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线格专为学生练习英文的辅助练习本,本套书中带有英语书写基础,书写规则及字母练习,自由练习纸等以丰富学生练习需求。 使用方法:先用四线格对字帖中英文进行临写练习,熟悉基本笔画写法,再进行单词、句段等的临写。
7000常用字 系列是广受练字者好评的产品,因其习字量大,应用面广而受到书法爱好者的青睐。其收录的范字齐全,含金量极高,几乎能满足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应用。 《田英章楷书7000常用字(升级版)》开本升级为大16开,由著名书法教育家田英章先生倾力书写,配有技法讲解和视频教程,能极大程度地帮助读者提高硬笔书法水平。 升级版 新增查字功能,按笔画 音序排列,能够很快找到字的准确位置;每页补充书写小知识,总结练字方法,边写边思考,效果事半功倍。此外,本书新增500个常用繁体字,对书法作品中常用的繁体字做了简繁对照书写,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规范性,便于书法创作。
本字帖为行书,流畅美观,丰富实用,易写易练。主体7000字,结合《通用规范汉字表》一二级字表及高中教材用字,部首编排。通过规范练习,使用户掌握基本笔画横、竖、撇、点、折、捺、点、钩等的写法与汉字的间架结构,为书写打下基础。注解部分包含《新华字典》释义及该字的拼音、部首、笔画、笔顺、书写规范等内容,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书写要义,从而写出一手好字。另外特设容易写错的字、易混字辨析、易写错的成语等板块,在练字的同时学习汉字知识,一举两得。
本字帖为行书,流畅美观,丰富实用,易写易练。主体8105字,收录《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通过规范练习,使用户掌握基本笔画横、竖、撇、点、折、捺、点、钩等的写法与汉字的间架结构,为书写打下基础。注解部分包含《新华字典》释义及该字的拼音、部首、笔画、笔顺、书写规范等内容,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书写要义,从而写出一手好字。另外特设容易写错的字、易混字辨析、易写错的成语等板块,在练字的同时学习汉字知识,一举两得。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初唐“楷书四大家”之一。出身于官宦之家,一生经历陈、隋、唐三朝,太宗时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所以世人又称他虞永兴。 虞世南称王羲之的七世孙释智永为师,学习“二王”一派的书法。虞世南书功深厚,在楷书创作中表现出精湛的艺术特性,尤其可贵的是能深得“二王”一派书法之神髓。其楷书杰作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序》等。 《孔子庙堂碑》,又称《夫子庙堂碑》,唐武德九年(626)刻以记述唐高祖立孔德伦为褒圣侯并新修孔庙的事。 《孔子庙堂碑》是虞世南68岁时撰文并书,其用笔端雅中见健劲,正是刚柔并济,字体略长,由此有峻拔之姿;点画舒展,端庄而不呆板,有潇洒风度。虞世南所写的“戈”法,堪称一绝。如“夷”“威”“哉”“盛”“武”“成”等字的戈钩,无不写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善篆、隶、楷、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相传他能日作楷书万字,“下笔神速如风雨”。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胆巴碑》《三门记》《妙严寺记》《四体千字文》《洛神赋》《赤壁赋》《道德经》等。 《妙严寺记》,又称《湖州妙严寺记》,牟巘撰文,赵孟頫书并篆额,未署年月,当在书《胆巴碑》之前,以文敏官阶考之可得。原件纸本横卷,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此帖结字严谨、结体方阔,用笔精到,点画精妙,使转灵活,于庄严规整中见潇洒俊逸,书法艺术水平很高,也是学习“赵体”书法行楷的良好范本。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祖籍河南郡阳翟县(今河南禹州)。唐太宗时封河南郡公,故又世称“褚河南”。褚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其特点是善把虞、欧笔法融为一体,方圆兼备,舒展自如。《唐人书评》中把褚遂良的字誉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也称颂他为“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珰,窈窕合度”。代表作有《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阴符经》。 《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唐代褚遂良书,万文韶刻。唐永徽四年(653)立。共二石,皆为楷书,两石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大雁塔底层,分立塔门之东、西龛各一。东龛内为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西龛内为记,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
华夏万卷漂亮英文一本通