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阅读古籍,由于时间隔得久远,语言又是在不断发展着,汉字也在不停地演变着,常有种种障碍横亘眼前,字多通假而语义难明,便是其中之一。“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这是清代大学者王引之的经验之谈,对我们今天攻读古书仍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汉语大字典》集古今汉语文字研究之精粹,是我国辞书编纂史上的里程碑。它以“大而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等重要特色而卓然立于世界辞书之林,受到读者和学术界的普遍欢迎和广泛赞誉。本字典一定能成为广大读者学习的良师和益友。 袖珍本立足于普及和实用。一方面保留了正编本所有的字头和音义,能充分满足广大读者阅读古今著作释疑解惑的需要,另一方面,它又删去了过于艰深的内容,还在正编本、简编本已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字形,调整了字序,订正了讹误,改进了检索,而且所有释文和例证均采用了简化字,凡此种种,意在让广大读者买得起,用得上检得快。
本书共收录了一至三十六画的硬笔楷行草书。
《中国象形字大典》收录迄今为止学术界公认的古汉字约15000个,将新石器时期以来的陶文、契符、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帛书、竹木简牍直至隶书按照时代顺序,从发生、发展及演化过程逐字进行讲解,并对古人、前人失准处进行客观分析和审慎校改。
国际性:兼顾英国英语、美国英语以及澳大利亚等世界其他地区的英语; 性:由享誉世界的大学出版社依据多达一亿单词的语料库并采用电脑技术编纂而成; 收词全面:收录10万单词和词组,3万多条常用习语; 例证丰富:提供10多万源于生活的实例,为使用地道的英语提供了保证; 释义简易:释义用最为常用的2000个单词撰写; 检索便捷:在词条中设“导向词”,便于读者快速查找词义; 图文并茂:000多幅精美的插图; 汉译准确:多位专家精心译审,更适合中国读者的使用需求和习惯。
初版名为《实用汉英翻译词典》,曾荣获第五届国家辞书奖。现经十五年不断扩容、反复修订,更名为《汉英翻译大词典》,既突出汉英翻译实践之重点,又兼顾第二汉语教学之刚需。收词以译法多变的普通词语为主,广收习语、成语及新词,兼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用语,共约7万条。译释以助升汉译英实际效果为导向,融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翻译学知识于一体,力求更为适用。所有词目均先标明词性,再给出相应译法。同一词目若有多种词性,则逐一列出,分别加以译释。精心选配实际译例,并专备不含对应词的活译、巧译,置于◇之后,以利拓宽译路,达意传神。增设“用法与辨析”栏目,简要介绍英语词语之细微区别及用法要点,以便译者正确选用。配有多种特色附录,与词典正文相辅相成,便于领略中国历史、民俗、文化等方面重要信息。词典
日汉大辞典是一部大型综合性日汉双语辞典,16开2465页,重量2。7公斤,总字数达1100万字,收词18万条,另有附录13种,黑白插图330余幅,彩色插图45幅,大部分词条还附有英语对应译词,共12万余条。本书编篡时间长达13年,有全国100多位日语专家和辞典专家参加,收词18万条,是目前大的一部综合百科日汉双语辞典,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日汉大辞典》在编纂方式上,跟以往也有所不同,它是以日本有实力的出版社讲谈社为纪念该社创业80周年而出版的日本部全彩色图版辞典----《日本语大辞典》(1989年初版,后又多次修订)作为底本直接翻译、编纂而成的。由日本国语界泰斗梅棹忠夫、金田一春彦、阪倉篤義、日野原重明主编的这部《日本语大辞典》在日本一直不衰,印数已逾百万部。本书除少数地方(如有关中国的条目,基本词条目的展开说明,古语条
《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辞典》收录俗语(包括歇后语、谚语、惯用语、套语等)共计两万余条。这些俗语采自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上起宋元,下至清末,共计600余种。全书按音序编排,语目后有规范完整的释文、书证及各种副条形式。释文除了对俗语条目的通俗解释之外,还对某些疑难俗语、词汇有简明考证,独具匠心。选择书证时一般以著作年代和著作重要程度作为依据,适当照顾年代靠后、知名度不高的作品,尽量反映古代通俗小说俗语运用之概貌。意义相关联的主条副条集中在一起,使读者能从中看出俗语的地方变异和演变过程。附录有《主要引用书目》,收录宋、元、明、清通俗小说书目600余种,既能够反映本书扎实的资料收集功夫,也可为古代小说研究者提供一份详细的参考文献,极具目录学价值。
本书以实用性为原则,对现代汉语的同义词按广义的理解收录,既包括严格意义上的同义词,也包括一般所说的等义词和一部分近义词,力求做到多而不滥,广而不乱。全书共收列各类现代汉语同义词近15 000组,涉及现代汉语词语21 500余个,包括同义单音词、同义复音词、同义成语、同义虚词等,一般不收方言词。
一个词的古义、今义是相对而言的。本词典所说的古义,是指一个词在古代和近代语言环境中所体现的意义。实际上,这中间的时间跨度是很长的,上古语言和中古语言会有差异,中古和近古也有不同,我们不拟详加区别,而是一概冠以“古义”。这是要加以说明的。至于今义,指的是一个词在现代汉语中所显示的意义,这一点是明确的,无需加以解释。为了保证释义的全面,古义以现行《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所释为据,兼取王引之的《经传释词》、王力的《同源字典》、杨树达的《词诠》和徐仁甫的《广释词》等书的一些释义。今义一般以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词典》所释为准,有些义项作了必要的调整和改写。
《汉英英汉环境工程词典》除收录环境工程的核心词汇外,还选择了给水排水、供热通风、化学工程、水文、气象、地质等方面常用到的词汇,共12507条。
本字典收录现代汉语常用字,注明普通话的标准读音、意义和用法,并收录潮州方言的读音、特殊的意义和用法。普通话的注音、释义,以《新华字典》为主要依据,根据方言加以适当的修订和补充。
甲骨文、金文、小篆、汉简通称为古文字,作者耗时十余年,探讨古文字源流沿革,并以说文解字部首和笔画为索引编纂成融研究、考证、学习、鉴赏于一炉的极具价值的古文字工具书,对广大读者学习古文字提供极为方便的读本。
《汉译简编穆卡迪玛特蒙古语词典》原来是阿勒-扎玛赫沙里在12世纪编纂的一部阿拉伯-波斯语词典,后来又增加了突厥语。其第四种语言-蒙古语部分是何时何人加上去的,至今无从探究,学者根据其语言特点推断大概是14世纪初或中叶某个人所加。本书的特点是在原书中出现在句子和词组中的每个单词都作为一个条目来列出,并附上了例文。读者可按音序查到该词典中的所有单词,这样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把N·鲍培的俄译文译成汉文,对中国读者提供使得是不言而喻的。
体例创新,查找方便:本辞典打破了按音序和笔画编写的传统模式,另辟新路,完全从写作应用的角度出发,对成语进行分类、定名。分成写人、叙事、状物三编,每编又细分成若干辑,每类目下词条,按词义排列,形成一个同义、近义“成语群”,便于根据成语的词义和使用语境便捷地查到所需要的成语。 释义详细 义项较全:本辞典一般先注本义,再注转义或用途,对难懂的字、词还要进行分注、串讲。此外还对所收成语尽量注明出处,举出书证。对容易读错、写错的成语还标出注音,刊出辨误。很多成语是多义的,本辞典将多义成语所能搜集到的义项列出,这对读者了解和使用成语会有很大的帮助。 收录成语全面:编者在收录词条时,注意收集常用成语并参阅了有关书稿、课本和多种版本的成语词典。对于部分活跃于时期、现在虽显得冷僻但仍有检索
《中国歇后语大辞典(袖珍本)(辞海版)》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俗语语料的计算机处理与相关的语言学问题研究”(02BYYO17)的成果--“汉语俗语语料数据库”为依托,补充了许多新的语料,广泛搜集各类歇后语共约7000余条(含副条)。《中国歇后语大辞典(袖珍本)(辞海版)》释义严谨,引例丰赡,编写者均为多年从事语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既有专业的理论素养,又有丰富的辞书编纂实践经验,很好地保证了《中国歇后语大辞典(袖珍本)(辞海版)》的专业水准。全书体例谨严,适合中等文化水平以上读者阅读。
《日语汉字辞典》所收词目包括现代日语中汉字开首的汉语词汇、固有词汇和混种语词汇。以基本词汇、一般词汇为主,也酌收现代书刊中常出现的古语、文语词汇和科技词汇。本辞典收入字头汉字4486个,多字词条8.5万条,成语、惯用语3千余条。
本辞典是一部大型成语辞典,由辞书编纂和辞书理论研究专家历时十年,精心编纂。
日语中外来语数量之多,可谓世界之最。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这一数量仍在不断增加。因此,掌握尽可能多的外来语,就成为学好日语的重要环节。 目前我国出版的外来语词典中以大型的综合性词典居多,小词典则收词有限。本词典采用了小开本,便于携带,收词最相当于一般中型词典,完全可以满足日常工作和学习的需要。本词典的特点可以概括为:1.收词新,范围广。本词典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日本及近年出版的数十种外来语词典,从中选取常用的词条,并从日本的报刊、杂志、电视以及网络上收集的外来语词汇,共收词近4万条。所收词语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艺、体育、医药、新闻、影视、服饰等各个领域。此外还收录了部分常用的人名、地名、商品名、企业名等。2.
《客方言标准音词典》共收4975条词语,主要是20世纪30年代至该世纪末的梅县话日常口头用语,包括一部分习用语、俗语、歇后语和谚语。凡词形与普通话不同或词形与普通话相同但词义上有差异的方言词语,均收入《客方言标准音词典》;词形与词义相同,仅读音不同者,一般不收入,但酌收少量保留古读或白读的词语,如“飞”、“知”、“中”、“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