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十四个方面精选陶行知关于教育的著名论述:即教育的理想、教育的信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民主教育、科学的教育、创造的教育、儿童的教育、师范之教育、整个的校长、教师的素养、教育之研究、学生的教育。为教师成长以及了解陶行知教育思想提供可供探寻的踪迹。
%26nbsp;%26nbsp;%26nbsp;%26nbsp;本书系统考察了学生、学生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各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经济关系,准确提出了教育经济学的主题,全面涵盖了当代
这是一部教育学的高校教材。全书共分四编二十章。章是导论,旨在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教育,培养学习教育学的兴趣。第二、三章介绍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以上构成编:教育学的一般原理。第四章至第九章,先总述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再依次论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由此组成第二编:全面发展的教育。第三编讨论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载体和主体,由第十章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学制、第十一章课程和第十二章教师和学生构成。最后一编从第十三章到第二十章,介绍学校教育的各项工作,依次讨论教学工作、德育工作、课外校外活动、学校管理工作、教育督导与教育评价工件、教育科研工作。督导与评价单列一章。本书适合师范院校学生及教育理论研究者参考学习。
%26nbsp;%26nbsp;%26nbsp;%26nbsp;本书系统考察了学生、学生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各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经济关系,准确提出了教育经济学的主题,全面涵盖了当代
本书是节选的蔡元培1912任民元教育总长后到1937年之间发表在《民立报》、《教育杂志》、《东方杂志》等杂志上面的一系列关于教育、教学、读书、文化、宗教、科学等方面的文章,还有一部分是在教育会议上的开会词,在浦东中学的演说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词等一些关于教育的演讲词,其中所张扬的 学术 与 自由 之思想, 独立 与 民主 之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和文化仍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陶行知教育名篇》节选了陶行知先生从1919年到1940年发表的关于教育、教学、教师的文章以及陶先生在学校的演讲稿和演讲记录,还有一部分是书信。陶先生的教育理念是“生活即教育”,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是伪教育,脱离实践经验的知识是伪知识。 《陶行知教育名篇》选编的文章较全面地体现了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对于教与学的关系、师生关系、平民教育、如何做师范生、儿童教育、民主教育、职业教育等都有所论述。该书条理清晰,挑选清晰,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
自大学诞生以来,教学自由就是保障学术创新成为可能的中心价值和条件。从观念到制度,教学自由已被确立为大学的基本价值观。民国时期是我国真正接受和践行西方教学自由权观念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涌现出了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郭秉文、陈垣等大教育家和王国维、陈寅恪、胡适、梁漱溟等教学大师,培育出了杨振宁、李政道、华罗庚、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科学大家和何炳棣、杨联升、任继愈、季羡林等文化大师。本书认为民国大学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与当时教育学人对“教学自由”理念的传播及信守,教员聘任、招生自主、课程设置自由等制度的构建密不可分。本书的研究对我国教学自由权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性人才的培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朱永新所著的《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朱永新教育文集》是《朱永新教育文集》的 卷。《朱永新教育文集》由十卷组成,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为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和理想的父母。文后收录了《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朱永新学术活动年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