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培年谱。刘师培(1884 1919) ,近代经学家、文史学家。曾用名光汉,字申叔。别号左盦、无畏。江苏仪征人。于经学、文学研究颇多创见,一生著述甚丰,著有《左盦集》八卷、《左盦外集》二十卷、《左盦诗录》四卷、《词录》一卷,及论经学、史学、文学专著几十种,收入《刘申叔遗书》。 此书是对2003年广陵书社出版的《刘师培年谱》的增订。此次增订,在保持初版框架的前提下,一是重点补充了新发现的刘师培生平资料,特别是民国时期报刊所载资料,纠正了初版中的个别错误结论;二是增注了引文出处,以便引用和核对;三是更新了《刘师培研究资料目录》,四是校正了初版的文字漏误。
邹韬奋(1895.11.5—1944.7.24),原名恩润 ,韬奋是其笔名。祖籍江西余江,出生于福建永安。 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卓越的文化战士。早年曾就 读于南洋公学,毕业于上海约翰大学。毕生从事新闻 出版工作,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生活》周刊 ,以后又创办《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 生活日报星期增刊》、《抗战》3日刊等,创办生活 书店,倡导为读者服务,出版大批进步书刊。积极参 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救国会等民主运动和抗日救亡 活动组织,为*名“七君子”之一。出狱后,积极投 身全面抗战,保障言论自由,组织民众运动的斗争。 后受到国民党迫害,离开重庆,辗转于桂林、香港、 广东、上海、苏中、苏北解放区,并希望能去延安, *好地为党和人民工作。但因病症严重,于1944年7 月24日不幸病逝。中共中央追认邹韬奋为
本书校点明清之际黄道周弟子等撰写的年谱三种,即(明)洪思《黄子年谱》、(明)庄起俦《漳浦黄先生年谱》、(清)郑亦邹《黄石斋年谱》,以及本书附录的明清人撰黄道周传记19篇,包括明朝黄景昉《黄道周志传》、明朝洪思《黄子传》、明朝査继佐《黄道周传》等。此书原在我社以 八闽文献丛刊 之一种出版,此次修订后再版。整理出版黄道周的相关著作,乃至对黄道周的生平进行著述,可以为学术界研究其理学思想、艺术创作、人格魅力等方面提供载体,乃至为研究晚明社会风云突变的政治、社会、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提供相关资料。
《章太炎年谱长编》共70余万字,出版于1979年,至今已有三十余年,至今已坊间难求。 《长编》按不同历史时期,结合章太炎的思想活动,分五卷:1868年—1894年为卷,1895年—1905年为第二卷,1906年—1911年为第三卷,1912年—1918年为第三卷,1919—1936年为第五卷。每一卷之前附按语,说明这一时期的国内形势和章氏的思想活动。基本上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全面记述章太炎的政治、学术活动。 作者依据近年出版的各种相关文献,增订了约40万字,仍按《长编》的编次和时序,分为五卷。统一排在《长编》之后,为了便于读者检核,该部分内容单独装订成册。
《林散之年谱》,逐年逐月记录了林散之先生从出生到逝世九十余年的生命历程,详细记述了林老求学、交游、创作等的经历,对林散之先生的艺能做了全面的扫描和记录,资料详尽扎实,对于研究者、收藏者全面认识林散之先生的艺术才华,完整了解林散之先生的艺术创生命,深入认知中国当代美术史,具有非常重要的资料价值和典藏价值! 林散之先生是我国当代*重要的书法家之一,对当代书坛影响深广。 林散之先生是江浦人,幼尝苦辛但是求艺不断,先得乡贤开蒙,后为黄宾虹老提命。傅雷先生曾说,林散之先生是黄宾虹老入室高足中成就实为仅见者。 林散之先生一生淡泊豁达,晚年书画之名始为广知。高二适先生见到林老书迹大呼: 这才叫字! 启功先生初见林先生的作品时,竟然脱帽肃立,三鞠躬,以表敬意。此二事,一时传为书坛佳话。 70年
本书是一部记载钱学森生平、思想和业绩的编年体著作。这部年谱,以大量文献档案资料为依据,详实、准确、系统地记载了钱学森的生平事迹,力图较为全面地反映钱学森一生的主要成就。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龙眠愚者等,出家后改名弘智,号无可、药地等,安徽桐城人。幼承家学,博览群书,诗文著于当时,与冒襄、侯方域、陈贞慧,合称“明季四公子”。方以智一生跌宕流离,才情超 ,工诗画,善书篆,乃至天文历算、音韵医学无所不窥。著述宏富,虽身处忧患流离之中,仍著述不辍,生平著述达百余种。 本书搜罗丰赡,考订翔实,辨析中允,信以传信,疑以阙疑。在年谱正文之外,还广泛辑佚方以智的诗文、书画作品,及相关传记资料等,是研究方以智及其学术思想的 参考书籍。
本书在前人编纂王安石年谱的基础上,主要按照年、月、日,对王安石的一生做综合性考述,包括其家族、世系、字号、里贯、生卒年,科名、仕履、功业,创作成就和学术造诣,交游网络,家族盛衰等。在材料的搜集、问题的考证、思想的阐发、方法的探讨等方面都有重要成果。
徐润一生的主要贡献有二:一是对上海开埠时期经济发展的贡献;二是创建了中国早期现代企业的典范一一轮船招商局。可是以往学术界对徐润的研究不多,作者编著这本《徐润年谱长编》正是想为以后研究徐润做一些基础工作。 这是一本长编性的历史著作,基本上是述而不作,书中有作者的叙述和议论,同时也附上大量原始资料,以供研究者独立判断。 书中的原始资料,特别是选自上海《申报》的资料,有的字迹不清无法辨认,均以口口注出。《申报》上的文章没有断句,也是想保持原样,请研究者自己断句为好。 本研究成果获得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2010年科研成果出版支持计划经费资助。
陶冷月是民国时期融汇中西绘画的代表性画家,由于历史原因,其在建国后处于长期被艺术界遗忘的状况。随着现在美术史研究的深入,及艺术品市场的逐渐复苏,陶冷月和他的作品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陶为衍编著的《陶冷月年谱长编(上下)》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得以出版,其家属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收集陶氏的作品、资料,不仅翻阅了全国各图书馆的报刊,而且追随陶氏当年的足迹,实地考察追访,资料翔实,巨细无遗。著名美术史学家郎绍君先生对此深为赞赏,特为之作序。是本年谱的另一特色是将陶氏生前记录自己平生作品的《冷月画识》作为别部一并收入年谱,其中详细记载了陶冷月一生五十余年创作的三千多件作品,不仅为研究陶氏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更为关键的是为鉴定陶氏作品提供了权威证据。
吴湖帆,中国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是20世纪中国画坛一位极为重要的艺术大师。其山水从 四王 、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冲破南北宗壁障,以雅腴灵秀、缜丽清逸的复合画风独树一帜,尤以熔水墨烘染与青绿设色于一炉并多烟云者*代表性。并工写竹、兰、荷花。收藏宏富,善鉴别、填词。早年与溥儒被称为 南吴北溥 ,后与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在画坛有 三吴一冯 之称。作为鉴定家,他又与大藏家钱镜塘同称为 鉴定双璧 。本书的出版,不但对于吴湖帆个案研究具有重大贡献,而且对于近现代画坛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以及对时下中国画的去向亦是有现实意义的。
本书以曾国藩个人档案(包括日记、朋僚函稿、家书、诗文等)为主要依据,官方档案和同时代人著述记录为补充,以年月日为序,尽可能完整地记录曾国藩一生从政为学的活动事迹,还原他在当时的社会政治和军事活动的具体经历,是一部详细占有资料、兼擅考订的学术著作,对研究曾国藩与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问题,如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天津教案等,都有参考意义。 附晚清人物年谱长编系列: 夏东元 编著 盛宣怀年谱长编(上、下 卷 ) 吴剑杰 编著 张之洞年谱长编(上、下卷) 夏东元 编著 郑观应年谱长编(上、下卷) 张人凤、柳和城 著 张元济年谱长编(上、下卷) 来新夏 著 林则徐年谱长编(上、下卷) 闻黎明、侯菊坤 编著,闻立雕 审定 闻
叶景葵 ( 1874-1949),民国著名实业家、银行家、藏书家。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受维新思想影响,曾掌理财政、商矿、教育事业,因代为起草《条陈十策》 ,而闻名当时。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痛愤于内忧外患,遂弃官经商,走上 实业救国 道路。主持浙江兴业银行达三十多年。历任清政府天津造币厂监督、大清银行监督、汉冶萍铁厂经理、中兴煤矿公司董事长、浙江兴业银行董事长等职。叶景葵有强烈 爱国心、高度正义感与民主思想, 1947年5月,国民党政府迫害学生运动,叶景英为 十老上书 人之一,声援学生运动。叶景英笃志收藏古籍,尤重名人手稿。1939年与张元济等人在上海创办合众图书馆,捐地捐钱,建造馆舍,并尽捐个人所藏。 本书按年谱长编体例编写,客观、完整和系统地记录叶景英各个时期的生平历史。
《 手稿》以已故学人叶笑雪先生手写遗稿为底本进行影印,记述内容始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山西大学堂创办之初,止于1979年2月16日森老追悼会的召开。全书内容以徐森玉先生之生平及事业为主,突出了其一生对文物、古籍保护作出的重大贡献;同时,叶笑雪先生还广泛搜集资料,旁征博引相关报纸、期刊论述,极尽翔实地再现了徐森玉先生的一生。 本书特邀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吴格教授撰写序言,饱含深情地介绍了徐森玉先生的主要功绩和作者叶笑雪先生的著述情况及手稿的流传过程,有助于读者对本书的了解与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