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情感学习是通过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家校合作等支持性环境建设,帮助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获得发展所必需的对自我、他人与集体的认知与管理的意识、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信心、责任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有效地面对挑战的过程。有研究表明,它对学生的情绪管理与人际交往、态度和价值观、行为与学业成就等都具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本书通过阐述其提出的背景、内涵、理论基础、作用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本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学校改进策略与监测评估策略。本书将理论引进并本土化,理论与实践操作并重,对于社会情感学习在中国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是提纲关。提纲是一本书的骨架,决定着一本书的基本内容。提纲四易其稿,每一稿都有几万字。编写组多次向在北师大学习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征求意见,还专程到中山市与当期的校长们多次专题研讨,在对提纲多次修
本书全面介绍了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中国7个国家22个具有代表性的学校改进项目,并深入分析了每个项目的发展过程、实施策略、相关经验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学校改进项目的共性特点,并深入分析了国际学校改进的基本发展趋势、积极经验及存在的问题。相关项目的价值取向、实施策略对于我国学校改进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和意义。
本书系北京市西城区 家校共育品牌创建 项目12所实验校研究成果的汇编,分为前言、家校共育学校经验和家校共育实践案例三个部分。其中,前言部分从区域顶层的视角,系统介绍了北京市西城区 家校共育品牌创建 项目的整体设计与调研情况;家校共育学校经验篇以西城区中学、小学共12所家校共育联盟校为基础,深入剖析家校共育在学校层面的实施路径与策略;家校共育实践案例篇分设学生习惯养成与同伴交往、学生身心健康与情绪管理、关注特殊需求学生、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家校沟通与共育活动五大专题,选取41篇具有典型性和普适性的特色案例,聚焦热点难点,分享学校鲜活实用的经验做法。本书为开展家校社共育提供了参考样本。
本书围绕公共教育财政框架下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创新、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进展、义务教育学校绩效管理实践三个模块展开,其背后的逻辑脉络是从财政体制的宏观政策到教师绩效工资的制度创新再到义务教育学校的绩效实践。对绩效管理在教育领域的运用进行了理论探讨,提炼了中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管理业已开展的实践形态。研究表明宏观上财政资金支出的效率,微观上教育质量提升的诉求,这两方面的现实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中推行绩效管理是必须的;但由于公众参与绩效评估的式微,目前的绩效管理实践多由教育内部的专门机构来组织协调,其主要关注的是学校内部教与学的绩效,难以改变学校内部绩效评估“自说自话”的特征。
本书指出我国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迫切需要政府在风险防范、产权、合理回报、税收、资助、收费等方面不断完善政策,特别要出台扶持民办高校发展的支持性政策,切实为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机制和体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