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李希贵校长教育演讲精选集。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学校需要因应社会的变化而做出改变。如何实现课程的可选择性,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组织结变革,从而实现 让每一位学生成长他自己 对这些问题,作者都有独特的思考。在这些思考中,有两条清晰的脉络,那就是保障学生中心的治理结构和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体系,从而实现面向个体的教育。
《怎么做教学管理 给教学管理者的35个建议》围绕教学管理思想、常规管理策略、研修活动组织、校本科研管理、骨干团队建设五个方面,以作者多年在学校管理中的体验与经验为主线,提炼出35条给一线教学管理者的建议;同时,书中也有部分内容是作者基于现代学校管理理念而提出的,有着一定的理想色彩的管理思路。
学校管理的本质是什么?教职工的生活与工作如何平衡?对教师的工作量是精准计算还是模糊管理?是强调流程化的管理还是人性化的管理?在大国崛起的背景下,如何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改良之路?本书是作者担任校长以来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作者相信,好的学校管理会让每一名教职工有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来自自我价值的实现,即便是*平凡的岗位,也能与连接时代的使命与人生的意义。
1999年,美国科罗拉多科伦拜恩校园发生枪击事件。两名备受同学欺凌的高中生携枪入校,杀害13名师生后饮弹自杀。这起血案震动全美。此后美国各州陆续出台 反欺凌法 和治理措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认为这些治标不治本,他透过悲剧事件的现象,剖析了校园欺凌发生的根本原因:学校和班级中的高度竞争、小团体密布、充满排挤的氛围。书中提出了两类方法,外围干预和根源干预,力图促进学生的互相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尊重,揭开了共情的面纱。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共情都至关重要。全书短小精悍,给出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迫切需要的实践方法,并以亲切的口吻娓娓道来。
当前,人们对学校文化的认识似乎仍然是 犹抱琵琶 ,尚存不少各执己见、模棱两可的观点,在文化实践上也难免各行其道,有的甚至事与愿违。作者于2001年开启了学校文化战略研究与策划之旅。本书以系列讲座的基本形式,环环相扣地向读者介绍了办学理念的概念、内涵、原理、策划思路及具体策划方法等,并辅以策划的大量原创案例来帮助读者加深对这些学理的理解。
学校德育要形成较为科学、系统、规范和相对稳定的教育体系,德育目标不宜 过高 过大 ,内容要遵循学生实际、不脱离社会实际的情况,要充分保障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实践案例》案例选自于16所学校,既有高中(完中),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也有职业学校,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书中每个案例包括 学校简介 、 理性思考 、 德育工作 、 特色德育 和 专家点评 等部分。其中 理性思考 部分侧重于回答学校德育 依据什么做? 为什么这么做 的问题。 德育工作 从 目标与内容 、 途径与方法 、 管理与评价 六个方面回答学校德育 怎么做 的问题。 特色德育 回答的是每一所学校各自德育的特色是 怎么做 的问题。 希望《学校德育顶层设计实践案例》能给予教育同仁们在学校德育顶层设计方面一定的借鉴,更希望学者、专家和广大读者提出宝
在现代学校中,校长角色可谓举足轻重,校长领导力是决定和影响一所学校运行、教师发展和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角色。对处于时代不断变革的当今学校而言,其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培养校长领导力也迫在眉睫。 《教育领导力(第5版)》是提升校长领导力的专业指南,它基于美国数十年来校长领导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以教育管理政策委员会(NPBEA)2015年通过的《教育领导者专业标准》为基准,将《教育领导者专业标准》与校长领导力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旨在为校长提供如何提升教育质量和高绩效表现的领导力。本书自出版以来已经再版多次,在世界校长领导力专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书撰写的背景是作者认识到我们的学校从未像今日这样急需培养孩子应对快速变化的能力,为未来尚未出现的工作未雨绸缪,帮助他们面对人类还无法想象的挑战。而目前的学校系统却仍然还在延续工业化时代学校模式,追求标准化和统一性。基于这样的现实,本书提出一个问题:教育改革是否需要且能否成功?作者借助PISA\TALIS等国际大型教育测评数据结果,在深入研究了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改革实践后,发现教育改革非但是必须的而且还是可以成功的。本书共计六个章节:*章总论,从PISA的起源谈起揭示目前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危机;第二章节大量利用实证数据揭示了教育界中诸多的常识性谬误,如班级规模越小,教学效率会越高等。从第三章至*后一章从学校体系内部出发,利用国家/地区成功案例,包括中国上海、芬兰、新加坡、越南等具有不同优势
《提升学校变革领导力》在讨论学校变革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校变革领导力概念的核心在于校长变革领导力与全体成员变革领导力的融合。学校要实现成功变革,有八个步骤,即确立引领变革的学校文化、将文化理念落实到变革行动中、建立团结团队、激发变革内驱力、发挥初步成就的价值、促进变革的深入和持续、实现学校的长期稳定发展。八个步骤中,文化理念或价值观念是一以贯之的主线,因此学校变革领导力的关键与核心是价值领导力,价值文化与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相比是最内核的东西,是学校组织的灵魂。但是学校组织变革只有文化理念或价值观念是不够的,必须将之转化为组织架构、规章制度、教师行为、学生发展、工作绩效,亦即,必须落地必须接地气。全书结合实例,生动清晰,适合中小学管理人员阅读。
教育技术正深刻地影响着学校的教学与课堂。本书为学校改革提供了一个清晰且有力的方法 基于设计的学校教育,以及实现使命的实用战略。通过借鉴大量的实践策略和案例,明确地阐释了学校教育的使命、课程重建策略、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工作职责等内容,并且对于逆向设计如何应用于学校改革、改革过程必须持续的三步骤以及学校渴望的改革成就等方面做出了科学地规划和指导。 《基于设计的学校教育:使命、行动与成就》分为两部分。部分(章到第七章)阐述了学校教育的愿景,以及其对课程和教师角色的启示。第二部分(第八章到第十二章)提出了一项达到此学校教育愿景的规划。事实上,本书围绕逆向设计的逻辑,给出一个明确而强大的使命和学习指导原则,从预期结果出发倒推出学校教育各方面的关键特征 课程、评估、教学、教职工的角色、政策
《教育组织行为学:领导力与学校改革(第11版)》出版五十多年来,一直是世界教育管理学的经典著作和美国多所重点大学的权威教材。本版为新中译本,充分吸收和融合了世界学校组织行为学方面的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系统分析和归纳了在时代变革的挑战中进行教育改革的不同目标、路径和成效;其对组织理论、批判理论和实践理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介绍,并从组织系统观的视角分析了组织中环境因素,即组织文化对个体行为与动机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教育管理者如何通过创建组织文化和组织氛围来发挥其领导力,激励自己和他人围绕组织目标,进行合理决策,从而实现学校改革的美好愿景。 《教育组织行为学:领导力与学校改革(第11版)》还增加了详实的参考文献和其他资料,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每一章节中都提供了 关键事件 和 真实
《校长创新领导力:引领学校走向卓越》通过对学校组织管理的实证分析,以切实可行的方案研究,系统阐述了校长的创新领导力以及校长在学校治理中如何发挥关键引领作用,还针对校长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校园欺凌、青少年厌学等现象,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全书重视理论阐释,讲求实用依据,辅以程序操作,观照案例应用,对于提高校长领导力和学校治理能力,提升学校卓越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芬兰教育的公平性与高质量闻名世界。本书是芬兰校长兼教育家Ari Pokka 25年从教及管理经验的总结与思考。图书在学校管理、教育政策及师资培育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作为在芬兰在海外开设的所学校的校长,作者在国际视野、PISA评价的角色、学校安全与学生福祉等议题上,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启示。
《所遇美好皆教育》围绕 美好教育 的理念,结合一线多年的实践智慧,深入浅出地阐述教育是传承高贵、照亮生命的美好事业。本书分为三编:美好之思:教育何为;美好之行:看见孩子;美好之智:一起成长。既有作者现身说法,讲述自己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心路历程;又有从校长的视角出发,阐释如何践行 每个孩子就是整个的学校 的办学理念;还从心理学的维度出发,敏锐地捕捉到一线教师和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并给予专业的帮助。
学校管理中,中层管理人员是特殊的一群。他们身处夹缝中,如何寻找发挥自我所长和管理辐射效应大化的平衡点?如何为学生、为学校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务?本书以郑杰先生一贯的犀利目光为中层指出了方向。可以说,本书是当前直接为中小学中层管理者量身定做的成长图书,值得细细研读。
本书收录了五十八篇北京教科院丰台学校的教师们撰写的教育随笔和教育案例。该校的尊重教育倡导尊重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成为*好的自己。主张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尊重学生学习需求与选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每一个学生实现全面、主动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们在工作过程中写下了大量的随笔、案例和教育故事,这些文章中蕴含着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闪烁着尊重教育的光芒,并且每篇文章后均有校长点评,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学校也可以这样办》从“为什么办学校”、“办什么样的学校”、“学校向何处去”、“谁来办好学校”、“如何办好学校”等九个方面切入,告诉我们学校应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走出自己的路,把童年还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喜欢学校,喜欢学习。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创生出符合教育规律的办学思想和思路,是本书*的亮点。
一个人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精神发育与思想成长,校长对阅读的热爱与引领无疑是其天赋难违的角色使命。甚至可以说,校长阅读的状况既决定其理解与诠释教育内涵的水准,也决定着其规划与管理学校发展的眼界。 本书为广大校长制定了一份科学又精彩的基础阅读书目,具有四个特点:,注重性,突出名家经典图书。第二,注重可读性,优选理实相融图书。第三,注重广泛性,兼顾多科视野图书。第四,注重共读性,互通师生基础书目。由此,本书确定了校长基础阅读书目体系大致分为通识类、教育类及管理类。通识类,适应于一个现代人的需要;教育类,适应于一个现代教育人的需要;管理类,则适应于一个现代教育管理者的需要。总而言之,在呼唤教育家办学的新时代,这份书目能帮助校长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助力他们与师生一起创造学校更
《学校领导与管理的实用策略》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案例、反思练习和操作性建议,话题涉及学校管理领域的许多方面,比如学校员工、专业发展、财政、课程、数据管理等等,以帮助校长应对新时代管理中的新挑战,解决工作中的矛盾。
《让校长成为教育家:实践探索与案例研究》是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承担*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年的研修成果。 《让校长成为教育家:实践探索与案例研究》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全面系统地概述校长应该研究什么问题。二是展示八位领航校长的选题报告范例,主要涵盖创新性人才培养研究、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现代学校课程建设研究、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研究等五个方面的研究问题。三是提供开展校长研究的系列工具,包括访谈提纲、调查问卷,以及研修活动工作用表。
程凤春主编的《学校管理的50个典型案例(第2版)》精选了50个典型案例,涉及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每个案例既有思考题及问题解答,也有案例分析,但其意图并不是要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希望引发思考,给学校管理者以启迪与帮助。 学校发展:生源差、学风差,新任校长怎么办/用大数据“导航”学生成长; 用权与用干部:以走班制为核心的全面改革/人治好还是法治好; 人事管理:名师工作室能培养名师吗/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 德育管理:“校园欺凌”何时休/这样改革班级管理行不行; 教学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该如何存在/班“走了”,怎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