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又在做小动作,学生又在交头接耳,教室的一角嗡嗡之声 又起,面对这种情景,你该怎么办?视而不见?怒目相视?大声呵斥?把学生 请 到教室外?又或暗自伤心垂泪?现在,只要你 略施小计 灵活地把课堂管理6步法应用到你的课堂: ★关键的开始:了解和使用学生的名字 ★避免匿名的和悬空的问题 ★明智地选择和使用课堂用语 ★避免给出让学生迷惑不解的指导语 ★用提醒和暗示促进学生的文明行为 ★增进课堂的互动 你的课堂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学生都会爱听你讲,你担心 的课堂情景也会迅速减少,直至不再发生。
《教育的目的》由怀特海所著,本书的主要侧重点在于智力的教育,因此在所有的章节中,都将始终贯穿着这样一个主题,并从多个视角进行说明——简单地说,就是——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老师也必须有活跃的思想。 本书断然反对灌输生硬的知识,反对没有火花的使人呆滞的思想。本书除了第四章外,都是作者在一些教育和科学团体的演讲,它们都是有实践证明的经验之谈,或是教育实践后的反思,还有一些对该主题的批判。
2020年6月,《*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教材〔2020〕3号)对外发布。2020年版的修订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调整:体现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清晰、规范了普通高中三类课程的属性;确立劳动教育作为国家必修课程的正式地位;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新热点、新要求;对个别文字表述与要求进行微调,以使普通高中课程永葆时代性与先进性。
潘云梅编著的《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词汇处理--循环与提升》以循环的视角探讨阅读教学中的词汇处理。在文本分析和解读的基础上学习词汇在特定语境中的涵义和用法,尝试通过读前、读中、读后各种不同的设计来循环练习词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核心词汇。增强词汇习得的深度,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兼顾词汇的教学周期。全书以教师访谈、常态阅读课分析、磨课课例为载体,通过行动和反思,呈现相关的可操作性成果。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是规定义务教育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基本原则、课程设置、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制、课程实施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是课程标准研制、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1年版)》是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实验)》的修订,是新时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为了更好的进行幼儿园教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制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内容有部分总则;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一健康;二语言;三社会;四科学;五艺术等部分组成。
·教育不应该让人变得轻信,而应该带给人们智慧。谁要把教育建立在轻信的基础上,谁就是想在沙漠里建高楼大厦。 ·我们应该遵循一条原则:尽量把所有的事情留给自然。婴儿越是能得到自由的发展,他们的身体比例就会形成得越协调,身体机能也会发展得越健全。 ·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首先绝不是针对儿童,而是应该针对成人教育者。教育者一定要厘清自己的观念,摒除一切偏见,后还应当改变自身的道德态度。 ·当我们渐渐地控制住自己,不再对孩子指指点点时,当我们能够把孩子从我们的个人影响下解放出来,放在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中时,他们就会对自己的智慧信心大增! ·我们一定要为儿童提供他们内心生活所必需的东西,然后让他们自由地进行创造。这样,我们才会看到一个个双眼闪烁光芒、边走边思考、充满灵气的儿
本书是集蒙台梭利的理论思想与方法经验的大成之作,呈现出了蒙台梭利的革命性教育观念。本书中,蒙台梭利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结合实际的现象和自身所得经验,揭示出了大自然赋予儿童的内在发展力量,阐释了儿童具有吸收能力的心智特点,思考着儿童与成人、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本书体现的是蒙台梭利后期的一些教育思想,其中,一些理念超前于她的教育界和心理界的同行,特别是,书中提出了人类自身的自然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孩子的知识是通过他们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吸取经验获得的,以及教育必须与人类自身的实际相符合等。本书对儿童发展和传统教育的思考与分析,对于家长、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及所有研究儿童和社会的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2020年6月,《*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教材〔2020〕3号)对外发布。2020年版的修订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调整:体现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清晰、规范了普通高中三类课程的属性;确立劳动教育作为国家必修课程的正式地位;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新热点、新要求;对个别文字表述与要求进行微调,以使普通高中课程永葆时代性与先进性。
本书的主要侧重点在于智力的教育,因此在所有的章节中,都将始终贯穿着这样一个主题,并从多个视角进行说明 简单地说,就是 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老师也必须有活跃的思想。 我社出版的《教育的目的》中文版,广受读者喜爱和好评。这次推出《教育的目的》(珍藏本),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文本,第二部分是英文本,第三部分是从读者近万条好评中精选出50篇有代表性的读后感和评论。 珍藏本=中文译注+英文原版+大讨论
本书围绕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要求,以简洁的文字、生动的案例和可行的方法,对保育员的基本工作要求、工作内容和操作程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易懂,既为在岗的保育员拓展了工作思路、提供了丰富的方法,又为想要成为保育员的朋友们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有力的参考!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考内容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考中心构建新高考评价方式的研究工作随之启动。2019年,形成了理论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国际化与民族化相结合、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相衔接的研究成果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根据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与国家教育改革相关政策文件构建的、符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要求的、用于指导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和命题的测评体系,主要包括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等。它是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基础工程、理论支撑和高考命题的实践指南,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精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由教考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本书作者团队经过大量调研、讨论及实验,形成了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班级观察评价系统,研制了相应的评价量表。该量表就班级观察从五个维度评价,即学习环境、一日生活常规、课程计划、课程实施与师幼互动、课程评价五方面,整套量表共36个二级指标,旨在以评促教建,以评促教,实现对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保教质量的整体引领。量表科学合理,实操性强,既可用于幼儿园管理者或保教人员的自我评价,也可用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幼儿园进行的保教质量管理与评价,或者教科研机构的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研究工作。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以研究英语阅读教学中“读后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这一问题为切入点,借助课堂观察与案例分析,系统梳理分析了读后语言输出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困惑的相应对策,如:重视吸收环节、丰富活动类型、强化主题意识、搭建语言支架以及增强监控意识等。《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以行动研究为载体,从读后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三个阶段对小课题进行了实践探究,向一线外语教师展现了我们对这一主题的思考、实践、反思与感悟。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策略培养--体验与提升》(作者陈永芳、龚晓灵、陈小燕、孙志成)关注真实阅读环境的创设、文本信息结构的解读、文本内容理解的综合和多元文化内涵的渗透,以师生亲身经历和感受来体验阅读策略,使得英语阅读策略的培养真实、现实,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旨在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案例,为教师上阅读教学课提供参考,以便进行推广应用。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评判性阅读视角》(作者梁美珍、黄海丽、於晨、陈一军)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为切入点,引入问题类型的概念,提出设计三类问题的思维视角,借以帮助教师准确把握问题设计的思维层次和难易程度,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终形成评判性等较高级思维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处理--感知与运用》(作者赖朝晖、刘晓燕、赖轶璇、叶未翔)以具体的课例阐述了针对阅读教学中语言处理存在的问题所采取措施:在处理方法上强调语言的感知、整理与运用;探讨了从话题、功能和修辞三个视角处理语言,以提高语言表达的丰富性、运用的得体性和有效性。旨在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案例,为教师上阅读教学课提供参考,以便进行推广应用。
庄志琳编著的《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材料处理--解读与使用(第2版)》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材料解读为切入点,针对高中英语教师对阅读教材认识和使用上的不足,提出了阅读教材需要进行解读、阅读教材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层次解读的观点,通过研究团队的实践,形成了对阅读材料进行解读的模式。全书所呈现的教学案例都是通过一线课堂实录并在课后加以分析所得。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复制性。
王秋红、周俊婵、陈璐、劳秀清、张东升编著的这本《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处理--理解与赏析》共分五章。**章“研究背景”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目标和主要的研究方法。第二章“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处理”对目前阅读教学中语言处理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进行语言处理的三个原则,即语篇优势原则、语境相伴原则和阶段侧重原则。第三章“语言处理的过程和视角”结合课例片段,阐述了编者们进行语言处理的过程:在提取信息中感知语言;在评价文本中赏析语言;在提升思维中运用语言。同时也阐释了语言处理的四个视角:内容、结构、修辞以及文化视角。第四章“课堂实践与行动改进”主要介绍课题研究中两个完整的课例。这两个课例,分别从修辞视角和内容视角展示了在综合视野下的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处理的具体方法和过程。第五章
评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作为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受到外语教学界的关注和重视。贵丽萍编著的《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活动--评判性阅读视角(第2版)》以真实的阅读课教学活动为实例,介绍评判性阅读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实践尝试及研究。《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活动--评判性阅读视角(第2版)》针对教学一线教师,实践性强,展示了评判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与可操作性。
2020年6月,《*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教材〔2020〕3号)对外发布。2020年版的修订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调整:体现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清晰、规范了普通高中三类课程的属性;确立劳动教育作为国家必修课程的正式地位;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新热点、新要求;对个别文字表述与要求进行微调,以使普通高中课程永葆时代性与先进性。
2020年6月,《*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教材〔2020〕3号)对外发布。2020年版的修订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调整:体现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清晰、规范了普通高中三类课程的属性;确立劳动教育作为国家必修课程的正式地位;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新热点、新要求;对个别文字表述与要求进行微调,以使普通高中课程永葆时代性与先进性。
葛炳芳编著的这本《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理论与实践》共分五章。**章主要分析了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正确理解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第二章是本书的核心,提出了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综合视野的理论框架和实施原则。从分析阅读素养到讨论教学文本价值,再到分析“综合阅读教学”观,作者指出,英语阅读教学综合视野的理论,以“为内容而读,为思维而教,为语言而学”和“体验阅读过程,感受策略运用”为核心理念,强调阅读课堂教学是一个综合而有侧重的过程,内容、思维和语言是任何阅读课堂教学的三大支点,三位一体。第三章讨论英语阅读教学综合视野理论的实践,提出了一个操作模型,并从文本解读、目标定位、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四个方面加以说明。作者提出,一线教师要关注阅读课堂的三大意识,即综合意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