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增((1587 1646),纳西族,纳西名阿宅阿寺,汉名木增,号生白,又号华岳。 11岁时继承了丽江知府一职,是第13代木氏土司。他一生以 明国忠臣 自勉,精忠报国。到木增任知府的时期,木氏土司的实力和影响力空前强大,但同时也成为明朝衰亡前木氏土司*后的辉煌。木增生性刚猛儒雅兼具,因功劳卓著,屡获朝廷褒奖。先后受封为云南、四川、广西左、右布政使,太仆寺正卿,并敕建 忠义坊 ,是历代木氏土司中授衔*多的。木增还为促进滇川藏交接地区纳西、汉、藏、白、傈僳等族的和谐和经济文化的繁荣和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藏民尊称为 木天王 。该书便以木增土司为写作对象,采用文学的写作方法,记述了木增对纳西族地区发展的贡献,同时,也对木土司对纳西文化与汉文化的发展融合所做的努力进行了记录。
耶律楚材,是辽国皇帝阿保机的九世嫡孙,从仕于金国。金国中都(北京)被蒙古军攻破后,他降服于蒙古帝国,扈从成吉思汉西征。他精通哲学、神学、音乐、天文、地理、文学、术数及释儒、医卜的学说,是十三世纪北方民族典型的智者。在辅佐蒙古帝国二汗的生涯中,由于他的谏言和充满人性的智慧,使许多城市免于屠杀,汴京城一百四十多万城民的生命被解救,一大批名人高士得到保护。他对蒙古帝国和元帝国的建设,对世界东西文化的交流,都做出了贡献。 本书以史笔手法和多种文学表现形式,描绘了耶律楚材的心灵历程和卓越智慧,展示了十三世纪民族大碰撞、大交融的血与火的历史画面,是一部新颖的有着文学和史学双重价值的著作。
本书以万恭一生的重要事件为线索,从“早年仕宦才华初显”“ 河道精心治运”“尊崇宋礼酬功励后”“治水筌蹄智启后人”“遭劾去职归隐田园”几个方面展开,对万恭的治河经历进行了叙述,让读者近距离感受他治河通运的智慧与才华。万恭是历 作出特殊贡献的著名治河人物。他凭着丰富的学识、敏锐的眼光、辛勤的实践,总结出了治理黄河、保障漕运的诸多规律,取得了治理黄运的显著成绩,同时也留下了一部饱含治河经验与智慧、深受后世重视的治河名著《治水筌蹄》,成为明代治黄通运理念的创新者。
八年抗战,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捍卫了民族尊严。可是,以汪精卫为首的投降派,卖国求荣,认贼作父,当了可耻的汉奸。 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告结束。汉奸们的末日到来了。在此之前,傅筱庵被人劈死于家中;汪精卫已病死在医院,逃过了人民的审判。陈璧君、陈公博、周佛海、褚民谊等人,或被处以极刑,或受国民党的包庇,躲过了人民的片罚。不管他们的结局如何,他们终都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历史告诉我们,宁愿站着死,不能跪着生。背叛祖国,出卖民族利益,是决不会有好下场的。
李泌(公元722-789),字长源,是唐代中叶的大谋略家。本书共分七章,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李泌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李泌出身于官司宦之家,书香门第,七岁能文,被称为奇童。他生活于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为平定安史之乱、讨伐李怀光、李希烈叛乱,以及联合回纥、云南 、天地竺等国抗击吐蕃入侵,在军事、政治、外交诸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治理国家上也颇多建树。本书以李泌为中心描绘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真实历史画卷,史料翔实,脉络清晰,读来发入深思。
本书选辑欧美名家情书98篇,其作者自古希腊女诗人莎孚以下,有伏尔泰、富兰克林、歌德、拿破仑、司汤达、拜伦、济慈、爱伦坡、狄更斯、勃朗特、惠特曼、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马克吐温、哈代、萧伯纳、契诃夫、普鲁斯特、卢森堡、杰克·伦敦、海明威、聂鲁达等八十余人。这些情书咏广诉着情爱的方方面面:真挚温柔或浪漫激情的爱;体贴关怀或恩恩怨怨;离愁或永诀之痛;爱情受阻或不得回报之苦;遭背叛遗弃之愤;再度逢春和黄昏之恋;友爱及父母子女之情,等等。 这一篇篇风格各异的散文或情诗的背后,是一扇扇敞开的心扉。有的心花怒放,直升天堂;有的缠绵流连,千回百转;有的开朗豁达,诙谐幽默;有的思想潺缓,如泣如诉。结合每一恋人之特定时代背景,封封书简无不记载下人生旅程上的悲欢离合。 主编戴维森教授为每篇情书
世界伟人的通俗传记,读者在阅读伟人们的生平事迹时可学到伟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做人的道理,是少年儿童确立人生观的良师益友。 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于13世纪70年代起随父、叔至东方行商时的种种经历。其时正值中国元朝,本书向您介绍了东方诸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种种情况,尤其是世界了解了东方有一个文明大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