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陈思和 记得三十年以前,我刚入复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章培恒先生出版了他的部著作《洪昇年谱》,受到学界高度好评。直至今天,我在百度上搜索书名,还会跳出这样的评价:“该书不仅首次全面细致地胪列了谱主的家世背景、个人遭际、思想著述、亲友关系等,还就洪氏‘家难’、洪昇对清廷的态度以及演《长生殿》之祸等诸多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独到见解,将洪昇生平及其剧作研究推进了一大步。”编制年谱,功在三个方面:一是详细考订谱主家世背景、个人遭际、思想著述、亲友关系等史料;二是对于谱主经历的历史事件的深入探究;三是对其人其书的整体研究的推进。那时我们接受的教育是,年谱编撰是花时间吃功夫,同时也是*有学术价值的一种治学方法。研究者在学术上的真知灼见被不动声色地编织在资料的选择和铺陈中
本书稿详细梳理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从出生至今的文学创作经历和相关文学活动,描述铁凝的创作发展轨迹,并对其重要的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尤其关注一些重要作品在其创作历程中的转型意义。
本书为晚清名臣刘秉璋年谱。刘秉璋(1826~1905),字仲良,安徽庐江人。咸丰十年(1860)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同治间从李鸿章太平军、捻军,转战江浙鲁豫。光绪间任浙江巡抚。中法战争期间,严防沿海要隘,指挥了有名的"镇海之役",击退法军。督蜀十年,在"成都教案"中维护民族利益,清廷罢其职。卒后复原官。 年谱以纪年断,年内以内容分。引用了多种文献,包括很多信札、手稿等稀见资料,并详加考证,能够对晚清史研究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