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英文版逻辑思维分项训练集,分为数字规律、图形规律、词汇谜题、枚举与归纳、智巧对策、排列组合、抽屉原理等近三十个专项,将思维训练融入各类有趣的情境分析中,在帮助读者提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以及判断能力的同时增强思维的发散性与缜密性,从而达到全脑训练的目的。本书熔创造性、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读者可从现有的思维基础出发,在深度、广度与灵活度上获得多维延伸。
欧洲语言学习者获奖读物 世界泛读基金会推荐读物 原版音频 对应课标 双语阅读 配套练习
《外教社-牛津英语分级读物》是面向中学生的一套英语系列读物,各册均为文学名著的简写本;每册都有作者介绍、生词注释、语言难点讲解;书后配有阅读理解练习,并提供参考答案。 本系列读物共6级,适合初一至高三学生使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增加词汇量,增进对文学名著的了解。 预备级第2辑共包含5册,分别是《小美人鱼及安徒生其他童话故事》《狮子和老鼠以及其他伊索寓言故事》《巨人、龙和其他神奇生物》《西游记》《彼得﹒潘》。
在美国,有一套被美国人奉为代代相传的经典作品,它就是《美国语文》(美国称作《麦加菲读本》)。它至少影响了美国的五代人,如果你能找到一个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你会惊奇地发现,从高祖到重孙,从高祖到重孙,他们能异口同声地背诵其中的篇章。 在内容上,《美国语文》汇集了狄更斯、莎士比亚、爱默生、梭罗等文豪的经典名篇,通过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故事,将道德教育的内容倾注于作品之中。既可以让孩子欣赏这些优美的文字,又能让他们从中感受到道德教育的力量,潜移默化地使他们形成了影响他们一生的美德观念。诚如历史学家孔玛格所言:“它们为美国儿童提供了当今明显缺乏的东西,即普遍的引喻知识、普遍的经验和自制意识。” 此套读本的英文原版共分7级,包括启蒙读本和-6册。考虑到启蒙读本与级篇幅都较少,难易程度接近,于是我
洛克最的作品《人类理解论》于1671年开始撰写,1690年得以出版,自出版到1700年已出版20个版本。在书中,洛克批评了宣称人生下来便带有内在思想的哲学理论,他主张人所经历过的感觉和经验才是形塑思想的主要来源。从哲学的继承性上看,洛克走的是弗兰西斯·培根和托马斯·霍布斯的路线,即知识起源于感觉和经验。书中涉及的思想对于伏尔泰等众多西方哲学家也产生了极大影响,在西方哲学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他在这方面的理论,洛克可以被归类为经验主义者。
洛克最的作品《人类理解论》于1671年开始撰写,1690年得以出版,自出版到1700年已出版20个版本。在书中,洛克批评了宣称人生下来便带有内在思想的哲学理论,他主张人所经历过的感觉和经验才是形塑思想的主要来源。从哲学的继承性上看,洛克走的是弗兰西斯·培根和托马斯·霍布斯的路线,即知识起源于感觉和经验。书中涉及的思想对于伏尔泰等众多西方哲学家也产生了极大影响,在西方哲学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他在这方面的理论,洛克可以被归类为经验主义者。
《大猫英语分级阅读(智慧版)》在 大猫 普通版纸书的基础上新增了六大模块的数字资源,即听音频、看动画、绘本讲解、读后练习、词汇跟读、绘本朗读。其中, 听音频 模块是全书英文音频赏析, 看动画 模块是读物配套动画演绎, 绘本讲解 模块是外教互动式精讲, 读后练习 模块是读物配套习题及答案, 词汇跟读 模块是读物词汇表图文展示及语音跟读, 绘本朗读 模块是全书逐句跟读。本盒装适合小学一、二年级学生阅读,盒装内既包括故事类读物又包括百科类读物,主题丰富,画风多样,并配有点读功能。 读物配套的《家庭阅读指导》包含盒装中所有读物的基本信息、阅读指导(如读前、读中、读后和阅读拓展活动)、练习题及译文。 《大猫英语分级阅读(智慧版)》解决了 家长无法有效指导孩子进行英语阅读 的难题,让英语零基础家长也能带领孩子
《培生章节书分级阅读》系列精选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等地具有代表性的70余册优秀现当代儿童文学作品,覆盖校园文学、科幻文学、戏剧、叙事诗等不同的体裁。英国培生出版教育集团根据青少年的阅读特点,对这些作品进行精心编排,按照语言难度和内容理解层次,将这个系列分为1~5级,每个级别含有章节书12~15册不等。每册分为若干章节,语言纯正,插图丰富,趣味性强,展现了多元文化视野。本书是《培生章节书分级阅读》系列的第3级,共15分册。本级的蓝思指数为500L~700L,对应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框架A2级别,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学生阅读。为了帮助青少年读者进行高效的独立阅读,并方便家长进行阅读指导或亲子共读,本书增设了内容提要、读前热身、参考译文、拓展练习和英音朗读音频。
《哗变》这部戏描写的是美国的军事法庭上的一场论战,几乎没有什么动作冲突,舞台调度也是少之又少,甚至连女性角色都没有,完全依靠演员坐在台上陈述和讲解来推进剧情,台词中包含有大量的法律知识、航海知识和心理学知识,表面上看似乎十分枯燥乏味。当时我曾怀疑这部曾轰动欧美的名剧是否能为中国观众所接受,看着父亲跃跃欲试、欲罢不能的样子,我不以为然。我的意见是另选一部戏,您要是不听呢,我们也不拦着,不火呢您也别郁闷,权当为中外文化交流添砖加瓦罢了。父亲经过深思熟虑,终还是决定着手翻译。1988年,中国版的话剧《哗变》终于被搬上了舞台。演出效果之火爆,社会反响之强烈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演出的盛况我至今记忆犹新。精彩的对白让观众如醉如痴,演出直破百场,以至于业内流传着这样的说:看过《哗变》,才知道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