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历史地理学十讲(长江人文馆)
    •   ( 19245 条评论 )
    • 史念海 著 /2020-09-01/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史念海先生是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历史地理学十讲》汇聚了其学术成果的精粹,以十个专题分别从我国的古今气候、人口迁徙、版图规模、交通运输、城市演变、经济重心等方面厘清历史地理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者治学严谨,用详实的史料、严密的论证再现了我国古代历史时期地理的发展与沿革,为历史地理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19 ¥38 折扣:5折
    • 历史的地理枢纽(汉译名著本11)
    •   ( 5555 条评论 )
    • [英]哈·麦金德林尔蔚 陈江 译 /2010-10-01/ 商务印书馆
    • 《历史的地理枢纽/汉译名著本11》包括英国近代地理学鼻祖哈麦金德的两篇论文:《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与《历史的地理枢纽》。两篇文章虽然都不很长,影响却广泛而深远,特别是后者,我们就以它作为书名。这两篇文章都是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宣读的。《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在1887年1月份宣读,立即在英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应,把英国的地理教学推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奠定了今日英国地理学的思想基础。这篇论文被认为是英国地理学的一篇经典文献。《历史的地理枢纽》于1904年1月份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宣读,则影响到世界政治。八十年代初,一个美国人把此文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潘恩的《常识》等十六种书并列,称为 十六本改变世界 的 巨著 。

    • ¥13.5 ¥16 折扣:8.4折
    • 中国地名史话(典藏版)
    •   ( 1141 条评论 )
    • 徐兆奎 韩光辉 著 /2023-09-01/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上至国家主权,下至百姓生活,无不与地名紧密相关。地名是写在大地上的历史,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一个地名就牵动着一根历史文脉,千千万万个地名便汇成了中华民族寻根的方向,是必须要传承的文化遗产。本书以地名为切入点,详细讲述了中国历代地句的发展及研究的清晰脉络,为读者揭示了地名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根基及人与自然的美妙融合。

    • ¥19 ¥38 折扣:5折
    • 地图史话
    •   ( 614 条评论 )
    • 朱玲玲 著 /2011-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再现了先秦到民国时期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我国地图学及测绘学领域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以时间为序,突出了各朝代绘制地图的特色,重点阐述了对世界地图学有影响的放马滩出土的战国秦邽县图,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地方《地形图》、《驻军图》、《城邑图》,裴秀“制图六体”,唐宋全国地图,明清海图及康熙、乾隆主持测绘编制的《皇舆览图》与《西域图志》等,是一本全面了解我国地图学发展史的普及性读物。本书由朱玲玲著。

    • ¥10 ¥15 折扣:6.7折
    • 新编历史小丛书 周公
    •   ( 114 条评论 )
    • 徐刚 /2022-11-03/ 北京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介绍了周公的生平与功绩。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 元圣 和儒学先驱,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本书的特点在于,作者的古文字功底深厚,能够充分利用金文等周公同时代的记录来复原周公的生平事迹及当时的政治背景,用当时人的视角来观察周公的为人、执政等情况。因此本书中展示出来的,是处于周公的时代的周公,尽量减少了后人对周公的描述。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

    • ¥12.4 ¥24.8 折扣:5折
    • 古典名著阅读无障碍本(典藏版):山海经
    •   ( 598 条评论 )
    • 李润英陈焕良 /2016-11-01/ 岳麓书社
    • 李润英、陈焕良译注的这本《山海经(典藏版阅读无障碍本)(精)》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 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 。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其中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 ¥10 ¥20 折扣:5折
    • 历史地理学十讲/长江人文馆
    •   ( 244 条评论 )
    • 史念海|责编:黄海阔 /2020-09-01/ 长江文艺
    • 史念海先生是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历史地理学十讲》汇聚了其学术成果的精粹,以十个专题分别从我国的古今气候、人口迁徙、版图规模、交通运输、城市演变、经济重心等方面厘清历史地理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者治学严谨,用详实的史料、严密的论证再现了我国古代历史时期地理的发展与沿革,为历史地理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17.1 ¥38 折扣:4.5折
    • 北平市城郊地图:民国时期老地图·民国三十六年
    •   ( 271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7-01-01/ 中国地图出版社
    • 《北平市城地图》比例尺为1:5万,出版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北平市政府工务局绘制,立生图书社印刷发行。此图是一份建前夕出版的北平市全国,那时北平市地域范围,清晰可见,北至回龙观,南至西红门,东至花园闸,西至三家店,这是一份用地形图编制而成的政区地图,图上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后期北平市的状况及长安街沿线规划图迹。此图为等大地图。

    • ¥10.2 ¥13 折扣:7.8折
    • 东线:辽阔的南方大地
    •   ( 590 条评论 )
    • 朱世巍 著 /2018-03-01/ 重庆出版社
    • 《东线》系列丛书,由著名军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写。它全面而详细地讲述了二战中苏德战争的整个过程。全书以丰富的地图、表格和图片资料,以及洗练、洁净的文字表现,展示了苏德战场上震撼人心的浴血大搏击与攻防力量的大转换。 《东线:辽阔的南方大地》承接上部《东线:巴巴罗萨与十八天国境交战》,主要讲述了国境结束交战后,德军攻入苏联境内,面对苏军的顽强抵抗和各地战局,德军统帅部围绕战争下一步的展开方向进行了激烈辩论,*后,夏季和秋季战役的决战焦点由中部转向南部,相继爆发了规模巨大的斯摩棱斯克和基辅战役。德军虽然取胜,却失去了进攻莫斯科的宝贵时间。围绕这一战役方向改变的得与失,史学界争论至今。

    • ¥19.5 ¥39 折扣:5折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环印度洋地区推进研究
    •   ( 12 条评论 )
    • 陈利君胡娟 /2021-09-30/ 云南人民出版社
    • 新冠肺炎疫情下,国际格局受到二战以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疫情已成为影响当前国家间关系、国际格局及秩序变动的重大因素。在世界格局在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的行进过程中,中国开辟印度洋出海大通道的步伐不能停止。该书稿结合疫情带来的影响,重新评估中国开辟印度洋出海大通道的机遇与方案,研判新老的问题,重新规划操作路径,直接切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环印度洋地区推进的具体问题,理论与实践并重,形成系统的、全局性、操作性强的研究成果;引入国际战略格局、军事发展态势、各国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运输方式的进步等多学科、多视角的考量,以期在印度洋出海大通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研究上开拓更为宽泛的研究视角,将多领域、多学科的前沿知识引入国际问题研究领域。

    • ¥20 ¥40 折扣:5折
    • 历史地理学十讲 长江文艺出版社
    •   ( 95 条评论 )
    • 史念海 /2020-09-01/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史念海先生是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历史地理学十讲》汇聚了其学术成果的精粹,以十个专题分别从我国的古今气候、人口迁徙、版图规模、交通运输、城市演变、经济重心等方面厘清历史地理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者治学严谨,用详实的史料、严密的论证再现了我国古代历史时期地理的发展与沿革,为历史地理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18.2 ¥38 折扣:4.8折
    • 南浔现象--晚清民国江南市镇变迁研究 李学功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版书】
    •   ( 2 条评论 )
    • 李学功 著 /2010-07-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展示的是一部立体的江南名镇南浔在近现代的流变史,作者以晚清民国的大时代背景立题,将小历史的个案研究置于大历史的观察视角,作者提出的“南浔现象”的问题研究,彰显出一个历史学者的问题意识和深切的现实人文关怀。晚近时期的南浔,既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碰撞的缩影,更是早期资本主义市场化在中国的缩影,同时,它又以缩影的形式展现了江南市镇由传统向近现代曲水流觞式的转型演进历程。南浔在近代的历史命运,从长时段的空间范围和地方性知识角度提供了一种极具价值的解读范本和经济社会景观——南浔现象。

    • ¥16 ¥57 折扣:2.8折
    • 乡土地理和家国情怀
    •   ( 114 条评论 )
    • 李九彬 王勇 编 /2021-06-01/ 西南大学出版社
    • 地理学以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两大特征,其空间可分为全球、区域和地方尺度。目前,国家课程主要关注全球和区域尺度的位置与分布、特征与差异、过程与变化、地理联系等内容,而地方尺度的相关内容占比较少。教师和学生日常可以直接观察、接触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以地方尺度为主,能否将在国家课程所学的地理规律与原理迁移应用于地方尺度,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索的地理课程与教学问题。

    • ¥10 ¥20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