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汉画像石画像砖艺术研究
    •   ( 531 条评论 )
    • 黄雅峰 著 /2011-12-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汉画像石、画像砖是古代艺术的璀璨明珠。作为建筑构件,汉画像石、画像砖完成了构造与装饰的功能,形成建筑、雕刻、绘画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 汉画像石、画像砖因其特殊的石、砖质地,与用于构筑地下墓室的用途得以流传至今。其分布地域之广阔、数量之众多,艺术表现力之丰富,迄今为止我们所见到的汉代的帛画、壁画、漆画等其他艺术形式所难以相提并论。可以说,汉画像石、画像砖是汉代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艺术发展的*,对汉代以后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汉代是民族文化的奠基期,汉画像石、画像砖凝聚着中华民族本土艺术精神,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汉画像石、画像砖,一方面具有充足的图像资料,另一方面学界对于图像进行了翔实的考证,形成了丰富的文献研究成果,建立了中国艺

    • ¥40.6 ¥58 折扣:7折
    • 陈介祺藏古拓本选编:古砖卷 卢芳玉 编撰 浙江古籍出版社,【正版保证】
    •   ( 3 条评论 )
    • 卢芳玉 编撰 /2008-06-01/ 浙江古籍出版社
    • 陈介祺字寿卿,又字酉生,号伯潜,因得曾伯黍簠而号簠斋,晚年自号万印楼主人,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人。生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道光二十五年(1845)三甲第三名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咸丰四年(1854)致仕,光绪十(1884)卒于潍县故居。 陈介祺是清代的金石学家、收藏家、鉴赏家。他一生经历的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正是中国自宋以来的传统金石学空前发展的繁盛时期,陈介祺在这一时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陈介祺出身名门,自幼便随父亲陈官俊在京城读书,年轻时即嗜古好学,曾以小门生的身份向当时的金大家阮元求教,从此便养成了收藏古物的癖好,常倾其家资,广为搜罗,集数十年之功,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藏古大家。 作为当时无所不收、无所不精的古物收藏大家,他的藏品年代久远、种类齐全、数量巨大。所藏器物

    • ¥47 ¥155.37 折扣:3折
    • 崇祯帝大传【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晁中辰著 /2016-03-01/ 中华书局
    • 对于崇祯帝,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迥异。肯定者,谓他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勤政皇帝,一个精明强干的青年天子;否定者,谓他是一个苛察残暴的专制帝王,一个刚愎自用的亡国之君。他重用袁崇焕、洪承畴等名将能臣,又亲自给他们掘好了悲剧的陷阱。他的血液里承续着太祖朱元璋的刻薄寡恩,但他同时又是一个爱好广泛而多情的丈夫。他不幸生在一个“天下汹汹”的多事之秋,与他“博弈”的是皇太极、李自成、张献忠等乱世枭雄,尽管他殚精竭虑,早生华发,但却无力挽救病入膏盲的大明王朝……崇祯帝是一个被许多人同情的皇帝,连李自成也说他“君非甚暗”。本书运用翔实的资料,以严谨的论述品评了崇祯一朝的得失成败,以广阔的视野分析了“君非甚暗”说的成因,提出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历史假说,引导读者感悟历史、品味人生。

    • ¥45 ¥104 折扣:4.3折
    • 陈介祺藏古拓本选编瓦当卷 袁玉红 编撰 浙江古籍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袁玉红 编撰 /2008-06-01/ 浙江古籍出版社
    • 瓦当,俗称瓦头,是指筒瓦下垂的特定部分,形状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表面多装饰有花纹和文字。瓦当既有遮护免受风雨侵蚀、延长建筑物寿命的作用,又有美化屋檐的装饰功能,是我国古典建筑中一种特有的装饰物。它就像一串美项链整齐划一地横列在建筑物的上部,极富装饰效果,使建筑物更加绚丽、辉煌。瓦当,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瑰丽一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不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其图案、文字不助于我们了解古文化渊源、习俗好尚,同时对古代地理建筑、思想意识的研究亦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正因如此,瓦当引起了不少好古者的 重视。清代,随着金石学的兴盛,瓦当收藏之风大盛,出现了像陈介祺、罗振玉这样的金石学家皆倾心于瓦当的搜集与研究。 战国图案瓦当以半圆形为主,主要以现实生活中的树

    • ¥48 ¥101 折扣:4.8折
    • 不为观赏的画作:汉画像石和画像砖 杨爱国 著.【正版】
    •   ( 0 条评论 )
    • 杨爱国 著 /1998-07-01/ 四川教育出版社
    • 河南南阳汉画像石刚公诸于世,鲁迅先生立刻就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他认为,从这些画像石上,一是可以窥见秦汉典章文物及生活状态;二是如果参酌汉代的石刻画像,明清的书籍插图,并且留心民间所赏玩的所谓“年画”,和欧洲的新法融合起来,也许能够出一种更好的版画,“或可另辟一境界”。 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对汉画像也极为重视。他“以为除了古人的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的形象。同时,在中国历史上,也再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更好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来。”“总之,这些石刻画像假如把它们有系统的搜辑起来,几乎可以一部绣像的汉代史。”

    • ¥36.52 ¥131.25 折扣:2.8折
    • 一本书读懂春秋战国【正版图书,满额减】
    •   ( 0 条评论 )
    • 李靖莉著;陈虎著 /2011-09-01/ 中华书局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奠定时期,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都展现出波澜壮阔的景观。李靖莉和陈虎编著的《一本书读懂春秋战国》分上下两编,上编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大势,对春秋战国时期五百五十余年的重要历史事件做了提纲挈领的介绍;下编为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专题,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制度、社会经济、社会思想、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内容。《一本书读懂春秋战国》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描摹,能够给读者比较完整的印象。同时,“大事年表”、“相关链接”等,使得历史常识和背景知识的交代清晰而丰富。

    • ¥40.89 ¥82.8 折扣:4.9折
    • 顾准寻思录 丁东编;陈敏之编 作家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丁东编;陈敏之编 /1998-09-01/ 作家出版社
    • 顾准,仍然是一个崭新而启人深思的话题顾准的震撼来自时代深层。《顾准寻思录》收集了我国学界迄今为止评论、介绍顾准其人其学的主要论述,其中有些为面世;其史料的珍贵、新鲜,思考的深邃、现实,无疑在启示:这是一本生逢其时的书越来越多敏感而执著的心灵,不再满足于“对父辈露出屁股撒野”,不再只能承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书末所的顾准著译目录、顾准研究论著索引为意在深入了解和研究顾准的读者提供了便利。

    • ¥31.67 ¥151.34 折扣:2.1折
    • 陈介祺藏古拓本选编瓦当卷
    •   ( 61 条评论 )
    • 袁玉红 编撰 /2008-06-01/ 浙江古籍出版社
    • 瓦当,俗称瓦头,是指筒瓦*下垂的特定部分,形状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表面多装饰有花纹和文字。瓦当既有遮护免受风雨侵蚀、延长建筑物寿命的作用,又有美化屋檐的装饰功能,是我国古典建筑中一种特有的装饰物。它就像一串美项链整齐划一地横列在建筑物的上部,极富装饰效果,使建筑物更加绚丽、辉煌。瓦当,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瑰丽一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不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其图案、文字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古文化渊源、习俗好尚,同时对古代地理建筑、思想意识的研究亦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正因如此,瓦当引起了不少好古者的 重视。清代,随着金石学的兴盛,瓦当收藏之风大盛,出现了像陈介祺、罗振玉这样的金石学家皆倾心于瓦当的搜集与研究。 战国图案瓦当以半圆形为主,主要以现实生活

    • ¥48.3 ¥60 折扣:8.1折
    • 不为观赏的画作:汉画像石和画像砖 杨爱国 著 四川教育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杨爱国 著 /1998-07-01/ 四川教育出版社
    • 河南南阳汉画像石刚公诸于世,鲁迅先生立刻就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他认为,从这些画像石上,一是可以窥见秦汉典章文物及生活状态;二是如果参酌汉代的石刻画像,明清的书籍插图,并且留心民间所赏玩的所谓“年画”,和欧洲的新法融合起来,也许能够出一种更好的版画,“或可另辟一境界”。 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对汉画像也极为重视。他“以为除了古人的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的形象。同时,在中国历史上,也再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更好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来。”“总之,这些石刻画像假如把它们有系统的搜辑起来,几乎可以一部绣像的汉代史。”

    • ¥35.09 ¥126.27 折扣:2.8折
    • 糊涂读史:明清的帝国偏执与盛世张皇
    •   ( 0 条评论 )
    • /2006-07-01/ 新华出版社
    • 作者有意识地将研究重心聚焦于明清两代的人和事。“一个朝代的偏执”是作者对明朝皇帝的性格和明朝士大夫的性情的概括,而清朝的荒唐外交活动与愚昧的“大唐中士”意识,则反映出这个老大帝国的傲慢的盛世情绪和盲目自大的自我想象。 ?? ?? ??作者透过历史的花边柳絮和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去触摸历史深处的脉络,最终得出这样的理解;明清两代的走向与选择,既是文化的积淀,更是历史的必然。 ?? ?? ??滑稽荒诞的历史细节和故事,轻松幽默的途述和阐发,掩藏不住作者对古老文明如何走向新生的沉重热望。

    • ¥30 ¥61 折扣:4.9折
    • C01激情岁月郎平自传
    •   ( 0 条评论 )
    • /1999-09-01/ 东方出版中心
    • 在这部娓娓道来的自传中,郎平用她最平实的表达方式,说出了奇迹的来历:体育、成败、苦乐,还有时代,还有世界。读她的《激情岁月--郎平自传》,就似逝去的岁月重临――她活得太累、太苦、太丰富、太难忘……不禁从心底里说一声:“谢谢你!祝贺你!郎平。”

    • ¥30 ¥61 折扣:4.9折
    • 新史学丛书焦裕禄身后:我与兰考的悲喜剧【售后无忧】
    •   ( 0 条评论 )
    • 任彦芳著 /2009-01-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焦裕禄身后:我与兰考的悲喜剧》向你展示出一个历史真实的焦裕禄,一个全面的焦裕禄,和以前出版的写焦裕禄的作品不同的是有新的真实内容;写出被封为“焦裕禄亲密战友”的张钦礼的真实面目,他如何从说真话而打成右倾下放农村,走向了说谎而演出了人生大悲剧;焦裕禄的继任者周化民,在兰考大地流的血比流的汗水还多,他被打成了不悔改的走资派,曾在人民日报点名,最后由中央批示平反;只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任兰考县委书记的刁文,演出的一幕时代喜剧,他所在的这一届县委使兰考百姓扔掉了讨饭棍;他提出了制度的思考;而另一个年轻的书记,正在向上奔的时候,因为酒后失言,说了一句一提焦裕禄精神就烦的真言而被免职,也是一种悲剧。作家本人因在兰考说了真话,曾被打成了反革命,而三中全会后得到平反,恢复党籍,又在兰考演出

    • ¥32 ¥80 折扣:4折
    • 中国古代砖瓦/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丛书
    •   ( 2 条评论 )
    • 编者:白勇//沐涛|责编:曾睿|总主编:童世骏//钱旭红|译者:... /2020-05-01/ 华东师大
    • 本书为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藏品丛书第二册,本书在体例上,根据形式和内容分为图案图像瓦当、文字瓦当、砖三部分,每部分依据瓦当和砖的年代顺序进行排列,使读者在阅读时既能欣赏其艺术之美,又能感受到时代变迁所造就的砖瓦风格之异。本书是这批珍贵馆藏的 次正式亮相,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文化意义。

    • ¥43.93 ¥68 折扣:6.5折
    • 陈介祺藏古拓本选编瓦当卷 袁玉红 编撰 浙江古籍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袁玉红 编撰 /2008-06-01/ 浙江古籍出版社
    • 瓦当,俗称瓦头,是指筒瓦下垂的特定部分,形状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表面多装饰有花纹和文字。瓦当既有遮护免受风雨侵蚀、延长建筑物寿命的作用,又有美化屋檐的装饰功能,是我国古典建筑中一种特有的装饰物。它就像一串美项链整齐划一地横列在建筑物的上部,极富装饰效果,使建筑物更加绚丽、辉煌。瓦当,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瑰丽一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不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其图案、文字不助于我们了解古文化渊源、习俗好尚,同时对古代地理建筑、思想意识的研究亦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正因如此,瓦当引起了不少好古者的 重视。清代,随着金石学的兴盛,瓦当收藏之风大盛,出现了像陈介祺、罗振玉这样的金石学家皆倾心于瓦当的搜集与研究。 战国图案瓦当以半圆形为主,主要以现实生活中的树

    • ¥47 ¥99 折扣:4.7折
    • 考古陕西·椽头乾坤——陕西古代瓦当
    •   ( 124 条评论 )
    • 梁华 周之翠 /2017-09-01/ 陕西人民出版社
    • 《椽头乾坤:陕西古代瓦当》内容简介:立足于我省历年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我们决定组织编写考古综述性科普丛书《考古陕西》,丛书以时间为发展纵轴,以空间为叙述横轴,以考古研究收获为基础,以文献引证为辅助,全面展示陕西古代文明的演进和社会图景。拟定的《考古陕西》丛书首批书目,包含12个选题。这些选题既考虑反映陕西考古的整体面貌,又突显我省考古的特色、亮点和新收获。为了发挥丛书撰写对年轻人的培养作用,我们依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遴选了该院的优秀中青年考古学者执笔,同时为了保证本套丛书的学术水平和价值,我们专门邀请了著名专家学者作为学术顾问。书稿完成后,编委会组织省内外相关专家对稿件审核,作者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修订、补充和完善。在此,谨向撰稿者、学术顾问及审稿专家表示真挚的谢意。

    • ¥46.5 ¥62 折扣:7.5折
    • 陈介祺藏古拓本选编:古砖卷
    •   ( 64 条评论 )
    • 卢芳玉 编撰 /2008-06-01/ 浙江古籍出版社
    • 陈介祺字寿卿,又字酉生,号伯潜,因得曾伯黍簠而号簠斋,晚年自号万印楼主人,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人。生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道光二十五年(1845)三甲第三名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咸丰四年(1854)致仕,光绪十(1884)卒于潍县故居。 陈介祺是清代著名的金石学家、收藏家、鉴赏家。他一生经历的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正是中国自宋以来的传统金石学空前发展的繁盛时期,陈介祺在这一时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陈介祺出身名门,自幼便随父亲陈官俊在京城读书,年轻时即嗜古好学,曾以小门生的身份向当时的金大家阮元求教,从此便养成了收藏古物的癖好,常倾其家资,广为搜罗,集数十年之功,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藏古大家。 作为当时无所不收、无所不精的古物收藏大家,他的藏品年代久远、种类齐全、数量巨大。所藏

    • ¥48.3 ¥60 折扣:8.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