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著《古都西安》这套大型丛书,正是想让人们对西安有更深刻的了解,能够触摸到西安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特征,感受到它的灵魂,让西安走向世界,再架起一座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丛书按照从古至今、全面系统的原则分篇编排。每篇或按时序,或分类论述,但总的体例大致划一,以求系统、准确、全面而又有重点地介绍西安。丛书在保证学术水准的前提下,尽可能为更广泛的读者所接受,使史学走向大众,更具有严谨的科学性、渊博的知识性和艺术感召力。 有关古都西安的著述很多,但系统地编著一部大型丛书,立体全景地展现西安历史,却是首次。我有幸在西安工作十多年,西安的文化积淀实在是丰厚,这座城市*的魅力在于它的历史文化。在两个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必要也有责任组织和
梁启超(1873—1929),影响近代中国历史命运的关键人物之一。齐小刚所著的《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梁启超》以信而有证的史料,秉公立论,分段评说,准确地勾勒了梁的政治生涯,探讨了改良主义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复杂关系,同时对梁的思想和学术文化作了富有哲理性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颇有创见的新观点。《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梁启超》中还对梁的家庭生活、个人性格、业余爱好、人际关系等作了介绍,轻重谈雅恰到好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对岭南文化丰富内涵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虽已有《岭南文库》作为成果的载体,但《岭南文库》定位在学术层面,不负有普及职能。且由于编辑方针和体例所限,不能涵盖一些具体而微的岭南文化现象。要将广东建设成为文化大省,必须首先让广大群众对本土文化的内涵有所认识,因此有必要出版一套普及读物来承担这一任务。出版《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的初衷盖出于此。因此,《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可视作《岭南文库》的延伸。 书系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选题广泛,覆盖面广,力求文字精炼,图文并茂,寓知识性手可读性之中,使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丛书。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由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与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共同策
严嵩,生于明朝成化十六年(1480),卒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江西分宜人,在嘉靖年间做过二十年的宰相。他原本出身寒微,出仕之初也曾享誉诗坛,但随着官位的节节高升,却蜕变成一个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大奸臣,终落得个身败名裂、人财两空的可耻下场。他是怎样变坏的?他谄媚取宏、贪赃受贿、残害忠良的卑劣行径给朝廷造成了怎样的破坏,给历史发展带来怎样的危害?后人从中可以得到哪些鉴戒?本书将通过对其蜕变历程的探寻,揭示这些问题的答案。 明朝嘉靖四十五年(1566)四月,在江西袁州府分宜县介桥村外一处墓地的草舍里,寄栖着一位八十七岁的老人。他在饥饿、病痛、哀怨的沉重袭击下,悄然离开人世。既没有人前来吊唁,也没有棺木殡葬。这死者便是曾做过二十年宰相、削官归乡的严嵩。 昔日的严嵩“贵极人臣,富甲
杨匏安,广东香山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投身民主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热衷传播西方的心理学、美学、哲学、社会主义学说,积极参与和领导革命斗争,为国共合作呕心沥血,在白色恐怖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过去学界多肯定他为“岭南传播马克思主义人”与“革命先烈”,本书从文化的层面给传主新的定位。全书以杨匏安非凡的人生历程为主线,展示他不同阶段多彩的生活画面,及其崇高的品格与风范,客观评价他传播西方文化给民众带来的思想启蒙,颂扬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向读者推介一位真实而鲜为人知的启蒙思想家、革命先烈。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主要领袖,太平天国政权的开创者。本书以史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洪秀全从一名科场失意的农家子弟,到转变为拜上帝教创始人,直至发动和领导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事迹,进行了系统的记叙。 广东历史文化名人丛书坚持实事求是、批判继承的原则,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坚持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原则。既讲求科学性和学术性,做到言必有据,并反映*研究成果;又努力面向社会,面向大众,面向市场,用通俗生动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资料反映传主的生平与思想。每本著作有其独特的立意、结构和行文。
作为古代世界为著名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有太多故事值得后人去探索品评。三十三年短暂的人生跨度间,亚历山大完成了诸多后世难以企及的成就,灭亡波斯,征服埃及,建造众多以自己命名的城市,与雄狮搏斗,远征印度 这位伟大帝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品格白璧无瑕,甚至对战败的对手也能给予恰如其分的关怀与爱护。然而,至善至美的亚历山大大帝并非一夕练成,他的成就离不开父母的悉心哺育,离不开良师 智者 亚里士多德的循循善诱,更离不开朋友战将的倾力支持。这部传记将为读者解读亚历山大是如何走上了 寻找自己的王国 之路。
丛书简介 : 大家精要 丛书以近300位对人类文明有卓越贡献的大师为对象,浓缩其生平与思想精粹,涉及文学、史学、哲学、军事学等领域,旨在 启迪生活智慧,开悟人生哲学 。 丛书作者都是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简练、严密地阐述 大家 生平与思想,让读者能快速读懂 大家 。 内容简介 : 麦迪逊作为美国宪法的奠基人,合著《联邦党人文集》,有 美国宪法之父 之称,人权主张和三权分立学说如今仍是美国宪法的指导原则。本书主要围绕麦迪逊所提出的关于党争、邦联与联邦、三权分立、宗教自由等的观点,浅显易懂地阐述了高深莫测的政治哲学问题,从而肯定麦迪逊在美国政治与历史上的地位。
朱执信是近代中国著名民主革命活动家、理论家。1904年官费留学日本。1906年回国,先后任教广东高等学堂、法政学堂及两广方言学堂。1905-1907年,在理论上阐发三民主义,与改良派论战,同时译介马克思主义。1910年参与新军起义。1911年参加黄花岗起义。广东光复后,历任军政府总参议、核计院院长等职。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后加入中华革命党,积极参与领导讨伐袁世凯、驱逐龙济光的斗争。1917年护法运动爆发,任职大元帅府,成为孙中山的主要助手。1920年壮烈牺牲。本书在活动与思想两个方面,比较系统地展现了朱执信为寻求救国救民革命真理奋斗的一生。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岭南文化知识书系》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选题广泛,覆盖面广,力求文字精炼,图文并茂,寓知识性于可读性之中,使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丛书。 本书为岭南文化知识书系之一,介绍了中国清末洋务运动的爱国革新家、又系中国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梅州客家八贤之一——丁日昌的生平、他所从事的洋务,以至他的藏书、著述、诗作、书法等。本书借鉴了丁日昌的著作及学术界对丁氏研究的论著。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对岭南文化丰富内涵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虽已有《岭南文库》作为成果的载体,但《岭南文库》定位在学术层面,不负有普及职能,且由于编辑方针和体例所限,不能涵盖一些具体而微的岭南文化现象。要将广东建设成为文化大省,必须首先让广大群众对本土文化的内涵有所认识。因此有必要出版一套普及读物来承担这一任务。出版《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的初衷盖出于此。因此,《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可视作《岭南文库》的延伸。 书系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选题广泛,覆盖面广,力求文字精炼,图文并茂,寓知识性于可读性之中,使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丛书。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由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与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共同策划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对岭南文化丰富内涵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虽已有《岭南文库》作为成果的载体,但《岭南文库》定位在学术层面,不负有普及职能,且由于编辑方针和体例所限,不能涵盖一些具体而微的岭南文化现象。要将广东建设成为文化大省,必须首先让广大群众对本土文化的内涵有所认识,因此有必要出版一套普及读物来承担这一任务。出版《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的初衷盖出于此。因此,《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可视作《岭南文库》的延伸。 书系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选题广泛,覆盖面广,力求文字精炼,图文并茂,寓知识性于可读性之中,使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丛书。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由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与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共同策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对岭南文化丰富内涵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虽已有《岭南文库》作为成果的载体,但《岭南文库》定位在学术层面,不负有普及职能,且由于编辑方针和体例所限,不能涵盖一些具体而微的岭南文化现象。要将广东建设成为文化大省,必须首先让广大群众对本土文化的内涵有所认识,因此有必要出版一套普及读物来承担这一任务。出版《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的初衷盖出于此。因此,《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可视作《岭南文库》的延伸。 书系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选题广泛,覆盖面广,力求文字精炼,图文并茂,寓知识性于可读性之中,使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丛书。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由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与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共同策
曾国藩者,“晚清名臣”也,被誉为“官场楷模”,“千古完人”。他倡导西学,开启“同光中兴”,扶晚清王朝六十余年而不倒,视为朝廷“中流砥柱”。曾氏平生与亲戚朋友家书颇多,保存甚全,现将其编为《曾国藩家书》一书,分为修身、治学、齐家、理财、友谊、治国、用人七篇,从中既感受曾家浓浓深情,亦能体会为人处世之道。伟人*云:“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其影响之大。
本书描述了美国历史上连任四届总统的天才领袖罗斯福的日常生活;罗斯福夫妇从相爱、结婚到生育五个子女后的婚姻危机。 人们从中可以领略这对独特配偶、特殊家庭中的欢乐与痛楚。 感情与信念的矛盾、权力与婚姻的妥协,埃莉诺·罗斯福由妻子变成丈夫的政治伙伴、事业上的助手,却再也不能依从背叛感情后的任何亲近。 埃莉诺夫人排斥和嫉妒初出现的“第三者”,却容忍和接纳了另一位女秘书留在丈夫身边并成为家庭的一员。 日理万机、身心疲惫的罗斯福在二战胜利前夕终于倒下了,他生命的后一刻却躺在了一生钟情于他的露西小姐身边……
公元前8世纪周平王东迁,到前6世纪初,中国的浮光掠影,在本书己鱼贯而过。 在我国伟大的历史长河中,本书记载的这一段——春秋上半期,是伟大中的伟大者,美好中的美好者。当我们把这个销陨于远古的公元前7世纪,钩出沉暗的水面,可以看见春秋五大恐龙像五彩流星一样划过湛蓝的夜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各领一时风骚,光芒垂照宇宙。 齐桓公以其王道风范,北驱山戎,存卫复邢,南平召陵,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高山仰止、不可逾越的一座丰碑。宋襄公以其仁,获得他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晋文公以其智,南击狂楚,西却强秦,维护了中原的衣冠文化。秦穆公以其公益精神,给人感觉阳光煦暖,心性纯厚,扶助晋国,独霸西戎。楚庄王则是我们此世纪后一位宠儿,兼具“绝缨会”上的恢弘气度,又有问鼎中原的霸
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1869— 1948)是20世纪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领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倡导者,享有“圣雄”称誉。他从小受印度教熏陶,1888年赴英留学,接触到西方文明,1891年获律师资格。甘地为印度的独立战斗了一生,以倡导乡村社会改革运动及对英国殖民统治者实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而著名。但当印度于1947年独立后,甘地于次年1月30日在德里被刺身死①。 甘地极为重视教育,他不仅抨击了英国殖民教育的文化奴役,而且提出了自己对于印度教育的设想。在发表于1940年的著名的《建设纲领》中,甘地将教育和社会道德作为理想印度的基础。《建设纲领》主要内容包括:一、教派团结;二、废除“不可接触”(贱民种姓);三、禁绝烟酒;四、土布;五、其他农村工业;六、农村卫生;七、新的基础教育;八、成人教育;九、提高
本书由台湾前“行政院副院长”,李登辉发迹前的恩师徐庆钟的长子徐渊涛撰写,李敖作序,今年1月在台湾出版,因其内容新奇,情节生动,出版后在岛内引起轰动。书中详细披露了李登辉身世之谜,李登辉参加与背叛共产党,李登辉加入国民党的真实意图,李登辉的白色恐怖之恋,李登辉夫人曾文惠“千里护夫”之隐情,以及李登辉诸多叛师卖友之劣行。“我认为,徐渊涛先生写的这本书出来的时间稍嫌晚些。如果他能够在十一年前,蒋经国刚死的时候把全部的真相端出来给台湾人民看,或许台湾这十几年来的时间也不会空白一片,也不会给台湾留下这么许多后遗症了。”“如果不是徐庆钟先生向蒋经国推荐,凭李登辉这块材料要冒出头哪有这么容易。”——李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