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以研究中华民国史、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著称于世的当代历史学家李新先生的回忆录。书中所记述的党从延安到“”时期的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这些历史,经这样一位有过切身经历的老革命写出来,极具真实性。
.
新闻业不必然创造民主,民主也不必然制造出新闻业,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这正是当今世界著名的社会学家和媒体研究学者迈克尔·舒德森在本书中所要论述的核心问题。以美国媒体为研究对象。但辅之以比较研究的文本背景,作者把新闻理解为既是故事讲述又是事实指向的操作模式,正是在这样的新闻报道规范与框架下,作者围绕今天的公共知识是什么和应当是什么这二者之间所产生的诸多争辩进行了阐释。本书为舒德森近年来最有代表性的论述文集。
《追求卓越坚守自由:北京大学校长胡适》认真总结其经验教训,并给以阐析评论,不仅仅是为了继承这笔遗产,为了纪念逝者,更重要的是为今日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提供参考。
作为广播电视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节目主持人的地位日益提升。 但在教学科研层面,更多注重“术”的培训,缺乏“道”的阐发。《节目 主持人概论》正是从节目主持人入手,打通主持人节目和节目主持人两大 块内容,力图阐释节目主持人所需要的专业训练、能力要素、艺术修养和 文化品格。 作者陈虹是“金话筒奖”银奖得主,又在高校从事播音主持教学和科 研工作多年,其丰富的经验使本书颇具特色;理论与实践结合,战略与战 术并重。 《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专业系列教材:节目主持人概论》系统合理的分析框架、深入到位的理论解剖、鲜 活生动的个案解读,对高校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师生及各类节 目主持人,都具有很高的学习和研究价值。
本书是1998年谢家荣教授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文集,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谢先生的学生、同事和亲属撰写的纪念文章,主要记述谢先生作为一位全方位地质学家的学术思想和在地学各个领域,尤其是经济地质、矿床地质、石油地质、地质教育和组织领导工作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二是对谢先生生平及他领导下的矿产测勘处的研究和在矿产测勘处工作过的近50位人员的简介;三是谢先生1946—1950年间在《矿测近讯》上发表的数十篇文章,这既是他活跃的学术思想和道德情操的反映,也是那个时期历史的见证。此外,还首次发表了谢先生的重要论文《同生成矿理论在我国的运用》的摘要以及到目前为止最为详细的谢家荣主要著作目录。本书可供广大地学工作者、地学史研究者和高等院校师生学习和参考。
申泮文(1916 — ),广东从化人,无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翻译家。申泮文院士是我国著作和译作最多的化学家之一。他著译多部教材和工具书,在国家级出版社的出版物达70 余卷册,3000 余万字。新中国成立初,申泮文院士编写了我国最早的中文化学讲义,后又组织翻译了大量苏联、美国等国家的教材和参考书。其中1-20 卷《无机合成》的翻译是持续近30 年的工作,为我国无机化学发展打基础曾经起了很好的作用。申泮文院士倡议编著并作为副主编的《无机化学丛书》至2011 年共三次重印,为我国广大化学工作者提供了一部丰富的近现代化学的原始资料资源库,对我国化学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本书是在申泮文院士的口述访谈稿的基础上整理而得的,主旨是对申泮文院士的资料进行全方位的整理收集,采集成果比较丰富。因口述资料
本书通过吉近40篇经亨颐本人及其亲友、学生的回忆文章,系统展现了经亨颐先生作为我国近代教育家的生平及其对我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从几个维度展示了一代教育家、书画家在事业、交友、家庭生活等方面的生动形象,展现了一带教育家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