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哲亲历了中苏关系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诸多重大事件,如:国共一次合作、大革命失败、反对托洛斯基、江浙同乡会、苏联肃反、国共第二次合作全民抗战、皖南事变、苏联卫国战争、整风运动、重庆谈判、转战陕北、土地改革、战略决战、建国、《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毛泽东选集》出版、中国首个五年计划、苏联援助一百五十六项、日内瓦会议、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他曾随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德怀五次访苏。这本回忆录重点刻画了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引人入胜,并系统地介绍了师哲本人所经历的中苏往来关系的发展变化,其内容都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所以生动、具体、可信;加之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同志帮助查阅了大量档案资料,使其内容更加翔实、
《陶行知传》是迄今为止权威、为全面地反映陶行知一生的传记。作者将陶行知先生置于风云激荡的半个世纪的历史舞台去描写,生动、立体地呈现了陶行知于1917年夏天从美国留学归国至19146年7月26日逝世的近30年间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为劳苦大众探获生路,为中国的民主、自由、和平、解放而不屈不挠奋斗的一生。阅读《陶行知传》,可以让读者真切触摸到一个集教育家的慈爱、学者的渊博、政治家的气魄、社会活动家的能量、诗人的豪放于一身的栩栩如生的陶行知,尤其是他那“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的精神品质,感天动地,无疑是对人的精神的洗礼。同时作者通过陶行知与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蔡元培、蒋介石、宋美龄、甘地、泰戈尔、杜威等时代风云人物的交往活动,为我们呈现出20世纪上半叶的宏伟时代画卷。《陶行知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内容简介:历史上的司马光不仅是一位私德高尚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的历史学家。《通鉴载道:司马光传》以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客观的视角,用生动幽默的文学语言为读者再现了一个立体的司马光的形象。《通鉴载道:司马光传》不是普通写司马光的书,力求写出一个真实的我的司马光,而避免重复他人的司马光。我的司马光是北宋特殊政治、文化氛围中的司马光。比如,常有人说,宋代士大夫最有气节。不错,但可别忘了,那是因为有“不杀读书人和言事者”的政策兜底。司马光以气节名世,屡与皇帝当面斗气、顶牛,若非北宋,不可想象。他是北宋社会风俗画的一部分,只有在这幅画中他才是“真”的“活”的。
蔡元培先生是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1940年在香港病逝。唐振常先生所著《蔡元培传》于1985年在我社出版,后于1999年重版,赢得了较好的学界反应和读者反响,成为蔡元培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成果,也可资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教育、政治等研究参考借鉴。本次收入人物传记系列丛书,重新制作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