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历史学家刘家和先生学术、生活的自述,由其学生陈宁整理成书。书中以漫谈的形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刘先生在中外古史比较研究上的主要思考,如历史理性与逻辑理性,并将问学经历、治学经验、学术转向、为人处世等相关方面统摄其中,较全面地呈现了刘先生的学术底蕴和人格风范,令读者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交织的语境中,领略刘家和先生的勉力为学、淡泊处世的人格魅力。
口述历史的整理与研究目前在国内外方兴未艾,本书详尽介绍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作者唐纳德·里奇,现任美国参议院历史室特邀历史学家。他毕业于纽约城市学院,在马里兰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主编过“特威恩口述历史系列”丛书,出版了几部美国历史教科书及多部学术著作。他曾提作画美国口述历史协会会长,也曾在美国历史学会等研究机构任职,并以其20多年的访谈经验于美国各地主持各种口述历史计划及研修营。因对口述历史的特殊贡献,他曾获得代表美国口述历史界崇高荣誉的“理查德·利奥波尔德奖”和“福里斯特·波格奖”。
本书旨在通过访谈自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以来成长起来的40位华人社会学家 例如苏国勋、周晓虹、边燕杰、赵鼎新、周雪光、林南、谢宇、叶启正等人,探索中国社会学40年来的重建之路、本土化方向、对中国社会变迁及改革开放的认识等。在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40周年之际,本选题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及整个社会科学快速发展、整体提高的*好证实,将对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年轻一代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和学术水平的提升、大众对社会学的理解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书通过对胡福明、袁宝华、王梦奎、陈锦华、刘鸿儒、伍绍祖、龙新民等49位老领导、老同志的访谈,以口述史的形式,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中诸多重大决策出台的过程,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进程中重大事件的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内容涉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写作和修改经过,1990年北京亚运会,兴建三峡工程决议通过前后,香港、澳门回归,中国是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等。书中所有文章均由亲历者以*人称讲述,他们中有的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有的在党和国家重要部门任职,是改革开放历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堪称改革开放史的 活字典 活资料 。本书既有对史实的回顾,也有亲历者和见证者心路历程的呈现,真实、生动、具体地再现了历史,可以为改革开放史研究提供*手资料,也可以作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新时期党史读本。
《林崇德口述历史》主题是展示一个中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知识分子成长生涯,自述爱国、爱党、爱学术、爱教育和爱学生的历程。作者要表现自己一生的追求和理念:把忠心呈于国家,把孝心献于长者,把爱心奉于社会。作者要对心理学界说的话是: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具有国际化;要对教育界说的话是:培养出跨越自己、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要对社会说的话是: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只要在人生十字坐标上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都能发光发热。全书以十章展示了作者身为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的发展历史:家乡,入学,投身基础教育,重回故校,构建思维心理学,构建基础教育观,学术带头人之路,老骥伏枥志千里。作者在口述历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求实求是的原则,因此对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工作者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书精选我国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中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事件,通过对王茂林、于幼军、杨汝岱、孙英等数十位省部级老领导、老同志进行访谈,以口述史的形式,展现改革开放40年中诸多重大决策出台的过程,全面回顾全国各地改革开放进程中重大事件的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内容涉及陕西经济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义乌开放小商品市场的前前后后、重庆计划单列往事、四川改革开放的起步与扶贫工作、玉树灾后重建、凤阳大包干等。书中所有文章均为亲历者*人称讲述,他们多为重大事件亲历者、决策者,并长期担任省部级领导职位。书中既有对事实的回顾,也是亲历者心路历程的呈现,目的是真实、生动、具体地再现历史,为改革开放史研究提供*手资料,也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生动鲜活的新时期党史读本。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以口述历史、回忆录的形式,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近三十年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事件始末,以口述史的形式,让亲身经历和见证新中国历史的老领导、老同志追忆细节,真实、生动、具体地再现历史,为党史国史研究提供手资料,也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生动鲜活的新时期党史读本。本书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主编,收录了陈锦华、王立诚、阎明复、邓力群、苏维民、李雪峰等50余老领导、老同志的回忆录、口述历史,是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资料和宝贵财富。
本书由张力奋教授主编、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都市、田野调查与记录 项目组撰,采用新闻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调查并记录了平凉路2767弄上海第十九棉纺织厂工房区百年史,是一部关于 都市考古 的社会学著作。 平凉路2767弄位于上海东北角,为原上海第十九棉纺织厂与工房区所在地。前身为日商公大纱厂及职工宿舍,1921年创建,2021年完成旧区改造,恰好一百年。本书通过15位普通居民及1位街道旧区改造负责人的口述史,辅以历史档案大事记和各阶段图片140余幅,不仅呈现了十九棉工房这一自成单元社区的百年变迁,还原了建筑、居住空间、社区与日常生活的历史演变,发掘与保存了上海的城市底蕴和城市文脉;更记录了该社区进行旧区改造过程中,为回应居民关切、征求居民意见、制定科学可行的改造方案和更新机制、程度维护居民合法权益所
《口述史研究》是由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组织编写的、关于口述史的连续性出版物,计划每年出版2期,此为第四辑。本辑共收入专题学术论文12篇,来自英国、澳大利亚、捷克与中国的14位学者围绕口述历史与环境研究,口述历史、记忆与认同,口述历史与女性研究,口述历史教学,以及口述历史经验总结与思考等专题展开跨学科与跨领域探讨。此外,还收入书评书介5篇,这些作品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外口述史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的*成果。
《口述史研究》第三辑将继续秉持 回顾性、前瞻性、多元性与跨学科性 原则,围绕口述历史的理论、方法与跨学科应用等问题展开讨论。本辑共收入专题学术论文13篇,来自英国、美国以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16位学者围绕口述历史、叙事与医学、口述历史与女性研究、口述历史与企业(商业)研究、口述历史、社区规划与历史建筑等专题展开跨学科和跨区域讨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但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实际开始于1948年中国共产党接掌鞍山钢铁厂,并于1949年7月9日正式成立鞍山钢铁公司。在成立大会上,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赠送贺幛 为工业中国而斗争 ,由此揭开了中国工业化的序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鞍山钢铁公司的 三大工程 又是苏联援建的156项大中型工业项目中最早实施的。在1958年国际形势变化后,鞍山钢铁公司又在破除以苏联 马钢宪法 为代表的一长制基础上,发展出了被毛泽东主席称为 鞍钢宪法 的管理制度,由此在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作为一种以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 活生生的人 为核心对象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口述史学由于其研究(实践)主体、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用途)与传播(呈现)形式的多元性与丰富性,它在当代的发展呈现出日益明显的跨学科特征与趋势。正是如此,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以来,口述史学在中国的发展也引起众多相关学科的重视与关注。 基于此,本书精选了近20年来已在国内公开发表的41篇与口述史学主题相关的学术论文,希望以此呈现当代中国口述史学研究的多学科视角与趋势。具体学科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性别研究、民俗学、民族学、宗教学、文学、语言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学?档案学与博物馆学、体育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以及医学等等。
本书主要是旗人妇女的口述。作者认为,只有从这些获自民间妇女的资料与通常带有权力意识的和民族中心主义的正统知识的比较中,我们才可以重新认识被边缘化了的一些人物和日常事件,并找到新的意义。 本书访谈主题集中于三点:一是相对汉族而言,这些有着旗人背景的妇女,对于自己出身的民族是否具有以及具有的是什么样的集体记忆;二是满族妇女的生活、婚姻、生育状况与族际通婚情况;三是辛亥革命以后这些妇女的家庭变迁和个人的生活经历。 丛书简介: 欧亚备要 丛书所谓 欧亚 指内陆欧亚(Central Eurasia)。这是一个地理范畴,大致包括东北亚、北亚、中亚和东中欧。这一广袤地区的中央是一片大草原。在古代,由于游牧部族的活动,内陆欧亚各部(包括其周边)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有了密切的联系。因此,内陆欧亚常常被研
北大考古的历史是北大所有师生共同书写的,是所有关心支持北大考古的各界人士共同书写的。这段历史的每位参与者都为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把自己人生的喜怒哀乐与之紧紧联系起来。这是一部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历史,也是有着各种各样评价的历史,但绝不是一部生硬呆板、晦涩枯燥的官修史。
口述历史访问计划,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在筹备时期,即由筹备主任(嗣任首任所长)郭廷以开始拟订进行,其目的在访问当代军事、政治、外交、文教、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重要人物,请其自述生平,为现代史保留忠实而深入的纪录,以备历史学者之研究。自一九五九年十月起迄一九七二年九月止,参加访问工作者先后有沈去龙、王聿均等二十二人,接受访问者七十余人,成稿六十六份,约四百八十万言。 口述历史资料,其重要性不亚于文献档案。民国以还,内乱外患交相迭乘,史料损失,不可胜计。对历史真相的了解,需要参证当事人口述之处甚多,这些笔录,对中国现代史的研究将有莫大的帮助。本所于一九八二年开始征得应访者(或其家属)同意,陆续刊印访问纪录,列为口述历史丛书。一九八四年春在所长吕实强推动下,成立口述历史组,恢复访问工
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旨在表彰在表演艺术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戏剧演员。自1983年第一届至2015年第二十七届“梅花奖”评选中,川渝两地共有24人30次获得“梅花奖”。本书收录了24位获得“梅花奖”川剧表演艺术家的口述历史。全书采用现场采访的方法,将获奖川剧艺术家的学艺经历、代表剧目、流派传承等,用“实录”的方式记录保存下来,探讨川剧艺术发展创新的历史,总结戏曲表演艺术家成长成材的规律,汇集川剧表演艺术家的独特体验,为川剧基础理论建设提供鲜活生动的史料实证,为中国戏曲表演体系建设和戏曲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供川剧的历史经验和学理性分析。
《日本人口述二战史》 直面黑暗,为真实的历史发声,数百位日本亲历者首度公开血腥残酷的战争经历。 二战中,日本对亚太地区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创伤延续至今。然而日本官方自始至终都对战争的根源、过程、代价以及后果避而不谈,更从未表达过任何歉意。为何会如此?而与之相反,被拖入战争深渊的日本平民,在数十年后回顾那场战争时,用得更多的词是难以启齿、不堪直面? 本书堪称一部开创性的口述史,西方著名历史学家西奥多 F.库克夫妇通过实地走访数百位日本本土的战争亲历者,参考众多未曾公开的信件、遗嘱、日记、军用笔记、政府档案等,力图重现战争全貌,并首度公开当今日本人回忆 二战 时的矛盾心态。本书的受访者众多,从外交官到神风特工队队员、731部队军医、战俘监管员、侵华士兵等战犯,从核弹受害者到记者
为了回顾自己的百年人生,给世人一个终的交代,季羡林先生邀请蔡德贵教授协助季羡林先生进行口述历史的工作,系统的、全面的、客观的、真实的讲述他的人生经历。 本书版本几乎原样保持了季羡林先生的谈话,仅对部分重复谈及的内容进行了删减。讲述了家庭生活中与婶母、夫人彭德华相处的细节,留德期间与伊姆加德的交往经过,以及人们非常关注的与前后几位秘书的交往经过。那些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你想知道的,你没有想到的,都在其中。
本书系根据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对全山石先生的口述史采访整理而成。书中回顾了全山石先生90年的艺术人生,谈及其家庭环境、艺术启蒙、求学习画、留学苏联至回国任教后种种经历。他在长期的油画教学和创作实践中,辛勤耕耘,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成果丰硕。书中图文并茂,集中展示了全先生的24幅美术作品,书后还附有全先生重要著作目录和油画作品目录。全书内容充实,既是对画家不平凡生活历程的全面记录,又有大量鲜为人知又鲜活生动的创作故事,具有很强的学术指导和艺术实践参考价值。
科幻在我国发展已过百年,期间历经坎坷,但在一代代科幻人的努力下,科幻文化已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开枝散叶,结出丰硕的成果。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立足我国科幻事业的核心重镇四川成都,邀请杨潇、谭楷、流沙河、刘兴诗、王晓达、周孟璞、吴显奎、董仁威、何夕、姚海军等十位功勋卓著的科幻名家接受访谈,从人生旅程到科幻之路,构画新中国以来科幻文学发展的历史全貌,跨领域、多视角地展现了中国科幻所走过的半个多世纪艰难而辉煌的历程,充分见证了四川科幻人历久弥坚的执着与情怀,用鲜活的事例展现了四川科幻人为推动科幻事业蓬勃发展所立下的汗马功劳。全书不仅保存了珍贵的科幻口述史档案,还为中国科幻的研究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史料。
由阮宝娣编著的《羌族释比口述史》系羌族释比的口述文本。作者深入四川羌族聚居区,采访了11位有一定阅历和经验的羌族释比,他们详细地讲述了羌族古老的习俗和文化传统,其内容具有文化抢救的意义。本书是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教育与边疆史地研究创新基地文库之一。
一个出生于红色家庭的“红二代”,其父为原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孔原,其母许明为周恩来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 一个“文革”前北京四中的高材生,北京市“优良奖章”的获得者,校团委副书记,北京市第一批入党的中学生党员。 一个首都红卫兵西城纠察队的主要发起人和负责人,连续发布十个“西纠通令”,曾对初期的“文革”运动有过很大影响的红卫兵。 一个因此两度入狱的青年,其父母也因此被江青点名为“西纠黑后台”,直接导致其父被关押多年、其母自杀的家庭惨剧。 一个曾被人称为“当年在陕北窑洞里读过黑格尔”的知青,1978年以同等学力考上吴敬琏开门弟子的硕士研究生。 一个曾任国家经委主任张劲夫的秘书,后任光大集团总经理和中信集团董事长的国企领导者。 他的六十年经历是怎样度过的,充满了什
本书搜集大量珍贵资料,对地质学家、社会活动家丁文江的生平事迹及成就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和梳理,主要从 科学 与 近代化 两方面展现了其波澜壮阔的一生。江苏在实业和教育等方面开近代风气之先,是近代以来中国盛产科学家的地区,丁文江作为当时 科学化的中国人 ,可谓江苏近代精神的代表者。全书共分为八章,以时间为主线,在每个历史阶段,对丁文江的生活、交游、教学及经商、治学等各个方面进行梳理和概括,力求系统展示丁文江 科学报国 、为实现中国近代化而不懈努力的人生历程,彰显丁文江作为江苏近代科学家中的佼佼者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