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迈克?A.辛格是畅销书作家、成功商人,他基于自身经历,在本书中讲述了如何对生命臣服,通过放手,来达到人生之完美。作者回忆了自己的初次觉醒,以及开始在树林中独居,进行冥想修行,并开始臣服实验 对生命的洪流臣服,看看生命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在沉浮的经历中,他始终秉承对生命臣服之理念,却获得了意外的人生完满。
汉娜 阿伦特,站在舆论风口浪尖的政治思想家。她批判极权主义,反观现代社会,思考反犹主义。她关于 平庸的恶 的概念引发长达半个世纪的争论。时至今日,人们对阿伦特的误解要多于真知。 本书汇集了阿伦特本人认为尤其重要的数次电视访谈、她写给雅斯贝尔斯夫妇的书信节选等。这些文本真实呈现了阿伦特的人生与思想图景。我们在此听到一位女性的真诚谈话与有力自辩,关于爱、激情与惶惑,关于疾病、车祸与衰老,关于政治与自由,关于20世纪历史中的暴行与恐怖。在这里,阿伦特是可以直面恶意与抨击、坦然谈论死亡的智者。今时今日,她的声音穿越时空,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共鸣。
本雅明是现代哲学和现代艺术批评的关键人物,也是较难捉摸的几位思想家之一。 这本小书追溯了本雅明对现代美学和文化史的影响,强调他致力于艺术的政治转型,以此作为实现社会变革的手段。本雅明亲历了现代欧洲历史上许多大灾难,他对马克思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和技术主义等主流意识形态采取了批判的立场。1940年本雅明试图逃离纳粹欧洲,这一事件导致了他自杀身亡,书中对此也有独到评述。 本书图文并茂,是了解思想家本雅明的理想读物。
本书是关于恩格斯生平与思想的简明传记。麦克莱伦在30多年前出版的《恩格斯传》*版中力图表明,近年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日益增加,但恩格斯的贡献经常遭到误解和低估。这部关于恩格斯生平与思想的简明传记表明他的作用有多么重要,他不仅为马克思提供物质和道义上的支持,而且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种子,使很多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原则得到了发展。作者认为,恩格斯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家,特别是在人类学和历史学领域,而且对以往兴起的马克思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与马克思相比,恩格斯的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在本书中文版即将付梓之际,麦克莱伦为中国读者撰写了序言,简要表达了他关于恩格斯生平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的新见。
阿比 瓦尔堡是20 世纪卓越的美术史家和文化史家。他生前发表的著述并不多,很多重要的学术思想都零零落落地散布在其讲稿、日记、信札、纸条中。本书是瓦尔堡研究院前院长贡布里希教授在对瓦尔堡文献进行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而成,是一部以□□学家的角度书写就的思想传记。作者熟谙瓦尔堡学术成长所依赖的文化背景,精通瓦尔堡研究的文艺复兴问题,擅长心理分析,他在书中不仅实现了两位美术史巨人跨越时空的对话,而且一起对古典传统的双重性做了演绎。 书中共附有174幅插图,其中包括瓦尔堡一生各个阶段的照片、笔记本的内页和艺术品的图片等,另附有一篇扎克斯尔所撰写的关于瓦尔堡图书馆□□的回忆录,生动而全面地展示了这位艺术史上关键人物的学术生涯和学术思想。正如《艺术通报》所说,此书是 一部绝*的思想传记,叙述清晰,感
英国广播公司于1999年在世界范围内,从网上评 选1000年来*伟大的思想家。本丛书挑选排名前十位 的思想家,对他们的生平事迹、成长历程、学术成就 坐了详细介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思想家的高尚精神 境界和丰富多彩的人生。刘根报*的《诗人哲学家尼 采》介绍的主人公为诗人哲学家 尼采。
处于现代思想入口处的康德哲学,其标志是怀疑主义与宗教和形而上学的信仰的失落。他的著作,由于系统地反驳任何宣称知道真理是什么以及真理何在的主张而引人注目。 然而,在摧枯拉朽般破除传统信念的表面背后,康德哲学发展了一种新的和深刻的肯认。它肯定人类知识的界限,承认这些界限带来的创造的可能性。取代迷信与教条,康德拥抱变化和人类的可错性,认识到这些是快乐之源。这样的观点超出了现代主义对秩序和进步的欲求,甚至把康德的思想置于后现代的动荡之中。 在这本简明、诙谐的图画指南中,康德作为一个强硬的理性主义者出现,然而他也是一个信仰情感和感受的浪漫主义者。克里斯托弗 库尔-万特解释了康德颇具挑战性的思想,以及他对当代哲学的影响为何仍然如此深远。
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的文化、认知和知识具有难以匹敌的影响,通行于西方世界的理性、科学和技术的文化也应归功于他。 本书用密集的知识点引导读者去了解这位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贡献包括建立一个包容度极高的知识体系,堪称西方*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在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和戏剧、音乐、生物学、经济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学以及伦理学等学科均有系统性的著作。他还创立了形式逻辑学和生物分类学,确立了科学*初的规则。 亚里士多德的权威超越了他本人的一生,从根本上影响了伊斯兰哲学和中世纪经院哲学。十五个世纪以来,他一直是知识典范的象征。然而,亚里士多德的现实主义是否仍然可以用来支撑我们对当今世界的看法呢?
郑君里是中国第二代导演,亦是南国社、摩登社、大道剧社和抗敌演剧队的代表人物,同时他还是一位演员、作家、戏剧理论家、表演理论家和翻译家。《郑君里评传 从 化妆室 到 摄影场 》以郑君里为圆心,以他所经历的时代为半径,展现了郑君里在中国电影开拓中的奋斗与贡献,考察了以郑君里为代表的一代影剧人在不同时期的选择与命运走向。
张竞生,民 国三大 博士之一,曾经与胡适并列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年轻的两个教授,在中国,他*个把卢梭的《忏悔录》译成中文,*个提出逻辑学的概念,*个提出计划生育,*个在中国展开了爱情大讨论,编撰《性史》 他被传统势力目为 三大文妖 之一,但台湾著名作家李敖却把他誉为先知。本书是他的传记,张竞生的一生,远比大家知道的更加丰富多彩。同时,透过这个 标志性 人物,也折射了近百年来在风云激荡的大时代中,知识分子寻求救国救民之道、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坎坷遭遇和心路历程。
阿拉斯泰尔 汉内(Alastair Hannay),挪威奥斯陆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国际知名克尔凯郭尔研究专家和编译者。曾任职于挪威皇家科学与文学学会(1976)、挪威科学与文学院(1991)以及爱丁堡皇家学会(1998)。哥本哈根大学克尔凯郭尔研究中心国际研究委员会委员(1993 1998)及顾问委员会委员(2000 2004),克尔凯郭尔日记和札记新英语考据版翻译与编辑委员会委员(2007 2020)。《剑桥哲学研究指南 克尔凯郭尔卷》的主编之一(与戈登 D.马里奥合作)。主要著作还有《克尔凯郭尔传》(Kierkegaard: A Biography)、《克尔凯郭尔:哲学家们的论证》(Kierkegaard. The Arguments of the Philosophers)、《克尔凯郭尔与哲学:论文选集》(Kierkegaard and Philosophy: Selected Essays)、《人类意识》(Human Consciousness)等。
卡尔 雅斯贝尔斯是德国二十世纪的著名哲学家,在哲学、哲学史、心理学、精神病理学方面都有重大影响。《雅斯贝尔斯传》是他的学生汉斯 萨尼尔撰写。萨尼尔不仅极为熟悉雅斯贝尔斯的生活,而且也非常了解雅斯贝尔斯的思想,是雅斯贝尔斯哲学的研究专家。他为雅斯贝尔斯撰写的这本传记出版于1970年,出版后在德国一直是常销的图书品种。在这本传记中,作者依据翔实的材料,讨论了雅斯贝尔斯与胡塞尔、海德格尔李凯尔特、阿伦特等同时代人的关系,以及雅斯贝尔斯在哲学和精神病学方面的成就。
吕不韦是中国历史转型期的特殊人物,他主编的《吕氏春秋》虽成于众人之手,却反映了他的立场、观点、方法和主张。 本书分八章,介绍了吕不韦生活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其生平、业绩,分析了《吕氏春秋》’与诸子学说的关系,阐述了《吕氏春秋》中的政治、社会、历史观和科技、哲学思想,对《吕氏春秋》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也作了初步评断。 历代学者对吕氏其人其书的评议,毁誉不一,迄无定论。本书本着求实原则和科学精神对吕氏其人其书作了全面论定。
本书为一个哲学家的心路历程,讲述了彭富春从普通的农家子弟,考进名牌大学中文系,数年之后继续北上升造,成为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的高足。从文学跨界到哲学,从思想者跨越为写作者;经历种种现实和心灵的蜕变,终又留学哲人和诗人之乡,成为哲学大师海德格尔的再传弟子 本书理性地展示了一个漫游者的灵魂轨迹,感性呈现八十年代精神文化真相。
读完这本书,你不但能够更了解自己,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有更多的理解,同时也能对自己的性格做一番全面的了解和接纳。这份了解是来自勇于面对自己的创伤,愿意与自己的负面情绪共处而来的。本书是一本疗愈人心的书,因为它也阐释了我们童年时候的遭遇是如何形成我们今日的创伤和痛苦,进而教导我们如何去因应和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