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兆良,植物营养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32年8月21日出生于山东青岛。小学就读于明德小学,初中就读于礼贤中学,高中就读于青岛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化工科。1949年以同等学力考取山东大学,入农学院农艺系,1950年9月转到理学院化学系,1953年毕业,9月到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此后一直在该所从事植物营养方面的研究工作。1993年,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并于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部学部委员)。 朱兆良从事植物营养研究六十多年,在协调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氮素管理理论和技术发展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是我国土壤氮素研究领域的带头人与开拓者。他建立了用土壤矿化铵15N丰度作为参比值,测定水稻全生育期间非共生固氮量的方法;首次对稻田土壤的供氮能力进行定量解析,指出无氮区水稻的吸
本书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松恩的学术传记,是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的一种。该书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戴松恩的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内容。 书中行文严谨,引用资料真实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大中学生及青年学者可以从书中获取学术成长的经验和启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独有的历史资料。
曾德超,1919 年 1 月 4 日出生,海南省琼山县人,我国农业机械和农业工程学科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农业工程学家、农业机械学家、教育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机械制造学科评议组*、二届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农牧渔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农业机械学科组成员及农业工程学科组成员,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特邀委员。先后担任过《农业机械学报》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 农业机械卷》副主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农业机械化卷》副主编,国家机械委高等工业学校农业机械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指导委员会顾问,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二届副理事长、第三届名誉理事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二届副理事长、第三届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协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1995 年,曾德超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博物少年到科学巨匠:鸟类学家郑作新》主要介绍郑作新先生一生从博物少年成为科学巨匠的经历。《从博物少年到科学巨匠:鸟类学家郑作新》分两大部分。*部分由50篇文章组成,由郑先生家人撰写,主要包括少年家庭的遭遇、初入大学的经历、海外求学的境遇、学成归来的生活以及在鸟类学、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等,记述他的博物少年成长经历以及推动中国鸟类学发展的重要事件。第二部分由20篇文章组成,由郑先生的学生及相关工作人员撰写,他们都是我国鸟类学、生态学的大科学家。由他们记述郑老先生培养学生科学思想等教育理念和方式,以此来描述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道路上取得的显著成就。
2019年9月,袁隆平、李延年、于敏、等八位同志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为 好地弘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让 多人认识、了解他们初心不改、矢志奋斗、无私奉献的英雄事迹,我社组织策划了“共和国功勋”丛书,本选题就是其中的一卷。本选题讲述了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杂交水稻科学技术高峰的光辉事迹,从1953年夏天袁隆平大学毕业、赴安江农校任教一直写到2020年6月底,时间跨度57年。全书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
《袁隆平传》以极富情感的笔调,充沛的第一手资料,生动记录了袁隆平这一路走来的人生之旅。其艰辛,其曲折,其求索,其百折不挠,其志趣,其情调,其普通人生活中的最能打动人的点点滴滴……给了我们一个真实的、真切的、可敬可亲的、可感可触的袁隆平。读《袁隆平传》,不仅让你感受到科学的力量,更感觉到人格的力量。袁隆平,一个为了解决人类的吃饭问题而付出了巨大辛劳,取得了巨大成果的中国科学家。在世界杂交水稻领域,由他所研发成功的杂交水稻技术三十多年来一直居领先地位,若将这一技术推广至全球的水稻种植,每年可多养活十亿人口;在中国亿万农民的心中,他被人们视为丰足生活的依傍,当年朴实的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好政策,二靠袁隆平的好种子。1999年,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一批小行星命名仪
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农业科学家。 袁隆平,生于1950年9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曾成功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化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此外,他还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等多次国际奖励。 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每年增产的稻谷相当于每年解决6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他有两大愿望:一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二是把超级杂交水稻搞成功,以造福全人类。 本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生动的情节和鲜为人知
2019年9月,袁隆平、李延年、于敏、等八位同志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为 好地弘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让 多人认识、了解他们初心不改、矢志奋斗、无私奉献的英雄事迹,我社组织策划了“共和国功勋”丛书,本选题就是其中的一卷。本选题讲述了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杂交水稻科学技术高峰的光辉事迹,从1953年夏天袁隆平大学毕业、赴安江农校任教一直写到2020年6月底,时间跨度57年。全书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
《新农村书屋·畜禽养殖技术:鸽病诊治关键技术一点通》介绍的鸽病共86种,编者将每一种鸽病诊治的关键技术在显要位置单独列出,使读者在翻看《新农村书屋·畜禽养殖技术:鸽病诊治一点通》时一目了然,因此《新农村书屋·畜禽养殖技术:鸽病诊治关键技术一点通》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从事养鸽或鸽病防治的人员如按照《新农村书屋·畜禽养殖技术:鸽病诊治一点通》介绍的思路做诊治,简洁明了,一般不会误诊误治。 《新农村书屋·畜禽养殖技术:鸽病诊治关键技术一点通》作为鸽病诊治的参考书,尤其适合各养鸽场或养鸽爱好者、基层兽医工作人员以及大中专学生阅读。
2019年9月,袁隆平、李延年、于敏、等八位同志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为 好地弘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让 多人认识、了解他们初心不改、矢志奋斗、无私奉献的英雄事迹,我社组织策划了“共和国功勋”丛书,本选题就是其中的一卷。本选题讲述了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杂交水稻科学技术高峰的光辉事迹,从1953年夏天袁隆平大学毕业、赴安江农校任教一直写到2020年6月底,时间跨度57年。全书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
2019年9月,袁隆平、李延年、于敏、等八位同志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为 好地弘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让 多人认识、了解他们初心不改、矢志奋斗、无私奉献的英雄事迹,我社组织策划了“共和国功勋”丛书,本选题就是其中的一卷。本选题讲述了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杂交水稻科学技术高峰的光辉事迹,从1953年夏天袁隆平大学毕业、赴安江农校任教一直写到2020年6月底,时间跨度57年。全书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
《改变世界的一粒种子——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介绍了“杂交水稻之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袁隆平的科研故事。全书分为“追梦人生”、“求学之路”、“曲折的科研之路”、“用一生做好一件事”、“辉煌的成就,做人的楷模”几个章节,全方位地介绍了袁隆平的成长经历、科研历程。本书作为中学生课外阅读图书,有助于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勤奋努力向上的精神,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新农村书屋·畜禽养殖技术:鸽病诊治关键技术一点通》介绍的鸽病共86种,编者将每一种鸽病诊治的关键技术在显要位置单独列出,使读者在翻看《新农村书屋·畜禽养殖技术:鸽病诊治一点通》时一目了然,因此《新农村书屋·畜禽养殖技术:鸽病诊治关键技术一点通》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从事养鸽或鸽病防治的人员如按照《新农村书屋·畜禽养殖技术:鸽病诊治一点通》介绍的思路做诊治,简洁明了,一般不会误诊误治。《新农村书屋·畜禽养殖技术:鸽病诊治关键技术一点通》作为鸽病诊治的参考书,尤其适合各养鸽场或养鸽爱好者、基层兽医工作人员以及大中专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