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族人),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为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又被称为佛陀(觉者)、世尊等。 其生卒年代,北传佛教根据汉译《善见律毗婆娑》中“出律记”推断为公元前565-前486年,南传佛教则作公元前624-前544年或公元前623-前543年。 传说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其父净饭王,属刹帝利种姓。其母为摩诃摩耶。从小在宫中生活,娶妻后生有一子。 据说他深感人世间生老病死的苦恼,不满婆罗门祭司及其梵天创世的说教,29岁时在月夜乘白马出家修道。开始遍访名师。后在苦行林中苦修6年,悟到苦行不能达到解脱,转而前往菩提伽耶,在菩提树下禅定“成道”,证得诸法实相。随后在鹿野苑开始传教,为阿若侨陈如等五人萱说“四谛”、“八正道”等道理,称之为“初转法
德兰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誉为继1952年史怀泽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没有争议的一位得奖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她创建的仁爱传教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世界上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无偿捐钱给他,她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然而,当他去世时,她全部的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服。 本书以丰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她传奇而伟大的一生,对于我们每个人体味生命的真谛极富参考价值。
穆罕默德(公元570─632年)出身麦加古来西部落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七世纪初,他开始在麦加传教,要求信教者信仰的真主安拉,伊斯兰教徒都是兄弟,不分部落,这有利于阿拉伯的统一。他的说教后来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伊斯兰教开始时受到麦加城商业贵族的反对,害怕它会影响他们的政治权势和得自集市贸易的经济利益,因此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带着少数信徒出走到麦地那城(麦地那是“先知之城”之意),这一年后来作为伊斯兰教纪元元年。穆罕默德利用麦地那农民、手工业者贫民的力量在此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组织了武装与麦加商业贵族展开斗争。630年穆罕默德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并承认穆罕默德为政治宗教领袖。穆罕默德承认卡柏古庙黑陨石为伊斯兰教的神物,卡柏神庙改为清真寺,保留了麦加贵族宗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