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 大国工匠人物传 丛书之一,是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师、2022年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郭汉中的传记,鲁迅文学奖得主葛水平通过文学故事的形式,对郭汉中的个人成长历程、生活情况和工作感悟进行全景扫描。 在近40年的时间里,郭汉中始终坚守在文物修复第一线,与前辈后生一道,用坚持不懈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黄金面具等数以千计的珍宝重现风采。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该选题为 皖籍思想家文库 之一种。内容分为两部分,其一介绍方东美学术生涯,及其重点研究成果。所涉范围包括生命本体论、文化价值观、比较文化学和对中国哲学的诠释。其二围绕方东美的研究范围,集录传主有关文选。
吕不韦是中国历史转型期的特殊人物,他主编的《吕氏春秋》虽成于众人之手,却反映了他的立场、观点、方法和主张。 本书分八章,介绍了吕不韦生活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其生平、业绩,分析了《吕氏春秋》’与诸子学说的关系,阐述了《吕氏春秋》中的政治、社会、历史观和科技、哲学思想,对《吕氏春秋》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也作了初步评断。 历代学者对吕氏其人其书的评议,毁誉不一,迄无定论。本书本着求实原则和科学精神对吕氏其人其书作了全面论定。
一切把中国一概而论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这句话本事也不例外。这本书讲述了我是如何憧憬着澳大利亚,到头来却在中国闯荡了三十年。我们见证了中国经历的前所未有的变化,从某些方面来说,我们甚至也参与了这些变化。
刚入学,好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 导师关系、同学关系该如何*衡? 想做科研,却连文献都不知道该怎么查? 论文屡屡被拒,还要怎么修改?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被誉为个体心理学之父,是与弗洛伊德、荣格并列的现代心理学的开创者。《人生的动力》正是关于他的一部很非常不错、详实、客观的传记。美国有名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夫曼博士查遍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
作为伟大的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著作在世界各地取得了成功,但其身为社会学宗师的盛名,有时反而遮蔽了其著作思想的真正面目,对布尔迪厄著作的解读,并非总能切中理论核心,引人正确思考其许多经典概念。 不同于一般学界以精英知识分子方法诠释布尔迪厄理论,作为布尔迪厄的亲传弟子,法国社会学家让-路易 法比亚尼尝试用布尔迪厄自行创造的分析工具来解释布尔迪厄思想,这本书重新发现了大师从未示人、深处暗藏的思想灵光,开启了一条思考布尔迪厄、反思社会学的新理路。 本书分成三部分:首先,将分析三个基本概念(场域、关系以及文化资本),以及三者同时应用时所产生的修正与困难。第二部分,则针对布尔迪厄独到的方法论与叙事方式,这两者既激发出种种概念生机,也导致诸多诠释上的暧昧。第三部分,则是借着政治活动、痛苦
我们发明梯子,来补足人所欠缺的登高能力;我们发明绳子,来补足人所欠缺的牵引能力;我们发明书籍,则是为了赋予一 个 未完成的人 以知识和阅历,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罗振宇向我们证明,阅读就是一种自我完善的利器。他主理一档有 4000 万读者收听的读书节目 罗辑思维 ;他在 7 届 跨年演 讲 和超过 1 亿观众分享书中凝聚成形的共识;他与一群写书人、阅读者合作共事,创建了有名知识服务品牌得到。 在这本《阅读的方法》里,罗振宇梳理出了 24 条风景壮丽的阅读道路,并在途中悉心为你解答: 如何通过阅读修炼强劲的头脑? 如何通过阅读抵达远方的风物? 如何通过阅读参与往圣先贤们的奇妙创新? 如何通过阅读汇入人类共同体的情感江河? 让你爱上阅读的方法,这一路俯首皆是。邀请你即刻启程,并告诉后来者:我在阅读中,度过了美好的一
吴梅一生致力于戏曲及其他声律研究和教学,是著名戏曲理论家和教育家,诗词曲作家。主要著作有《顾曲麈谈》、《曲学通论》、《中国戏曲概论》、《元剧研究》、《南北词谱》等。又作有传奇、杂剧十二种。培养了大量学有所成的戏曲研究家和教育家。《吴梅评传(精)》由苗怀明编著,是“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评传丛书”之一。《吴梅评传(精)》提供了一些有关吴梅的图像资料,内容包括生活照、手稿、书影等等。
这是一本非常独特的文化类传记图书。概述了梁漱溟、钱穆、沈从文、金克木、华罗庚的人生经历及学术成就。为什么把这五位放在一本书里?因为他们都是卓有成就的文化大师,但他们又同时是学历很低的自学成才者。梁漱溟、钱穆、华罗庚是中学毕业,沈从文、金克木只上过小学。在常人眼中,很难想象他们能在文化上有大的建树,但他们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早成为世所公认的中国*的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文博专家、语言学家和科学家。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成功之路显得非常艰难而又独具特色。他们的传奇经历相信会引起许多人的兴趣,他们自己探索出来的治学之路又会给许多人以启发。作者将全书分为多个专题来写,分别为: 年老时 、 年少时 、 家庭影响 、 学校教育 自学之路 、 他们是如何成为大学老师的 、 讲学与著述 、 他们对学历和
钱伟长在上海工业大学和上海大学当了27年的校长,虽然我没有太多近距离观察与了解他的机会,但由于工作原因,比较清楚知道学校里很多事情的来龙去脉,还是知道很多事情是在他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加上多年来担当编纂校志、学校纪念画册以及撰写对外宣传文稿等工作之便,收集了一些有关他的手资料,因此,虽然出版社这一次给我的时间并不多,但我还是硬着头皮顶了下来,用心地想,用心地写,以白描的笔法写了他在学校的30个故事,是纪实性的。当然,我也清楚,即使我能把他所有的故事都写出来,仍然仅仅是停留在表面,更何况,现在写出来的这30个故事看起来也是那么平淡无奇。不过,我一直认为,钱伟长为上海大学带来的是多少年以后才能感受到的深厚。
在《走读周有光》这本书中,作者陈光中采取“走读”的方式,从周有光的出生地常州起步,先后走访了他生活和工作过的苏州、上海、杭州、重庆、成都、北京以及当年下放劳动过的宁夏西大滩等城市或地区。《走读周有光》力求在追寻周有光百年人生轨迹的过程中,探求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演化的脉络;把一个人和一个家庭的命运投射在历史与社会的大背景下,与读者一起领略诸多更深层次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