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文明古国:颠覆历史常识》就是通过多元化、多学科协同研究,对于过去几个基本历史观点进行质疑,并在前人研讨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观点:(1)对于l900年梁启超提出的“文明古国”说法进行质疑,并提出“人类文明五摇篮(或发源地)”的观点;(2)对于西方考古学界“史前考古三分期说”进行质疑,并提出“在石器时代与铜器时代之间必须划分出一个陶器时代”的观点;(3)对于严复、陈独秀等关于“封建制、封建主义”的说法进行质疑,并提出“秦代以后中国历史进入皇权时期而不可称为封建时期”、“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反’而不是‘反封建’、近几十年来所谓‘封建主义’实质上是皇权主义和宗法主义”的观点;(4)对于目前通行的世界历史教科书的撰写模式,提出还有一种新的写法,即从总体综合与局部分析比较相结合的角度,全球
《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作者以近代中国绅士资本家盛宣怀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中国电报局、华盛纺织厂、中国通商银行四家官督商办企业为主线,大量使用中文、日文和西文的可靠资料,详细阐述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经济成就和问题、人事和政策、社会和制度诸问题,并将中国的经验与日本和西方的经验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值得人们深刻反思的问题。《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所涉及到的经济发展中内在的尚未解决的某些政策问题,为当今工业的现代化计划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历史的暗角:余秋雨的历史散文》作者余秋雨,文化学者余秋雨无疑是今世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素以文采飞扬、韵味悠长、见解独到而备受读者喜爱,被视为智者之思。发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而持续勃兴至今的文化散文即因他而起:文化散文另有别名叫做苦旅或秋雨体。秋雨散文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在叩问历史的同时追问天人、古今,哲思绵延,情致高锭,其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史学意义自不待言。
《九府裕民:上海钱庄票图史》通过对各种钱庄票据的分类和定性,从而对上海大小钱庄的规模、等级有比较全面的介绍,自然也对上海钱庄的历史演变理出了一条明晰的发展脉络。由于历史原因,上海钱庄实物留存甚少,作者通过不懈努力,经数年调查征集,使实物资料达到现在的规模,确为。我们相信,只要不断努力,此项工作今后仍可深入,并更趋完善。
纵观西汉200余年的历史,风云激荡,跌宕起伏。总是充满了神奇和令人鼓舞的元素。本套丛书共分三册:《秦亡汉兴》《横绝四海》和《汉风凄凄》,是一套生动地体现这一宏大历史背景及事迹的作品。作者用或简或繁,亦正亦谐的笔墨,大气地书写了西汉200余年的光辉历史,用简洁的几十万言,为我们展开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汉朝历史。本书为第二部《横绝四海》。
《历史是怎样学好的》是“战神王金战”《怎样学好》系列中一本针对高中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指导书。《历史是怎样学好的》一书中既有解决高中生学习兴趣和方法的问题的内容。同时,书中也着眼学生直奔学习效果的目标,即如何提高学习成绩的内容。书中的“魅力篇”告诉学生历史学科的魅力所在,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方法篇”告诉学生学好历史的各种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在考试时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实战篇”对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的重难点进行突破讲解,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更具有效性和针对性。一本《历史是怎样学好的》在手,学好高中历史不用愁!
明代南京城自里而外有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垣。俗称的“南京城墙”,则指南京京城。本图录按空间顺序重点介绍了京城城墙。 公元1366年,朱元璋为定都南京建立明朝,由兴建宫城、扩建应天府城,到后来大规模建造南京城,先后征调全国各地工匠、人夫和罪犯达百万余众抵京造城。1391年,建成南京外郭。l 393年,基本完成南京城墙整体建造。 南京城墙布局不循古制,“皆据岗垄之脊,控江湖之势”,蜿蜓盘桓达33.676公里,开筑城门13座。其规制规模雄伟壮丽,堪称世界古代砖石构造的都城之首。 南京城墙,历经600年沧桑,现存较完整城墙约占三分之二以上,其余部分为遗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图录集资料性、知识性、文学性、艺术性为一体,较全面地反映了
阿司匹林的发展史,是科学、医药、化学、法律、营销的发展史,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史,更是一群天才和野心家的血泪史。 1899年,阿司匹林投产,本是一次科学上的巧合,却成为了世界历史上的一次命中注定。 从不为人知到声名鹊起,这枚全世界使用ZUI为广泛的小药片,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我们真的了解它吗?为什么在短短数十年间,它从一种普通的祛病药物发展成为重要的战略物资? 为什么它引发了医药界与商业界几乎是ZUI为激烈的争斗? 到底是什么力量在冥冥之中选择了阿司匹林,并让它对人们产生了沧海桑田的影响? 事出偶然的发现,出自直觉的推断,令人叹服的科学才干,雄心勃勃的个人开拓,大动干戈的企业竞争,精妙绝伦的广告商战,大国博弈的战备攻防,都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杜勇著的《清华简与古史探赜(精)》从古史研究的角度深入发掘清华简的文献价值。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辨伪篇”致力于文献的辨伪工作,具体探讨清华简《尹诰》《说命》《耆夜》《保训》四篇;中编“征史篇”重点研究清华简《厚父》《皇门》《祭公》《芮良夫毖》所反映的西周早、中、晚时期的政治史;下编“稽古篇”意在通过对清华简《尹至》《尹诰》《赤鹄之集汤之屋》《程寤》《金?》《楚居》等篇记事内容的辩证分析,发掘其中可以说明古史真相的材料。 本书可供先秦史、文献学等领域的学者及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