007-04-01/ 文物出版社
    • 陈凤九先生的收藏理念有一长处,就是他的超前意识,系列化操作,形成自己藏品上的优势特色。20世纪80年代他着力重点收藏铜镜系列,90年代转为六朝青瓷系列,近两年又开始收集耀州窑、磁州窑、建窑、定窑瓷器和石雕艺术系列。我们知道,目前无论官方文博部门,还是私家收藏者,还没有把注意力都投向那些散落在荒郊野外、街头巷尾、残墙断垣间的沉睡多年的破旧石雕刻,而陈凤九率先而行了。他现在已经收集到的各类石雕有300多件,其中包括宋代文武侍吏,元代的石狮、石虎、石羊、文武侍吏、石马,明清石观音、麒麟、龟趺、碑额、守门神、石牌楼以及各式雕花柱础、石鼓等等。 中国的国瓷是青铜,青瓷收藏看丹阳:本书收录有青铜器、金铜佛造像、金银器、各大窑瓷器、玉器280余件,其中不乏精品,为越王州勾铜剑、金钩等,瓷器涵盖耀州、龙

    • ¥20 ¥47.37 折扣:4.2折
    • 中国文物小丛书:瓷器 朱启新 主编,张勇盛 著 甘肃文化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朱启新 主编,张勇盛 著 /2014-12-01/ 甘肃文化出版社
    •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无数的文化财富,保存到今天的物质形态,被我们称之为“文物”,实际上就是“文化遗物”,广义上可以称之为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它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人类的文化遗产体系。 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承载着古老生活的生动细节。每一件文物都凝聚着的古代智慧,熔铸着历史与艺术的大美。它们都有着非凡的身世,身经千万次的锤炼与虔诚的雕琢,带着匠工的汗水与体温,或走向祀祝的祠坛,或走向王侯的几案,或走向文人的书斋,或走向贵妇的妆台……然后,或烟消云散,或深埋地底,或长眠深海。今天,它们与我们不期而遇,像久违的故人,诉说,感喟…… “文物”作为历史的产物,毕竟与今天的生活环境、语境等有着较大的差异,没有专门的知识和概念理解,我们很难把它融入到现代

    • ¥20 ¥47 折扣:4.3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