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编 文言文阅读 1.文言实词 推断实词含义常用方法7种 常见的通假字128个 重要的古今异义词126个 常见的偏义复词18个 高考常考实词120个 其他重要实词153个 常见的多音字121个 常见的异读字56个 2.文言虚词 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常用方法7种 高考常考虚词18个 其他重要虚词12个 3.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8种 常见固定句式45条 4.文言文断句 常见断句方法5种 客观题和主观题解题技巧4个 5.翻译句子 常见翻译方法8个 翻译采分点7个 6.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常见设误方式4种 答题步骤3个 7.概括分析文意 选择题答题比对角度5个 简答题主要题型及答题要点3个 第二编 古代诗歌阅读 1.鉴赏诗歌的形象 常见答题方法3种 古诗词曲中常见意象35个 2.鉴赏诗歌的语言 常见答题方法3种 古代诗歌常见语言风格9种 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常见修辞手法11种 常
1. 本书内容全面 掌握教材是学习古诗文的根本,本书做到了高中所需教材的全面覆盖, 32篇文言文,38首诗词曲,并补充18篇课标推荐背诵篇目,共88篇。 2. 翻译解释精准 知识的精细准确是理解的核心:课文翻译,上下对照;重点词语,页底呈现;内容解析,左右分栏;重要问题,课后解答;基础知识,精准汇总。 3. 知识系统清晰 系统的知识网络是提升素养的关键:以教材为经,以文章所涉及的内容为纬,辅以语法知识微专题11个,高考考点微专题4个,文言虚词微专题18个,构筑文言文知识系统网格,切实提高文言文学习核心素养。 拓展培养能力 分层次有步骤地拓展培养应对高考的能力:必修部分的知识向初中内容拓展,选修部分的知识向课外拓展,背诵名句名篇向高考拓展,教材提炼成素材向写作运用拓展。
本书主要针对《论语》展开精要解读、话题研讨和高考题型练习。精要解读部分共十个专题,分别从孔子的为人、为学、论 仁 、论 孝 等方面深度解读《论语》精髓;话题研讨部分共七大示例,多角度探讨《论语》;高考题型练习部分精选经典题目,直击高考考点。本书引导学生对《论语》进行专题式解读,辅以拓展练习巩固和提升阅读成效;启发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挖掘和阐释《论语》的现实价值;帮助学生梳理《论语》的高考典型试题,应对整本书阅读的考查。 本书既适合高中学生自主阅读,把《论语》读通、研深、练熟,也可以供高中教师参考,用以推动《论语》的讲练结合。
《披文入情 高中现代文解读举隅》一书,选取现行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22篇经典现代文进行文本解读。全书按文体分为七个部分:小说(4篇)、诗歌(7篇)、戏剧(1篇)、散文(12篇)、议论文(7篇)、说明文(2篇)、报告文学(1篇);涉及《祝福》《茶馆》 《荷塘月色》《包身工》《再别康桥》《人应当坚持正义》 《说 木叶 》 等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经典文章。作者从内容要素、结构章法、言说策略等方面揭示作品的内涵,从文体的视角阐释了解读现代文的思考路径,为广大教师运用统编教材进行高中现代文教学提供样例和教学建议。
本教程颠覆了固有思维习惯,借助逻辑学、哲学、历史学、数学、心理学、政治经济学、跨媒介阅读等多种学科专业性思维创建了模板式思维的语文学习方法。 本教程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与考试命题,分为多文本阅读(社科类文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记叙文与议论文写作五章,针对高中生学习和备考的主要问题,研究推出模板式思维的学法指导与思维品质的升格训练,同时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和具体实施步骤。 每一章根据不同知识与能力板块设计了不同的思维模板、审题模板、表达模板等。在 模板思维学习 和 课堂教学实录 之后设计了 举一反三 学以致用 和 读写贯通 的扩展升格练习,内容不仅涉及高考题型与题目,更包含真实的生活素材、丰富的跨媒介阅读资料,以便清晰、高效地实现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贯通提升
1.内容全面:本书收录了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和选择性必修上、中、下册的全部古代散文、诗、词、曲等;2.完全解读:链接相关背景资料,原文译文上下对译、左栏翻译右栏名师解读;3.知识整合:每课古代汉语知识和常识梳理积累,整合归纳;4.方法易学:图解巧记、字源导记考纲规定的文言实词和和虚词,开创词汇通则文言通的古诗文学习方法;5.高附加值:附录包含高考文言词语,古代诗歌鉴赏公式,速查速记;6.智能化:课文音频扫码听,随时随地,高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